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新论

2004-04-29 00:44张三元
华夏文化 2004年4期
关键词:天人张载天人合一

张三元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它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哲学、伦理、社会和美学的内涵,代表了中国人超凡的智慧,对于我们今天仍具有重要借鉴意。

“天人合—”的命题是宋代理学大家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广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张子正蒙》鲜明而深刻地表现了张载“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之同时的懦学大师二程亦认为“人与天地一物也”。

不仅是张载,就是现在,很多学者都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儒家的传统;源于思孟学派。的确,“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中的一根主线,贯穿始终。由《中庸》可见子思“天人合一”思想之端倪:“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孟子继承了子思的衣钵,创立了性天相通说。到了汉代,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初步总结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到了宋代的理学,“天人合一”思想才明晰而成熟起来。

其实,“天人合一”不仅是儒学的传统,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周易》中已有萌芽,道家、墨家和杂家等更是杂花生树,从不同侧面阐释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甚至可以说,在道家的思想中,人与天的关系更加清晰。《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不难看出,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的各派思想都是兼容并蓄的。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

什么是“天”?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天有时是有意志的上帝,有时是与地相对的物质的天,有时是一种规律或一种秩序。笔者非常同意季羡林的意见,把“天”理解为大自然,既简便又不违背实际。屈原《天问》中的“天”,就应该是具有综合性的大自然。如此,“天人合一”则不神秘。张岱年认为,“天人合一”主要包括两层意义:其一,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普遍规律;其二,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实,总括起来是一个意思——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首先是一个哲学范畴,是中国智慧对人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中华思想大辞典》说:“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这个判断是符合实际的。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对人与自然的区别这一问题上模糊而笼统,其目光专注于人和自然的统一上:一方面,自然是人生成的基础,亦是人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又不能脱离自然界。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是“和”。只有和,才能共生。这里,“天人合一”和中国哲学史上的另一重要命题“和而不同“是有很大关涉的。既然是“和”,人就要尊敬天,天也要体察民情民意,人与自然应该是朋友,彼此平等和尊敬。庄子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图画。尽管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天的地位高于人,天的规则是人活动的最高准则,是人主动去与天相“合”,而不是相反,但这一现象从另一方面有力地批驳了一种论调一“天人合一”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能动性。

“天人合一”亦是人类崇高的道德理想。世有“天道”与“人道”,“人道”必须符合“天道”。张载以为,实现人格、品德完善的途径抑或最高境界是“诚明合能”。“诚”是“天”在“人”中之德,“明”是对于理想以及一已之“德”“能”的觉悟。换句话说,“诚明合能”的基础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还是一个美学范畴,它揭示了美的最高境界——和谐。崇高是美,优美亦是美。和谐是优美的最高表现形式。和谐体现了万物的本质——完美与圆融以及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既给人类的精神与品质的生成提供了机会,也给自然的完善与圆融以及生生不息提供了契机。这是一种外在美,更是一种内在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完美统一。“诚明合能”、“天人合一”、共,生共荣,生生不息,这种美的境界体现了人类对美的不懈追求。

与“天人合一”相反的是“天人相分”。“天人相分”是西方哲学的根本精神,但不是西方人的专利。荀子的《天论》中就有类似的发明:“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有人认为,这里的“分”是“职分”,不是“相分”。这无大碍。就把“分”按“职分”理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人各有“职分”,互不相争,这不就是“相分”的“分”吗!如果说“天人合一”是异中求同的话,那么,“天人之分”,则是同中求异。显然,“天人之分”与中国文化的主流不相吻合,因此,荀子“天人之分”的思想没有大的市场。

“天人相分”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犹如“天人合一”思想之于中国古代文化。西方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这是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使然。在思维方式上,西方的?天人相分”和荀子的“天人之分”确有不同、,一个是分,一个是合,从而导致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天人合一”的氛围中,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赖;在“天人相分”思想的指引下,人的主体性得到了肯定,价值得到了维护,能动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主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是相互渗透的。尽管如此,“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还是创造了两种不同的文明。“天人合一”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但又导致了近代科学技术的衰弱。这是一些人厚古薄今的理由。“天人相分”的利器是征服和改造,工业和近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是其必然的结果,但这不是惟一的结果。“天才的预言家”雪莱在《诗辨》中,以诗人的敏锐,看到了工业革命将人们引上贪财、自私、愚昧的道路。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等,这是另一种结果;尽管不能把这些恶果都归咎于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天人相分”的思想肯定是难辞其责的。

“天人合一”不是中国文化的专利,西方文化中也有“天人合一”的种子。当然,在西方土地上生长的“天人合一”之树,自有其独特的风姿。早在50多年前,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在他的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著作《沙乡年鉴》中说:“土地道德就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目睹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他进而警告人们:“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这是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不同的“天人合一”,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如今,在西方,这种声音已不再孤独,在利奥波德“土地道德”的基础上,铺展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人的能动性的高度自觉与创造。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价值性,有利于人的能动性充分发挥。人不是客体的对立面,而恰好是与客体平等相处的一员,全面、和谐与可持续的发展,体现了双方的意志和利益。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特别是其中的统筹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人和自然重归于“合”或“和”的“联合声明”。这是谋求人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惟一的出路。只有这样,才能代表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

这是崭新意义上的科学的“天人合一”观,既克服了传统的“天人合一”观的人的主观能动性被遮蔽的缺陷,又剔除了西方“天人相分”观的人的盲目自大的因素,把人的主体性和自然的规律性和谐统一起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既“合”又“分”,既“分”又“合”。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经历了“合”——“分”—“合”的过程旷这个过程曲折而痛苦,但惟有如此,我们的记性才更深刻。这不是简单韵回归,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体现了人和自然发展的共同本质。科学发展观既是对国内经济建设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包容,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猜你喜欢
天人张载天人合一
张载的“变化气质”之道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关学”的精粹及其对后世的启迪——张载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荀子天人观研究述论
浅析唐朝敦煌壁画中天宫伎乐的表现形式
“通”的哲学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中国学派”动画片的审美解读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谈传统审美对当代艺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