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岩曰清水

2004-04-29 00:44刘晓闽
青年作家 2004年5期
关键词:祖师蓬莱清水

刘晓闽

扪萝直上最高峰,遥听僧堂已晚钟。

石壁峻增无鸟到,洞门幽窈有云封。

一泓清水流千古,四望苍山叠万重。

自是胜游天不靳,故叫明月挂高松。

这是明代进士、晋江人庄国祯游清水岩后留下的题咏——《题清水岩》。与之同游的还有晋江林云程、黄凤翔、林乔相,南安欧阳模,安溪詹仰庇等,六人均为进士出身,位居高位,“六老同游”清水岩实乃当时盛事,他们留下的题咏是清水岩人文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亮点,“六老同游”摩崖石刻也成了清水岩的一处名胜古迹。

清水岩,位于福建省安溪县城西北二十公里的清溪、蓬水汇合处的蓬莱山上。蓬莱山,古称张岩山。这里岩峰耸立,怪石嶙峋,林木苍翠,奇花异草遍野,一派旖旎的南国风光,堪与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仙境”相媲美,故易名为蓬莱山。山上有一处天造地设的胜境,岩石环立,泉水清冽,称为清水岩。

在驱车前往清水岩的途中,我一边抬头望着窗外的崇山峻岭,一边呼吸着清新的山野之气,不经意间,但见在峻峭的山壁上有一排气势恢宏、飞檐翘角的庙宇,好像层层叠叠地悬挂在峭崖之上,让人肃然起敬。自以为一下车就能看清那庙宇的模样,想不到摆在我面前的是108级台阶。也许这正是佛的旨意,要人们向上、再向上……走完了象征步步高升的台阶,迎接我的是一棵“枝枝朝北”的千年古樟,树干粗大无比,耸立云天,抬头仰望,却见枝叶尽朝北伸展,想必“枝枝朝北”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然又传说古樟树有灵性,回护着三忠庙,为了表示对岳飞忠君爱国的崇敬之情而“枝枝拱北”。看来,美好的传说往往传达了一种美好的情感与愿望。

终于来到隔着一道深壑的石栏处可以凭栏遥望清水岩的全貌,原来岩寺依山而建,殿宇背山面壑,分为上下三层共九十九间的宏大规模。第一层为昊天口,第二层为祖师殿,第三层为释迦楼。整座建筑重楼复阁,层叠勾连,飞檐翘角,粉墙绿瓦,殿内翔龙蟠柱,彩绘斗拱,富丽堂皇,光彩夺目。我从宋代保存至今的“岩图”碑上看到了岩寺的“帝”字结构,眼前这个真实的建筑群不就是那个“帝”字吗?难怪那擎天拔地的巍峨气势与众不同。据说这是我国惟一的“帝”字形建筑。

清水岩始建于宋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寺中供奉的清水祖师,出生于福建永春小姑乡,姓陈名普足,自幼出家大云院。学成后结庵永春高泰山。相传,元丰年间,清溪大旱,后又病疫接连,民遭灾害。普足特往安溪蓬莱为民祈雨,结果随即普降甘霖。老百姓万分欢喜,大家为感其为民祈雨,解除灾难,遂请他驻锡蓬莱山。为他建寺口叫清水岩,他也被尊称为清水祖师。普足不仅虔心修道,广行善事,致力于施医济药,普救贫穷,还造桥铺路,多植竹木,惠泽四方,深得广大人民崇敬,并四次受宋王敕封。在其仙逝后,人民不仅怀念他生前恩泽,德高道深,还将他作为神用沉香木刻了神像奉祀于殿中,崇奉为佛,顶礼膜拜,日曰祭奉不断,香火旺盛。明清移居的台湾及东南亚等地的民众,也在所居之地仿祖殿风格建寺供奉。据说,台湾现有清水祖师庙已达150多座。如今,每年有七八十万的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朝拜清水祖师。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清水岩正是有了清水祖师这尊神仙,在900多年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清水祖师文化,即以弘扬佛法、崇祭祖师神灵为内涵的民间信仰。从而也造就了清水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整合,使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更是闽南重要的佛教史迹。

于是,到清水岩的游人几乎没有不烧香不祭祀清水祖师的。在当地友人的指引下,我手捧供品和香烛,步入祖师殿。我按照程序行了跪拜和祭祀礼,我像所有的朝圣者一样虔诚——我神情庄重地望着头戴鎏金僧冠、身披大红袈裟、方鼻宽唇、脸膛黝黑的清水祖师神像,许下了我心中的愿望……来之前,我已经听说了种种有关清水祖师的灵验,我也相信那句老话:心诚则灵。

听说来清水岩的香客要比游人多,我想正是清水祖师信仰中的“正则为神”的理念早已深入民心,人们坚信“崇善惩恶”之道德伦理观念,景仰“保民济世、忠勇孝慈”的积极向上精神,才使今日之清水祖师崇拜迅速发展,香火历数百年而不衰。1998年,海内外百名专家学者相聚清水胜地,研讨闽台清水祖师文化,从而使“清水佑民”的祖师信仰文化超越了宗教范畴,威为沟通两岸乡情乡谊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数百万台胞心灵的栖息地和故土文化的象征,成为海峡两岸交流与发展的重要形式和内容。

在此起彼伏、响彻天宇的驱灾祈福的鞭炮声中,我告别了清水岩。回望在烟雾缭绕中的清水岩——那是一处胜景,那是一方名刹,那也是一片朝圣之地。但愿到清水岩祈福的每一个善男信女都心想事成,并且也能慈悲为怀,多行善事。

猜你喜欢
祖师蓬莱清水
战灭歼菌细
只为清水润万家
达摩祖师
蓬莱迎曦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清水一盏可供莲
蓬莱凝翠
岱山五云缥缈隔蓬莱
清水芙蓉不自夸
发扬沩山灵祐祖师的“水牯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