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智慧(四篇)

2004-04-29 10:59张健鹏胡足青
台港文学选刊 2004年8期
关键词:珠宝店外人艾米丽

张健鹏 胡足青

凭空想像的困难

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抛了锚:汽车轮胎爆了!

年轻人下来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车辆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那个人家借千斤顶。

在路上,年轻人不停地在想:

“要是没人来开门怎么办?”

“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

“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肯借给我,那该怎么办?”

……

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气,当走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刚出来,他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

“你那千斤顶有什么稀罕的!”

弄得主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来的是个神经病人,“砰”地一声就把门关上了。

在这么一段路上,年轻人走进了一种常见的“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中,经过不停的否定,他实际上已经对借到千斤顶失去了信心,认为肯定借不到了,以致到了人家门口,他就情不自禁地破口而骂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会对自己做出一系列不利的推想,结果就真的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

书外人语

在做一件事前,你是否常在心中对自己说:可能不行吧,万一怎么样怎么样,结果可能还没去做,你就没有信心了,事情十有八九就会朝着你设想的不利方向发展。

境由心造

一位朋友有着这样一天的经历:

那天,我站在一个珠宝店的柜台前,把一个装着几本书的包放在旁边。在我挑选珠宝时,一个衣着讲究、仪表堂堂的男士也过去看珠宝。我礼貌地把我的包移开,但这个人却愤怒地瞪着我,告诉我他是个正人君子,绝对无意偷我的包裹。他觉得他受到了侮辱,重重地把门关上,走出了珠宝店。

“哼!神经病。”莫明其妙地被人这么嚷了一通,我也很生气,也没心思再看珠宝了,出门开车回家。

马路上的车像一条巨大而蠢笨的毛毛虫,缓慢地蠕动。看着前后左右的车我就生气:哪来这么多车;哪来的这些臭司机,简直不会开车;那家伙开那么快,不要命了;这家伙真慢,怎么学的车,真该扣他教练的奖金……

后来我与一辆大型卡车同时到达一个交叉路口,我想:“这家伙仗着他的车大,一定会冲过去。”当我下意识地准备减速让行时,卡车却先慢了下来,司机将头伸出窗外,向我招招手,示意我先过去,脸上挂着一个开朗、愉快的微笑。在我将车子开过路口时,满腔的不愉快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珠宝店中的男士不知从哪儿接受了愤怒,又把这种坏情绪传染给我。带上这种情绪,我眼中的世界都充满了敌意,每件事、每个人好像都在和我作对。直到看到卡车司机灿烂的笑容,他用好心情消除了我的敌意。有了快乐的心情,才听得到鸟儿的歌唱。

世界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心情。

书外人语

别人冲你生气,往往是因为对方有气而不一定是你有错。如果都能示以微笑而消除敌意,世界该有多美丽。

改变

几十年前,纽约北郊曾住着一位名叫艾米丽的姑娘,她自怨自艾,认定自己的理想永远实现不了。她的理想也就是每一位妙龄姑娘的理想:跟意中人———一位潇洒的白马王子结婚,白头偕老。艾米丽整天梦想着,可周围的姑娘们都先后成家了,她仍未找到她的意中人,她认为自己的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了。

在一个雨天的下午,艾米丽在家人的劝说下去找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握手的时候,她那冰凉的手指让人心颤,还有那凄怨的眼神,如同坟墓中飘出的声音,苍白憔悴的面孔,都在向心理学家说:我是无望的了,你会有什么办法呢?

心理学家沉思良久,然后说道:“艾米丽,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我真的很需要你的帮忙,可以吗?”

艾米丽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是这样的。我家要在星期二开个晚会,但我妻子一个人忙不过来,想请你来帮我招呼客人。明天一早,你先去买一套新衣服,不过你不要自己挑,你只问店员,按她的主意买。然后去做个发型,同样按理发师的意见办;听好心人的意见是有益的。”

接着,心理学家说:“到我家来的客人很多,但互相认识的人不多,你要帮我主动去招呼客人,说是代表我欢迎他们;要注意帮助他们,特别是那些显得孤单的人。我需要你帮助我照料每一个客人,你明白了吗?”

艾米丽一脸不安。心理学家又鼓励她说:“没关系,其实很简单。比如说,看谁没咖啡就端一杯,要是太闷热了,开开窗户什么的。”艾米丽终于同意一试。

星期二这天,艾米丽发式得体,衣衫合身,来到了晚会上。按着心理学家的要求,她尽职尽力,只想着帮助别人。她眼神活泼,笑容可掬,完全忘掉了自己的心事,成了晚会上最受欢迎的人。晚会结束后,有三个青年都提出要送她回家。

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三个青年热烈地追求着艾米丽,她最终答应了其中一位的求婚。心理学家作为被邀请的贵宾,参加了他们的婚礼。望着幸福的新娘,人们说心理学家创造了一个奇迹。

〔〔(美)奥斯勒〕

书外人语

老想着自己,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结果就是你走不进别人心里,别人也走不进你的世界。只要尝试一下忘掉自己而去帮助别人,一切都会改变。

敢不敢大声说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这个人性格开朗”或说“那个人很内向”。其实,“开朗”或“内向”的印象,并非由性格来判断,而是由自我表现的方式所决定的。

日本心理学大师多湖辉曾讲述了他亲自经历的一件事:

不久前,有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我们公司现在急需一名职员,你那儿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恰好,我的一位学生刚刚毕业,也符合条件,我便让他去面试。

那天晚上,朋友的电话就过来了。我满以为他告诉我录取我学生的好消息。谁知他竟说:“你的那位学生看上去能力不错,人品也可以,但我觉得他过于忧郁,感觉不好,所以决定不用他。”一听此话,我马上意识到这个学生是有这样一个缺点———平常说话细声细气,仿佛是喃喃自语。

我马上对朋友说:“你再给他一次面试机会吧,他其实是个很开朗优秀的学生。”朋友拗不过我,答应了。同时我告诉那个学生,让他说话一定要大声点。

结果,这次朋友的反应不一样了。他说:“我觉着他并不那么忧郁,也许第一次他太紧张了。”最后,这个学生被录取了。

书外人语

快乐的情绪可以感染别人,忧郁的表情也会影响别人,谁都不愿与一个成天不开心的人共事。况且,连话都不敢大声说,还能指望你去做什么?

猜你喜欢
珠宝店外人艾米丽
[拜托了妈妈]우리 엄마를 부탁해像外人的家人 像家人的外人
《艾米丽在巴黎》宣布续订
赃物藏匿何处
神奇的帽子
唐律“化外人”条的法律解释
艾米丽的呼噜
唐律“化外人”条——政治归属与法律适用的二分视角审视
老人遗产留“外人”,儿女该反思啥?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Translations on A Rose for Emily
没落贵族的挽歌——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身体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