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禾
如果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发现,确实有一些“小秘密”伴随着我们成长的轨迹。这些“小秘密”多数来自个人的生活体验,它使我们或焦虑、或烦恼、或困惑……我们把这些秘密深深埋藏在心底;当然,也有些“小秘密”会使我们感到欣慰、喜悦,甚至有与他人一起分享的沖动。但无论怎样,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这些“秘密”大部分已经淡化(也可能有些秘密是我们一生的“痛”,但这种体验本身就是一笔人生的财富),我们很少去考虑童年的秘密的教育意义,也很少去关注隐藏在童年秘密后面的儿童的成长经历。甚至,我们还认为儿童不应该有自己的秘密——偷看孩子的日记,许多家长就是这样做的——因为凡是“不可告人”的就一定是不好的。这一错觉使我们常常在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冒犯”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真是一个不可原谅的过失,一个不容低估的错误。之所以会这样,是出于我们的无知,因为我们不知道:秘密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的方面,“孩子们发现自己有了秘密,就意味着他们内心世界的诞生”,能够拥有并保守秘密是儿童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一个标志,而能够与自己最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更是儿童成长和成熟的表现。
这个道理是北美著名的现象学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教授告诉我们的(很遗憾,中国的学者似鲜有这方面的研究)。在他与巴斯·莱维林教授合著的《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一书中,从分析儿童的秘密的故事入手,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丝丝入扣地阐释了“秘密的模式”、“我们是如何体验秘密的”、“秘密和隐私来自何处”、“内心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秘密和后现代文化”以及“谎言与秘密”、“秘密的教育意义”,等等。这些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儿童的秘密与其成人之后的生活之间所具有的微妙关系,其中所蕴含着的丰富内涵使我们大开眼界,“相见恨晩”,使我们不得不追问——“秘密在孩子们和成年人的生活中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所有的孩子们,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有秘密体验?成年后,童年的秘密还会犹存于记忆中吗?拥有秘密在孩子们的生活和成长中是一种有益的现象吗?抑或秘密只不过是阻碍人与人之间坦城交流的不健康的屏障?秘密具有什么道德意义呢?我们究竟怎样体验秘密?个人隐私也是一种秘密的形式吗?我们为什么看重私人的物品、私人的空间?”
秘密的类型
作者首先阐述了儿童有哪些秘密。比如:
马克读五年级,他很喜欢安妮塔。安妮塔也很喜欢马克。但他们谁也不敢承认在他们内心深处悄悄地喜欢着对方。在课堂上,马克静静地观察安妮塔。在操场上,安妮塔无法把目光从马克身上移开。直到有一次马克和安妮塔离开学校回家时,他们才轻轻揭开秘密的面纱。那一次,几乎难以觉察地,安妮塔向马克挥手,而马克腼腆地向安妮塔抬起手:“再见!”
到了就寝的时间。“我希望你刷过牙了!”妈妈走进卧室告诫道。孩子感到了妈妈话里挑剔的语气,不情愿地回答:“刷了。”但几乎同时孩子感到一种犯罪的痛苦,因为她没有刷牙。她一直感到不安。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是睡不着,孩子悄悄地溜下床,刷了牙。回到床上,她马上就睡着了。
几乎每个晩上,杰妮睡前都要在她的题为“秘密日记”的笔记本里写点什么。她的父母知道她把日记放在架子上的某个地方。有一天,他们一起谈到杰妮时,爸爸说要是他打开了杰妮的日记,他会想到是一种冒犯;做妈妈的承认她已悄悄地读过了杰妮的日记。
……
以上这些儿童关于秘密的体验,虽然是一些国外的案例,但我们一定不陌生,类似的秘密有可能在任何一个儿童身上发生。事实上,秘密作为一种个人的体验,是十分复杂的,也是多层次、多范畴的,确切地说,秘密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本书作者将人与人之间的秘密分成三种类型:生存秘密、交际秘密和个人隐私。生存秘密是指,“任何个人对我们而言都是一个秘密。没有哪两个人能彼此完全敞开心扉。从人类关系的本质上来看,他人完全是神秘的,是一种永远也无法完全敞开或被人了解的生存秘密。”这正如一个中国小女孩所发问的——“人为什么无法知道别人脑袋里在想什么?为什么他不能和我一模一样地想什么?如果人长了两个脑袋会不会就可以相互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参见张文质:《唇舌的授权》,第14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这种想了解他人的意愿其实是与生俱来的,例如我们喜欢阅读人物传记,热衷收看电视中的访谈节目,诸如此类,但他人对我们来说却永远是一个不可知的生存秘密。
“交际秘密与某些藏于内心的或者无法表达的、无法触及的东西有关。”人与人之间是有界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不管是主观愿望还是能力所限(尤其对儿童而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有困难的),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很难对他人开放,因而真正的亲密无间几乎是不可能的,正是这些界限使人们在交际时有一种秘密的感觉。
