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强 张彦明
晋江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前沿、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市在尊重发展规律、贴近产业需求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走出一条以发展产业集群来实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之路。
一、晋江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晋江产业集群现状可以用“四小四大”来概括:即“小产品,大市场”。产品很小,如西裤、内衣、运动鞋、拉链、玩具文具、卫生巾、雨伞、薯片、糖果、外墙砖、琉璃瓦等,但产品市场很大,而且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晋江有10多项产品在全国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居第一。“小企业,大合作”。晋江企业基本是中小企业,企业不大,但生产方式是社会化大协作,生产效率较高。“小概念,大前景”。晋江大力发展休闲服装、休闲运动鞋、休闲食品、休闲太阳伞等特色产品,休闲概念小而专、有特色,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概念贴近消费心理,符合消费倾向,休闲特色产品前景广阔。“小集群,大作为”。晋江产业集群规模相对较小,最大的纺织服装业2003年的工业产值也仅214.5亿元,但却有很大的作为,产业集群已经发展到与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与工业园区发展,与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的阶段。
从晋江市产业集群发展的情况看,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主导产业多。目前,晋江市具有产业集聚特征的产业集群有26个,聚集了6360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00家,聚集起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纺织服装、鞋业制造、建筑陶瓷、食品饮料、伞具、玩具等一批比较典型的产业集群,同时还拥有机械设备、精细化工、家居用品、纸制品、制药以及电子通讯器材等一批具有集群趋势的产业,并呈现出从以轻型加工为主向轻重并举、重化制造发展的态势。先后被授予“中国内衣名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陶瓷重镇”、“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全国食品工业强市”、“中国石材之乡”等称誉。
(二)配套体系优。产业集群的形成,促使各制造业内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吸引了大量商贸企业进驻晋江原辅材料市场,派生出一批专门为生产性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服务型企业,提高了生产服务社会化程度,大部分企业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流程。
(三)企业实力强。晋江市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113家,企业集团55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单体企业702家。涌现出了安尔乐卫生巾、心相印纸巾、SBS拉链、九牧王西裤、七匹狼夹克衫、安踏运动鞋、亲亲虾条、福源薯条和冠达星布橱等著名品牌;制鞋业有8家企业名列全国旅游运动鞋生产企业年销售额前20名排行榜;服装业中的柒牌、劲霸和九牧王荣获中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称誉,毓英公司年出口交货值位居泉州市纺织服装业首位;化纤业锦兴、侨成、百宏、盛欣等四家化纤企业年产化纤32万吨,居福建省同类产品前列。
(四)市场占有率高。纺织服装业现有企业3000多家,是国内纺织服装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主要集散地。制鞋业现有各类企业1699家,年产鞋7亿多双,约占全国运动鞋、旅游鞋总产量的40%,世界运动鞋、旅游鞋的20%。
(五)外向程度大。产业集群提升了企业区域知名度和竞争力,为企业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创造了条件。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制鞋业、纺织服装业、玩具业、制伞业、建陶业等产品已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南非等地市场,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经贸合作关系。2003年晋江鞋产品60%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创汇达12亿美元。
二、产业集群在促进晋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集群的形成对促进晋江市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提升了经济总量。2003年,晋江市实现生产总值638亿元,财政收入27亿元,其中,各产业集群创造产值600亿元,占晋江市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
(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集群的形成,使企业的市场功能重新定位,部分规模企业为了专注市场和技术开发,逐步把一些生产工序实行外包,将一些质量和资信较好的生产型、经销型中小企业纳入旗下,把生产中各种可分割的功能不断从企业内部剥离出去,一些如包装、印刷、运输、中介等服务企业就开始兴起,集群内形成成品生产、中间品生产(含外包户)和服务企业三个层次的分工协作体系。形成以少数龙头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为基础,大量中小企业作配套的分工协作体系,加快了产业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三)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在晋江产业集群内部,细密的分工协作能够为不同类型企业组织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并能为不同层次的劳动者提供就业空间,从而带动了商业人口的集聚。同时,以消费集聚、劳动力集聚的城市集聚效应带动多业集聚,使产业集聚向纵向延伸,拓宽了就业渠道,扩大了就业容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产业集聚成为晋江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基础。
