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与展望:中国教育产业化

2004-03-01 17:41直公明张荣伟
教师博览 2004年1期
关键词:产业化教育

直公明 张荣伟

从1984年4月国家统计局把教育划分在第三产业的第三个层次,到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的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切实把教育作为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发展至今,我国的教育产业化之路一直是曲折坎坷、步履维艰。关于教育究竟是事业还是产业,教育能否产业化,教育如何产业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争论一直没有停止,理论界、新闻界和教育行政部门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说法。时到今日,在这个问题上依然是莫衷一是,见仁见智。

一、属性论争:教育是不是一种产业

观点之一,教育只能是事业,不是产业

第一,把教育当成产业,等于是把教育当成国民经济的一个部分,从而教育也就直接成了具有决定性的东西而不是被决定的东西,这与"教育是由政治经济决定"的正统观点相矛盾。

第二,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和"教化"功能,不同于从事经济活动的产业部门。教育不能作为商品买卖,学费在教育非产业化即非商品化的情况下,只是-种成本补偿和制约教育需求的手段,而不是购买商品的价格。

第三,教育劳动不是生产劳动,教师不是产业工人。教育不能直接生产出任何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它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生产的,是"间接的"、"潜在的"和"可能的"生产力,不是直接的生产力。教育只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因素,不论其作用多么大,绝不等同于生产本身。教育既然不是生产,当然也就不是产业和产业部门了。

第四,辦教育是国家(政府)的义务,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社会都是把教育作为不追求利润的公共事业,由国家政府投资主办,而不是把教育市场化、商品化。虽然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要收取一定的学费,但只占培养费用的少部分,而不是按"成本加利润"的商品价格形成方式收取学费的。

第五,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学校是培养人的非盈利机构。教育产业化的结果将更多地剥夺多数人,特别是贫困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从而加剧和激化社会矛盾。

第六,将教育划分到第三产业,只是社会统计方面的划分,市场规律和竞争法则不适用于教育。办教育有办教育的规律,办产业有办产业的规律。教育与其他产业和部门的经济联系是否通过市场的交换来实现,教育投入是否应通过市场销售它的产出而获得回报,这些才是判断教育是不是产业的标准。

第七,人力资本论认为教育对一国的经济增长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间接的,是有条件的。对教育的重视,首先应从认清教育的本质着眼,而不是从它在现阶段能否搞成产业来着眼。从后者着眼,等于是不重视教育,起码可以说是一种十分功利主义的教育发展观。

观点之二,教育不仅是事业,也是产业

第一,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具有生产性,它可以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收益。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为教育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二,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劳动力的生产。如果说劳动者消费消费品从而恢复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是属于生产性的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具有一定的产业性的话,那么改善和提高劳动者劳动能力的教育就更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就更具有产业性。高等教育的这种功能更强,因而它的产业性也更强。

第三,生产性是"产业"的基本特征。服务性和经营性可谓是第三产业的基本属性。教育属于第三产业中的为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服务的领域,其产业属性是明显的。第三产业所具有的提供服务、讲求效益的共性,要求教育要更大限度地扩大服务范畴,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第四,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只要社会上存在着各种产业、存在着各行各业,就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职业,从而形成劳动力市场的需方。高等学校就是为劳动力市场培养和输送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供方,也是科技文化和信息市场的重要供方。高等学校提供的劳动力、科技、知识、以及各种信息,可以直接为生产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因而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产业性。

第五,所有的教育都既具有产业性,又具有非产业性;既具有社会生产性,又具有社会生活福利性。只不过在农业及其以前的社会中,教育的政治、文化功能比较明显,而其产业、生产性和经济功能不十分明显。在工业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及其物化,教育的产业性,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产业性逐步显现出来。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的知识、智力在社会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教育的产业性也就越来越明显。

第六,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生产性在教育的内部也有种种表现。例如,办教育需要消耗教育资源,就会有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教育投入要讲经济效益,要维持起码的"再生产",就得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核算成本,刺激教育投资,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劳动价值,而价值需要补偿,那么就理所当然要为获取教育服务而支付教育报酬。又如,教育管理需要引入质量、效率、竞争观念,提高办学效益,等等。

