收藏情愫

2004-04-29 00:44张雪根
西湖 2004年10期
关键词:报刊

张雪根

笔者自1970年9月7日参加工作跨进钢厂,购下薄薄的一本《钢铁生产基本知识》起,不知不觉迈出了书报刊收藏爱好的第一步。历经三十余载的风风雨雨,寻寻觅觅,而今已藏有各类书籍5000余册,古今中外各类报纸6800余种,各种创刊号杂志2000余册。2000年我们三口之家有幸被评为“杭州市首届十佳藏书读书家庭”,杭州市市长仇保兴亲笔签名授予“书香人家”称号。

个人爱好一旦成癖,便渐入一种痴迷的境地,如身陷泥淖不能自拔,如落入五味俱备的魔瓶,尝遍收藏的甜酸苦辣而无怨无悔。

是收藏书报刊还是收藏情感

藏书读书能使人明智,藏书读书能使人充实,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和工作,藏书读书还能使人拥有良好的心境。遨游于茫茫书山海报,风生水起,日升日落,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然而,回首三十年的收藏,让人思绪难平的却是在收藏过程中获取的那一份份深情厚谊。自跨进书报刊集藏行列后,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人,对自己的收藏爱好曾经有过热情无私的相助。

在支持我报刊收藏的朋友中,有不少是业内人士,正是由于他们的相帮、指导,我的收藏爱好才慢慢地从混沌到清晰,逐步朝着专题化方向进步。原《中国冶金报》的一个副总编,在调往《中国科协报》工作后,即给我寄来了一大迭该报新出版的专版报;《经济生活报》的一位副总编,为我保存了很多份该报的终刊号,和改名后的《今日早报》创刊号;《家庭教育导报》的一位副总编,因撰稿需要,好不容易求索到几份民国时期出版的老报纸,写完文章后,他无偿地将这些我心仪已久的珍贵老报转送给了我;《浙江日报》的一位记者和《杭州日报》的一位发行站站长,曾多次不厌其烦地与我联系,将数量众多的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建国50周年、西湖博览会、新千年珍藏版等重大节庆报,送到我的工作单位。这些报界人士无私的举动,使我慢慢读懂了、领悟了:集藏报刊要注重创刊号、试刊号、专刊号和老报刊的收藏,也使我深感报刊虽轻,情义却重啊!选择收藏爱好,使我时时刻刻拥有了幸福和快乐。

而对我帮助最多的却是身边的同事或亲朋好友,他们都知道我癖好此道,杭州话说,喜欢的是补的,他们一旦际遇这方面的资料或信息,都会立刻想到我,把它们作为最佳礼物赠送给我。

龙年岁末,一位领导赴日本国考察实业,远涉重洋,特地从排得满满的工作日程中挤出片刻时间,替我搜集了一些当地的报刊。除了《朝日新闻》等报刊资料外,还赠我一件日本国产的砚台。手捧着这件异国他乡的陶瓷精品,我意识到,这是一件易碎品啊!这么多路带回来送我,可见其心诚之至。新春后上班,公司宣传部的一位同事送了我一份刚出炉的《现代家庭理财报》,此报是他春节期间无意间得来的。那天,他带着孩子在吴山广场游玩,瞥见水池里漂来一张报,不偏不倚,恰好“停泊”在他身边。是一张新报,他马上想到了喜欢集报的我。于是,这张小报被小心地捞了起来,回家后晾干、熨平,辗转送到了我手里,让我感动得一连说了好几声“谢谢”。绍兴的一位收藏朋友,多年来自费办有一份《明信片报》,为了支持我的收藏爱好,曾多次在头版头条发表过我的收藏文章,这些文章有的后来被公开发行的报刊转载。

每次外出后,回单位上班,办公桌上总有一大摞信件报刊,其中有不少是朋友们赠送交流的报刊。此番情景,真让人感觉宛如有一股春风拂面,沁人心田。

这时候我便省悟到,自己收藏的是一份份一件件人间最珍贵的友情与亲情,他们才是最珍贵的无价可估的财富。

记得明末侨寓杭城的文学家张岱云:人无癖不可以交,以其无性情也;人无疵者不可以交,以其无真气也。

看来张夫子所言不谬。或许正因为我的有癖、有疵,才成为可交往的性情中人,正因为这种痴迷的性情,取得众多友人的信赖。

此等得意,自然是收藏者的甜了。

一线藕丝牵大家

时间、空间和财力是搞收藏的必要元素, 对我们这些工薪阶层收藏族而言,所短缺的恰恰就是这三要素,可谓“捉襟”而“见肘”。论时间,上班族往往一个萝卜一个坑,8小时以内丝毫不敢懈怠;论空间,上班族大抵突破不了二室一厅的格局;论财力,上班族丰衣足食后余力有限。最关键的还不止这些。谁一旦举起收藏的旗帜,你就得有一种长期扛下去的心理准备。殊不知,别人可以穿金戴银,可以把业余时间泡在麻将、扑克牌方阵里,惟你想搞收藏难乎其难。对你的收藏爱好,不屑一顾者有之,攻击你不务正业、玩物丧志者有之,添油加醋者有之,最伤心之处是你的至亲有时也不理解你,眼睁睁看着大腕们、大款们大把大把地“捞”钱,你却买不起一件价格不算贵的,“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的收藏品,真好比空腹喝了一口醋,有一股酸溜溜的味道。