(四)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晋江产业集群的发展看,企业分工协作不仅发挥了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了整体产业生产率,降低了区域产业运行成本,又形成了高效率的企业组织网络,强化了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使晋江市的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跃入全省和全国的先进行列。1992年至今一直名列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市)之首。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聚集了大量优秀的人才,晋江已建立了全国惟一的县级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福建省晋江高科技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晋江的经济发展能够保持长久的竞争活力。
三、晋江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
(一)围绕一个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打造“三个五”:即做强做大纺织服装、制鞋、陶瓷石材、食品、玩具文具五大传统产业集群,扶持发展化纤、车辆机械、新材料、制药、纸业五大新兴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培植50家营销收入在10—50亿元的核心企业;二是形成“三个一”:即培育一批中国名牌和国际品牌,形成一个证券市场晋江板块,建设一个现代化制造基地;三是营造“双环境”:即营造自然生态环境和产业生态环境,达到“资源利用高效,产业环境良好,配套服务完善,龙头带动有力,品牌价值提升,内外市场扩大,企业文化创新”的目标,不断丰富现代化制造基地的内涵。
(二)丰富三个要素——一是实施扶强扶大,引导产能集聚,丰富产业集中度。把政策取向定位在“推进资源整合、实施扶大扶强、引导带动中小、实现互利协作”之上,努力培育一批“小巨人”型企业,通过拉开距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抑制恶性竞争,鼓励互利竞合、降低资源成本、提高增值效益。二是促成适度集中,优化产业布局,丰富空间集中度。把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联系起来考虑和布局,加快城市工业组团和产业集中区建设,引导企业在空间地理上相对集聚。在关联配套上互为环境、在资源利用上实现集约,把缓解企业发展用地紧张与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单位土地投入产出率结合起来,用集约利用的办法解决土地资源不足问题。三是密切内部关联,细化分工协作,丰富产业关联度。实施科学积极的投资鼓励政策,进一步增强主要行业的本地配套能力,解决产业链纵向配套能力不足问题;大力扶持包括研发、培训、信息、物流、市场等在内的第三产业,解决社会化分工协作不够密切,横向配套能力不足问题。
(三)解决五个落差——一是生产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落差。晋江市各产业虽然生产能力相当可观,但由于研发设计能力有限、品牌通道狭窄、企业联合协作理念淡漠,导致投资、生产、营销、品牌等“趋同”,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较弱。二是先进装备与人力资源的落差。晋江市各产业的技术装备整体水平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但管理、营销、研发、设计人才极度匮乏,拥有熟练技术的产业工人队伍还未真正形成,导致先进的技术装备与人力资源未能"完美结合"。三是造牌成本与品牌价值的落差。晋江市的企业造牌投入数额惊人,但营销收入与品牌价值未能相应提高,导致造牌成本与品牌价值反差较大。四是产业规模与单体生产能力的落差。晋江市虽然各产业总体规模较大,但单体企业实力与国际品牌比较相去甚远,产能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不高,品牌优势未能全面发挥。五是发展速度与发展空间的落差。晋江市各大产业多年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规模企业增资扩营的愿望相当强烈,而晋江土地有限,用地难成为制约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一大“瓶颈”。
(四)构建八大体系——通过政企互动,联手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八大公共支撑体系。一是研发创新体系。既鼓励企业建立自有研发中心,又采取“政府和行业协会联合牵头,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的办法,组建服务于产业集群的技术研发创新中心,实行“资源共享、公司运作,有偿服务”。二是质量检测体系。进一步提高现有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权威性、公信度,并根据行业需求着手组建新的质量检测机构。三是人才培训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两个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本地与外地两个培训渠道,把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立一个高素质的企业家团队,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一支高素质的企业职工队伍。四是产品展示体系。在不断提高行业诚信建设水平、拓展营销网络的同时,把发展会展经济与培育区域市场结合起来,努力扩大本市举办的专业博览会的影响力、带动力、辐射力,充分发挥专业市场的作用,建立产品、技术展示中心。五是信息共享体系。建立专业网站和产业信息中心,充分发挥情报信息、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国内外行业发展情报信息的采集、编译、推介、利用、转化,为企业提供情报信息服务。六是标准对接体系。强化国际标准的宣传、采纳、认证,鼓励和支持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七是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全力推进晋江电网以及LNG发电厂、热电厂等电源点建设,加快发展LNG天然气等新能源,保障企业发展的水、电、能源供应;加快路网拓改,建设铁路设施,扩大港口流量,优化通关环境,强化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保障。八是政策支撑体系。出台一套扶持产业集群发展、扶持"小巨人"型企业成长的相关政策,重点实施龙头扶植工程、环境支撑工程、人才培养工程产业配套工程、技术创新工程、品牌经营工程、文化载体工程,努力做到贴近产业需求和企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