第七,教育不仅是重要的基础产业,而且是正在崛起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产业,市场潜力巨人,是我国当前的消费热点,是一个亟待开发的"短缺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教育投资不仅是一种受国家政策和法律重点扶持的基础性投资,同时也是一种能保值增值,有较高收益的生产性投资。

以上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点主要表现在,前者较多地强调其消费性、公益性,后者较多地强调教育的生产性和经济功能。折中的观点认为,教育是产业,但它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它既具有经济功能,也具有政治、文化功能;既具有产业性,也具有公益性和事业性。要确立教育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产业地位,教育体制的改革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要重视教育同经济的结合,与此同时,又要注意教育规律,避开功利主义的诱惑,不能将办一般产业的做法照搬过来。

二、理论聚焦:教育能不能产业化

观点之一,教育不能产业化

第一,教育产业化论者把教育产业商品化,是对劳动力市场的误解。

第二,教育产业化不仅混淆了培养人的教育规律和物质生产的经济规律,而且实际效果很可能与期望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初衷相反。将人的培养规律用于物的生产,或将物的生产规律用于人的培养,都是行不通的。

第三,教育活动与经济活动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是两个社会功能不同的范畴,有各自运动的规律和特点。一些带有根本性、基础性和其效益不能立竿见影的事业,可以使国家的基础得到巩固,使子孙后代长远受益,但往往由于市场的短视行为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第四,由于"产业化"、"市场化"等似是而非的理论误导,笼统地提教育活动市场化、教育机构企业化、学生受教育投资化,很有可能忽视教育非产业性的一面,直接影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五,非义务教育也不能产业化。实践表明,非义务教育产业化的提法已在社会各界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非义务教育产业化使各类学校的入学标准、收费标准、教学组织可能产生短期行为和畸形发展,教育产业化背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政治制度。

第六,教育是产业,但不能产业化。不能按企业经营方式、运作机制来办教育。把教育当作盈利的事业、赚钱的买卖,绝对是一种谬误。

第七,谁想接受教育谁就得出钱购买教育机会,这是与教育的公平原则与人本原则相违背的。有关教育产业化的种种理论均难以自圆其说,因为所谓的教育产业化无法掩盖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的教育越来越贵族化。这与教育大众化、民主化的国际潮流逆向而行。

第八,教育产业化不仅与马克思主义相背离,而且也不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接受。如果将教育产业化和商品化,由此产生的负作用是无法估计的。

观点之二,教育只能部分产业化

第一,教育既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又具有生产力的属性,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因此不能实行完全的产业机制和产业运行,不能完全按产业来对待,而应实行特殊的产业政策。

第二,教育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市场化的基本条件,教育的可市场化程度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不能将经济领域的市场配置资源方式简单地、原封不动地移植到教育中来。

第三,教育私人产品性质显著的那部分可以由市场来提供,并通过市场配置这部分的教育资源。但不能市场化或不该市场化的领域一定不能产业化,应当区分教育系统不同部分的产业性质来开发教育产业。

第四,教育消费和教育产业不能笼统地一刀切,需要细化,需要分清哪些方面可以办成产业,促进消费,哪些应由国家、省市和地方多渠道、多层次办学。

第五,市场经济的短期效益性、盲目性、自发性、赢利性等某些特性不适合教育。任何层次或类别的教育都不能全面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教育不能实行纯粹的计划调节。同时,也不能实行纯粹的市场调节,而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三、问题的关键:误区与困境何在