收藏好比负重爬坡,自讨苦吃,有苦难言。有时,为了购买一份新创刊的杂志和报纸,傻乎乎地跑遍了城市的街头巷尾,角角落落,对方的回答不是卖完了就是没进货。别人买到了,就你买不到,气死你,干着急也没有用。本来可以得到的东西偏偏就是得不到的滋味,够难受的。真好比空腹吃黄莲,有一股苦兮兮的味道拂之不去。

如今,收藏的世界很精彩,金的、银的、铜的,贵的、贱的、半卖半送的,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让你看花了眼,任你买,任你藏。然而,对专藏、精藏者而言,往往只是专拣那些物以稀为贵的“原汁原味”的收藏,其代价是不菲的付出。买不起、藏不起的就是你最想要的,诚心考验你,想不想花几个月的工薪买回一件既不能穿又不能喝还可能永不升值的收藏品,真好比是空腹吃生姜、大蒜和辣椒,有辣乎乎的味道让人汗颜。

这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一一化解,我的招数是:

正确处理好收藏与本职工作的关系,正确把握好收藏在单位工作中的定位。作为一名公司员工,尤其是作为一名在企业里担任有一定职务的业余收藏爱好者,为了保护自己,不影响本职工作,不给上下左右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涉足收藏爱好后,我就给自己规定了“三不”,即上班不谈收藏有关的议题,不处理收藏有关的事,不写收藏有关的文章材料。同时,作为“棋高一筹”,在对书报刊收藏所具备的“低成本”、融资料性、知识性、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诸多因素,作了一番深思熟虑后,将书报刊收藏定位在为本职工作服务,为扩大知识面、提升生活质量服务。由于较正确地处理好了收藏与本职工作的关系,使我的收藏爱好得到了众多相当层次的领导和同事们的理解和支持,他们都无偿地、源源不断地为我提供了数以千计的书报刊。可谓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正确处理好收藏爱好与家务活动的关系,正确把握好收藏在家庭生活中的定位。人到中年万事忙,上有老,下有小,上班事务,下班家务,脑子里面是浆糊。收藏要坚持不懈,没有家人的支持,很难成功。为了让家人能支持自己收藏,我一方面仍坚持完成家庭成员多年来约定俗成的家务劳动的分工,一方面经常向家人主动宣传收藏的好处,争得家里爱人和孩子的理解和帮助。碰到家人一时不理解时,尽量免开尊口,避开矛盾,息事宁人。一挨“风暴”过去,仍不失时机地坚持收藏与写作,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也就太平无事。

时间的匮缺已成为每个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干点实事的人最大的无奈。正确把握好收藏在业余时间中的定位,十分要紧。我的安排准则是“不打牌,不跳舞,基本不看电视”,充分利用各种边角余料时间,散步路上,乘车路上,甚至连上卫生间方便时间,都用来思考与收藏有关的事情,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大凡搞收藏的人,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作为工薪阶层的我来说,住房比较狭小。因此,正确把握好收藏在家庭空间中定位,千万马虎不得。我在取得家人谅解后,果断将各种分类贮存的书报刊放入十余只大纸箱内,并置于床铺下,做到了无孔不入。需要查找时,只能委曲求全,趴下身子,从床铺底下推出纸箱,寻觅翻找,虽苦也乐,因为,总算争得了一个收藏空间。

乱花渐欲迷人眼,林林总总的收藏品,凭借我们这些工薪收入的“工作族”,要想一一买齐各种藏品是绝对做不到的。惟一的办法是正确把握好自己收藏的范围,实行低成本收藏扩张。我将各种试创、早期、文革报刊及企业报作为自己的收藏重点,不断挖掘开发,所得甚富。同时利用自己生在丝绸之家、长在丝绸之府的有利条件,用优惠价购得百余种丝绸藏品,作为一个收藏专题,打算以后凑机会作一番专门研究。

充分利用好藏友的余品信息,尽可能做到相互补缺。喜爱收藏的人一般都有重复可供交换的余品。数年来,笔者先后与200余家报刊和集藏爱好者建立了“双赢”的通讯联系,一般都比较守信用。书信不断,报源不竭。乐此不疲,使自己的集藏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而今我的藏品中不乏珍品,如早期报有1882年《中报》,1911年的《光复报》和建国前后、文革期间的一些报刊等;早期期刊有《学原》《国文月刊》《幸福》《东方》等;亦有为数众多的丝绸报、绫绢报、银箔报、微型报和名片报、明信片报、书签报、照相报等;各种试、创、更、复、特、专刊号报刊等有2000余种。

数年前,曾携友赴春城昆明游览观光,昆明圆通寺门前有一副名联,吸引了自己的眼球:“会道的一线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钧铁棒打苍蝇。”这幅有着丰富内涵的对联深深地启迪了我。收藏要有所得,一定要讲方法,懂得理性收藏,既要重视过程,也要追求结果。今后,在业余收藏爱好的长途跋涉中,我当努力,努力,再努力。

猜你喜欢
报刊
本刊推荐2024年优秀教育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百强报刊
中国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少儿报刊创新经营及转型思考
报刊阅读策略微探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