至于个人隐私,与秘密很难分清,它们“在关系意义上不同——秘密解釋关系,隐私则拒绝关系——而且它们在其他方面也还存在着不同。更好地了解隐私和秘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指导我们的行为,尤其是与孩子相处的时候”。正如本书作者所指出的,生活中有无数的小秘密,“这些数不清的小秘密存在又消失,我们很少会留意。但是,这些秘密也塑造并丰富着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秘密的价值和其教育意义
每个人都有秘密,这个事实或常识人人都知道。但是,“你能保密吗?”或者,保守秘密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珍视秘密与隐私?对此我们却缺少研究也很少去思考,而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秘密的价值和其教育意义。“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认为‘通过积极的或消极的方式保守秘密,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秘密极大地丰富了生活。为什么?因为秘密的体验提供了一个复杂得多的人类生活经历的现实:‘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同时存在的第二个世界的可能性;前者受到后者决定性的影响。一旦人们能够保守秘密,他们就开始生活在两个世界里。而且,这第二个世界对基本的现实有着深刻的影响。”
秘密有助于个人性格的形成,秘密和与之有关的现象,如隐私和保留,在个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秘密的教育意义之所在。说到隐私,我们中国人可能会有些别样的感受,因为就我们的民族传统来说,个人的隐私从未如西方国家那样被视为不可侵犯和受到法律保护。窥探和津津乐道于别人的隐私是许多国人的陋习。但秘密和隐私是有区别的,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正如本书作者所界定的:“首先,秘密在本质上是利于建立关系的,而隐私则是拒绝与外人建立关系(只有亲密的局内人除外)。其次,隐私通常是出于保护亲密关系与个人空间,而秘密既可能是关于我们自己的事情,也可能是关于他人的事情,是一种非亲密的信息。第三,就秘密而言,我们关注的通常是具体的某个事件或行动,而隐私则不是对具体事件的关注,隐私不具有这样的具体内容。第四,秘密就像一种语言、一种交流模式,它需要代码、解释和重新解释。它赋予我们所说的和所做的以形体和意义。相反,对局外人保守自己的隐私则是一种非交流行为。第五,隐私注定就是一个与道德相关的概念。我们都会要求自己有‘隐私权,却不会要求自己拥有保守秘密的基本权力……”
了解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要认识:“隐私所具有的教育学意义在于隐私能够培养他们的自立、自力和自主。秘密也具有同样的潜能。从定义来看,秘密反映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不同人的秘密都应该区别地对待。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秘密和隐私都有助于形成人们的内在能力。”
尊重儿童希望保守的秘密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一个人的精神成长,离不开健康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这个角度来说,充分地尊重儿童,善待儿童(哪怕他们确有“过失”,保护他们的内心世界不受侵犯无论对家长还是教师都极为重要。但在教育领域,的确有些教师不具备现代的教育观(也不具有起码的人道主义情怀),常常自居于统治者的地位,把儿童视为一个没有个人意志、可以任意支配的“小动物”或“奴仆”,不加思考地任意呵斥、贬低甚至凌辱儿童;不分场合地给予儿童消极评价,从而摧残儿童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堵塞了儿童积极自我评价的任何可能。典型的例子就是教师随意在集体中公布儿童的考试分数,而不顾及那正是很多儿童希望保守的秘密——很多孩子都把考试看成是对他们的自我感觉和认同的一种危险的践踏和侵犯。从这个意义上说,“考试依然是对个人隐私的一种侵犯,它揭示了孩子们内心的秘密,同时还扭曲和损害了孩子们的自我认同”。对家长来说,只满足儿童的物质欲望而无视儿童的精神需求和内心世界,或认为家长对孩子拥有无限的权利,也是常见的现象——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监听电话、查上网记录、盘问孩子与同伴(特别是异性同伴)的交往情况,等等,不是每天都在发生吗?火眼金睛之下,孩子几乎无所遁形,其后果是导致谎言与欺骗的发生,这又决定了儿童成人之后的某些精神与行为。如果所有家长和教师都能了解秘密与隐私对儿童成长的教育意义并给予尊重和保护,让儿童有一个安全的、宽松的个人空间,很可能会赢得他们的信任从而更接近儿童的内心世界。对这样的老师或家长,儿童也许会主动地将自己的小秘密倾诉出来,而“被告知一个秘密就像被赠与一份礼物”(康德语,见该书第11章题记),这将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兒童的秘密》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与研究儿童的全新视野,填补了我们在这方面认识的空白。作为一本研究秘密的教育意义的学术专著,它的篇幅不长,尚不足20万字,与那些洋洋大观的学术著作相比似乎缺少了厚重之感。然而它的分量并不轻,就学术含量而言,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可为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普通教师、儿童心理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更重要的也是一些所谓研究专著难以企及的,在于它同时又是一本关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通秘密的通俗读物,那些精心挑选的案例,那些出自作者本人的体验的研究,贴近生活,娓娓道来,使人们在读故事的过程中领略了其中的理论深意,因此也是家长以及那些与年轻一代成长息息相关的成年人都感兴趣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