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吞吐吐(创作谈)

2004-04-29 00:44
西湖 2004年10期
关键词:石子子弹现实主义

则 臣

二十四岁之前写小说,怕慢,提起笔就像抱机关枪,不哒哒哒一口气扫光不痛快。一是喜欢享受语言狂欢的快意,希望一日看尽长安花;二是觉得倚马立就才是才华,一天写不完三五千字,就要在心里害怕自己不是块写小说的料。所以一个小说结束了,得意的往往不是想说的说得如何,而是这堆字码得是否流畅顺利。一泻千里就更开心了,好像这些汉字就是自己发明的似的。

现在不行了,怕快。希望笔能慢下来,敲键盘的手指能慢下来,喜欢对着电脑屏幕莫名其妙地点头斟酌的感觉。事实上写作的速度也的确慢了下来,并且尝到了慢下来的甜头。踏实,实在,每一个细节都落到了实处。而再回头看过去那些飞跑的文字,觉得它们就是一群狂奔的摩托车,因为速度过快飘了起来,它们脚不沾地地跑,跑得我心虚脸红,我就想,那个时候我怎么跑得那么快?为什么就不能慢一点?想了半天才发现,不是不想慢,而是慢不下来。所以怕慢其实还有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时候还不具备慢下来的能力。

慢是需要能力的。文字和人一样,有五官六觉,让每一个字的感觉都清醒着,无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工程如此巨大,怎么能不慢下来?过去的文字老打水漂,现在要它沉下去,一步一个石子,一个石子一个脚印。把所有的文字都落实,让它们沉下来静下来,让它们说话,我就听到了吞吞吐吐的声音。

所以,好的小说应该是吞吞吐吐的。像手枪,一个子弹一个子弹地出来,一颗子弹打死一个敌人。它的吞吞吐吐不是结结巴巴,不是辞不达意,而是弃绝喧嚣和浮躁,删减杂草和不必要的枝蔓,让每一句话都力求及物。此其一。其二,我以为好小说是开放的,和所有的艺术一样,应该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它是一个美丽的建筑,凡墙都是门。一千个读者就让它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说的这一无限可能性主要得益于它的遮遮掩掩,有的说了,有的不说,说在不说之中,不说在说之中,就像是一个吞吞吐吐的人,每一个字都是清晰的、明确的,整个表达却笼罩在不确定的云雾中。好的小说拒绝意义的平面和单一。

看起来这像在把小说往玄学上推,和当下的“现实主义”精神不符,其实不然。“现实主义”应该是文学意义上的“现实主义”,需要直面现实,也需要把伤疤和脓包揭露开来给人看,但这些都要艺术地进行,而不是拍拍屁股一下子就脱光衣服站到太阳底下。也许一脱到底的直白可以让人震撼,但对小说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损伤,因为好的小说完全可以在完成震撼的同时,也成就出艺术的美,这就需要吞吞吐吐。

好的小说需要吞吞吐吐,吞吞吐吐的小说需要吞吞吐吐的作家,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吞吞吐吐的人。

猜你喜欢
石子子弹现实主义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蛋和石子
石子
新法律现实主义
三颗子弹
子弹VS防弹
Karma:让子弹飞一会儿
摆石子
子弹
巧猜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