误区之一,教育产业化就是"教育收费"。"教育产业化"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许多人对"教育产业化"名义下明目张胆的"乱收费"、"学费暴涨"提出质疑。近期接二连三的"学费杀人悲剧"在媒体报道后,更是让"教育产业化"成为众矢之的。目前,我国中、高等教育普遍实行收取数额不低的学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并扩大了国民的教育消费需求,也使我国的中、高等教育"产业化"了。但是,不可思议的是,眼下不少国立大学、民办大学成了教育资金筹集部门,学生家长成为教育资金筹集对象,受教育者成为学校的经营对象、创收对象,这种办学的指导思想无论从理论上,还是道义上都是讲不通的。这可谓我国教育的一大误区。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那就是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同一地区的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经济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依靠教育产业化拉动内需,并不意味着作为教育经营方的学校应该从学生身上象资本家那样榨取利润。如果把全部教育费用交给学生负担,忽视贫富差距,必然导致和加剧社会阶层的分化,堵塞下层社会(贫困阶层)子女进入精英阶层的通道,从而导致精英阶层对财富、知识和物质的垄断,扼杀社会活力和创新能力。

误区之二,教育产业化就是"全部市场化"。"教育产业化"这一口号式的提法很容易在社会上和人民群众中造成这样的误解,那就是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全面产业化。众所周知,作为法律明确规定的国家义务教育是不能产业化的。尽管义务教育中非国家投资的私立(或叫民办)学校办学类型采用了产业化的运作方式,有其合法性,但绝不以赢利为办学目的。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技校)以及高等教育中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的产业化程度都应该有所不同,区别对待,而且中、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人才领域、研究领域和服务领域中的产业也各不相同,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误区之三,教育产业化就是"政府退场"。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来看,在我国,目前仍然有很多人把教育产业化理解为政府对教育的完全放权。实际上,教育产业化的关键在于教育实体各项职能的适当调整,而不是政府完全退出教育领域,政府尤其不应该以"产业化"为由而逃避责任"甩包袱"。相反,要建立良好的投资收益机制,使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的作用极其重大。因此,理顺政府与市场在教育领域内各自的职责,既是教育产业化理论和实践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一问题的把握是教育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一般说来,教育产业化就是要求政府在教育管理上采取一种现实可行的监督以及宏观式间接调控,改变过去那种国家政府对教育活动管理高度集权状况。政府对教育实体各项活动不再是直接干预,而是主要通过制定教育政策来规范其各项行为,以便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不仅如此,政府在教育管理上还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弥补教育市场化可能出现的遗缺与不足,以保证教育的公共性,保证民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保证各类教育具有平等的竞争和发展机会。

理论误区与实践困境总是相伴而生,总体看来,我国的教育产业化实践在以下几方面陷入了困境:

困境之一一部分学校,尤其是一部分中、高等学校打着"教育产业化"的旗号违规招生、违规收费,大幅度提高学费、杂费等费用。在很多地区,很多学校把扩招收费与学校的创收活动等同起来,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改善福利待遇等同起来,出现了所谓的"高价生"、"点招生",出现了一切向钱看,"分不够,钱来凑"的买卖文凭现象,出现了钱权交易的腐败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以至于在各类学校扩招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贫困生,很多弱势群体的子女往往是求学无门、望校兴叹。令人担忧的是,长此下去,教育产业化可能会使教育成为富人的专有福利,社会贫富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困境之二与教育产业化相伴而生的是民办教育热的出现,我们无意于对民办教育本身说三道四,但我们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在民办教育的旗帜下,不少地方出现了一种名为"贵族学校"的中等、初等乃至学前教育机构。这类学校往往具有堂皇的建筑、豪华的设施、安逸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流师资和较高的升学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尚存在着大量的薄弱学校,且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开始流向优质学校和民办学校。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不断拉大,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化发展日益明显。不仅如此,在教育产业化的过程中,许多地区还出现了二级学院名义下的"假民办"现象,严重束缚了我国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困境之三在推进教育产业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赋税问题、行业规范问题以及法律空白问题等。既然认定教育产业化或"准产业化"这一事实,就应该明确相应教育实体的利润分配和赋税问题,就必须规范教育实体的服务意识。但是,到目前为止,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仍不够完善,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法律空白。正因为如此,在很多地区,把教育实体当作一个自负盈亏的企业对待,完全要求教育按产业规律运作,要求教育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把对教育的各项投入分摊在受教育者身上以求收支平衡,而对受教育者的利益却置之不理。

