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原 龚 雯
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医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几年来,学校励精图治,锐意进取,获得了高等院校教育创新的崭新业绩,朝着构建国内外知名研究型大学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武科大办学思路
作为省属重点大学,武科大不可能像清华、北大那样全面开花,不求其全,不求其大,做到有所不为,但可以在某一学术领域或某几个领域做精、做优、做特、做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他们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去打攻坚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武科大优势主要是有一批面向钢铁冶金行业,为钢铁冶金服务的冶金、材料、机械及自动化学科。他们努力打造优势学科,构件核心竞争力。
在发挥特色优势上,他们选择了重点突破,集全校之力,把材料学学科推向国际学术最前沿,引领世界材料学学科新技术发展的潮头。
在优势学科和办学实力方面,近几年来,除材料学科外,武科大优化完善了一批重点学科,机械自动化学院在竞争中独领风骚,钢铁冶金、金属压力加工、自动化和化工领域的研究,都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走教研相长的道路
近年来,学校不仅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几年来,学校的科研经费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仅2003年,学校就筹集科研资金8000万元以上。全校科技工作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辛勤耕耘,获得了丰硕的成果,1998年至2002年武科大共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在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2003年上半年,学校申报专利1l项,相当于2002年全年申报量之和。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校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为平台的创新体系,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发展后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合作办学模式
中外合作。武科大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路子,从12年前开始,武科大就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12年来,已有近千名毕业生赴澳留学。学校成立了国际学院,下设中澳、中德(与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合作)、中加(与加拿大VCC学院合作)3个分院。还与英国、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与港合作。引进港资合办城市学院。此举开湖北高校借助境外资金办学先河。城市学院致力于培养各类适应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管理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军地合作。武科大汉口学区是武汉科技大学与空军雷达学院合作办学的一种新模式。空军雷达学院在电子、信息方面有较强的学科优势。每年武科大汉口学区招收近600名新生,充分利用空军雷达学院的师资、科研优势,在汉口学区进行培养。
校企合作。武科大中南分校是武汉科技大学与湖北广信科教开发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独立学院。企业方已投入近3亿元,在武汉市庙山开发建设了近500亩的校园,目前分校已有本、专科专业16个,在校学生一万余人。该校充分利用了在汉高校的退休教师资源,在省内民营体制的高校中力量最强。
武科大已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武汉黄家湖畔征地2000亩,大手笔规划、高起点设计,分步骤建设。将武科大建设成为现代化、园林化、人文化、数字化的新型"绿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