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愚公“石爷”

2004-04-29 00:44:03赵民望
决策与信息 2004年8期
关键词:大沙河民勤治沙

赵民望

在前往民勤的路上,非常显眼的林带,以它高大,威武的姿态,整齐地切割了这片广阔的绿洲,在它的呵护下,小麦、玉米相间的带田,正在茁壮成长;民勤特有的蜜瓜、籽瓜的秧苗,尽情地舒展着。正在修建拓宽的民武公路旁,是一条笔直的水渠,从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流出的生命之水,与我们的汽车一起奔驰在绿洲之上。

一路上并不多说话的县委书记告诉我:“民勤是一个贫困县,我们历来都是少说多做。这次请你来,不是宣传我们自己,而是向你推荐一位治沙愚公,他就是石述柱老人。”

沙窝子里熬出的“石爷”

与石爷一见面,他就拉着我说:“我们到沙窝子去看看。”

石爷的家在离县城不远的薛百乡宋和村。在前往他当年带领乡亲们治沙造林的沙窝子的路上,面对一派田园风光,石爷讲起了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宋和村的过去。

谁也说不清楚是哪个年代,一批将士来到了民勤县城南30里的青松堡周围,开始了戍边的军屯。于是,在繁衍生息中就有了一个村庄,后来一位姓宋的和尚在村子的大沙河上住了下来。他看中了沙漠里的这个水源,便把守在水口上,谁要用水,就要用食粮来换。久而久之,宋和村的名字诞生了。

守着水口的和尚终于有一天没饭可吃了,沙漠一步一步地逼来,水源一寸一寸地消失殆尽,仅有的那些绿色终于被漫天黄沙所覆盖。

宋和村沦落到了“三趟路口三趟沙,大风一起不见家”的地步,人们的日子过得就像弥漫的黄沙一样,没有了生气。这样的日子从旧社会过到了新社会,宋和村还是在沙窝子里挣扎。宋和村从南到北找不到几棵树,听不到鸟叫。地里收获的粮食人们可以轻松地背回家,而院子里刮进来的黄沙,天天用架子车都拉不完。村里的小伙子娶不上媳妇,而村里的姑娘们争相远嫁他乡。全村平均每7户人家中,就有1户拖儿带女,逃到外地谋生去了。

1952年,只有16岁的石述柱看着一户又一户的乡亲背井离乡而去,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悲愤。可是,他凭什么说服乡亲们留下来?

但是他说话了:“走不是办法啊!都走了这块土地也就全完了。”几个青年人被他劝住了,大家都不想这样穷熬下去。19岁那年,石述柱担任了宋和村的团支部书记,也就是这一年,他带领全村百十号青年人开始在村子里植树造林。“青年治沙队”的植树造林行动,得到了全村人的支持。村东的大沙河,变成了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实践人生理想的战场,苦干一个来月,流沙肆虐的大沙河上,出现了数十道高耸的绿色屏障。

还没有来得及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曾经亮丽了一段时间的绿色屏障暗淡了,他们栽下的树木全都枯死了。年轻人“人定胜天”的豪迈以及他们留在大沙河上坚实的脚印,都在持续的风沙中荡然无存。

开春了,在大沙河岸上,石述柱哭了。哭完了,他又动员乡亲们跟他压沙植树。终于,石述柱又拉起了一支治沙队伍,因为人们都明白沙患不除,宋和村过不上好日子。这一次,他们总结了以前的教训,把压沙植树的重点从大沙河移到了张家大湾。这里是宋和村的风口,为了摸清风向,流沙落在何处,石述柱守在风口,一次又一次地仔细观察。背土压沙,抬水浇树的战斗又一次打响了,对于风沙有着切肤之痛的宋和村人,把自己的未来和希望全部寄托在治沙造林上。全村人连续干了8年,也只有20亩地的白杨树在来年吐出了绿芽。尽管如此,风沙中的绿芽是他们对于希望的一次收获。

1963年,石述柱当上了宋和村的党支部书记。大规模的治沙造林,年复一年地开始了,宋和村的树木渐渐多起来了,先是一片,后来就是成片成片的绿荫。

石述柱担任书记整整36年。他如今担任了宋和村人治沙造林精华的林场场长。

沙漠里长出森林

站在林中,遮天蔽日的景象出现了,人们听到了鸟叫,看到了在林中穿梭的野兔,树叶让人们体验到了一种在沙漠里从来不会有的凉爽和惬意。

据报道组的同志介绍说,这里正是宋和村风沙最为严重的村西头,现已是一条长9公里、宽2.5公里的绿色屏障了。石爷带着乡亲们在这个灌风口种植了1000亩白杨树,500亩沙枣树,梭梭、毛条、霸王等沙生植物5500多亩,还有1500亩经济林。由于这些林木的功劳,原来的沙窝子消失了,变成了一个林、粮间作的万亩林场;曾经逼迫弃耕的2400多亩土地,重新成为良田。这片林子不仅每年要给全村人带来300多万元的收入,还为林场积累了10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原本没有积累的宋和村,靠林场发展获得的资金,先后投资100万元用于打机井、办学校;铺筑了乡到村的多条公路,完成了节水改建工程,建成了覆盖全村耕地的3000亩红枣林带网。今天,宋和村通上了自来水,家家拥有电视机。在全村415户农户中,405户有小四轮、三轮车,桑塔纳、切诺基等轿车也进入了宋和村的一些家庭。这一切告诉我们:村民今天过上了好日子。

石爷说,那些1米高的梭梭,已经生长了5年时间。现在压沙植树相对于过去容易一些了,可以依托现有的乔木林,向外发展灌木、沙生植物、麦草压沙,层层推进。在宋和村,如今绝对是人进沙退。

有专家曾对记者说,宋和村从一个沙窝子变成今天的绿洲,印证了民勤人对严酷的自然环境毫不退缩、尊重自然、依靠科学的精神。如果没有乔灌草三位一体的防风固沙体系,宋和村不会有今天的生态环境。就局部而言,正是这个体系有效地护卫着宋和村的良田和庄园,也正是这个生态体系保证了一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此,德国、法国、意大利、以色列的治沙专家,也相继来到宋和村考察。这里的生态环境,使专家们兴奋不已,他们对石述柱更是钦佩。外国专家说,石爷也是专家了。

坐在沙地上,石爷仔细地端详着一棵棵梭梭,讲起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要不是那些治沙专家的指点,哪会有这些树林啊!”

石爷回忆说:在离宋和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省的治沙试验站,这是一个全国有名的治沙科研机构。石述柱在治沙造林中,没事就往站里跑。他的执著感动了那些治沙专家和技术人员,他们不计报酬地在宋和村蹲点,指导宋和村人进行治沙造林。

专家们对于宋和村的贡献使石述柱刻骨铭心。宋和村的村民们不仅永远记住专家们的奉献精神,他们发自肺腑地说:宋和村的沙,是用炒面(当地人的干粮)压住的;风,是用胸膛挡住了;地,是用指甲抠开的;树,是用血汗浇活的。无论用何种方式来表达,石爷是宋和村人最为敬重的。

猜你喜欢
大沙河民勤治沙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单县大沙河水库工程建设可行性分析
杨晓东 摄影作品《民勤压沙组照》
大众文艺(2020年17期)2020-09-24 07:26:24
“醉”美民勤风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0
石光银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绿色中国(2019年14期)2019-11-26 07:11:36
我爱我的家乡
治沙专家郭普
甘肃林业(2019年4期)2019-10-08 07:19:48
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甘肃林业(2019年4期)2019-10-08 07:19:46
大沙河东尧桥至河口段水面线计算
大沙河治理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