四、未来发展:明确理念,迎接挑战

多年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告诉我们,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具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未来意义:其一,促进了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其二,进一步规范了教育实体的服务意识;其三,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其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经费紧张问题;其五,引导教育消费,扩大内需,促进了经济增长;其六,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其七,为更多希望进入大学的青年创造了机会,直接缓解了升学压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小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创造了条件;其八,扩大招生规模,可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加速培养各类创新人才和专业人才,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打下更雄厚的人才基础。其九,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可以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

尤其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育产业化也是适应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基于中国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和发展空间,加入WTO后,中国教育市场的这块巨大"蛋糕",将会引起国际上更多跨国公司和教育机构的垂涎,国外的教育资源将会不断涌入,中国教育市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如此这般,我们可以想像,中国教育不仅会出现办学主体之争、生源之争,还会在教育发言权方面展开激烈争夺。同时,国外更多先进的课程、教材、新技术和教育管理方法等会以各种形式被引进我国,这就潜在地存在着照搬西方国家教育模式的危险。为了既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办学经验,又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和特色优势,中国教育必须走产业化道路,全面开放教育服务市场,积极培育开放的、多元的教育投资体制,不断增强自身的各方面实力,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办学条件,使整个教育系统走向高效发展的轨道。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教育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适应国际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知道,如果對"教育产业化"追根溯源的话,美国斯坦福大学是始作俑者之-。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为了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问题,专门开辟了一个以斯坦福大学和附近的伯克利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为核心的斯坦福工业园,使自己的教学、科研成就与工业园的发展双向互动,互相促进。经过几十年的精心打造,逐渐建成了一个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开发区---硅谷。此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也从教育转化为生产力这一目标出发,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教育产业化"的尝试,不但开辟了一些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的研究项目,还分别建立起许多跨学科、跨院校的综合性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取长补短、互相协作,建立起了集培养高素质拔尖人才、知识创新、科技发明、高技术成果迅速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诸多功能的,具有雄厚科技实力和巨大经济潜力的经济中心。

显然,这种把大学的研究发展能力和社会生产力有机结合起来,以知识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提高研发能力的"教育产业化",恐怕是没有人,也是没有什么理由反对的。笔者无意于、也无力于对"教育产业化"进行规范和界定。但必须指出的是,那些原本就是在社会上为教育服务的相关产业,理应按照产业的规律和机制运转;过去统一存在于教育机构内部的后勤服务单位和校办产业等,绝人多数也应该剥离出来走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在我们看来,所谓教育产业化,其核心的理念应该是大力发展教育产业,不断提高教育的服务意识,以不断满足社会对各类教育的需求为根本目标,它要求教育的管理和运行机制面向市场,对于教育,要进行投入和产出分析,对教育成本进行严格的核算。这就必须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包统管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使教育投资多元化,使学校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中国教育产业化的进程在日益加快,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直面中国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发现,成就与挫折俱在,误区与困境同存。对教育产业化的若干问题进行整体的审视和思考,有利于我们对面临的问题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以便我们解决问题时有更为智慧的选择。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教育需要发展,社会需要公平。这就需要我们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立足国情,在实践探索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从而寻求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教育产业化之路!

参考文献:

1、郑家福:《我国教育产业化经营发展中的若干问题》,《经济地理》2003年第5期。

2、苏致莉:《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思考》,《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年第4期。

3、向志强:《我国教育产业化理论研究现状》,《教育评论》2002年第5期。

4、张彦之:《教育产业化认识误区初探》,《教育探索》2001年第10期。

5、胡椿:《教育产业问题讨论综述》,《高校理论在线》2001年第6期。

6、何伟儒:《关于教育产业化的探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年第2期。

7、黄欣祥:《教育产业化的两种视野》,《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2期。

8、乔资萍:《对教育产业化若干观点的整体审视》,《教育导刊》2001年第1期。

9、吴华:《"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0、赵旭东:《"教育产业化"评析》,《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1期。

猜你喜欢
产业化教育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构建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