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彬老师在研读了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后,认为书中对于音乐审美的阐述,很值得我们音乐教师借鉴。现刊发出来,供读者参考。
一、联想能力与音乐审美的关系
在音乐方面,联想的影响很大,纯粹的音乐嗜好是极为罕见的,许多人喜欢音乐,都不是因为欣赏声音的和谐,而是因为喜欢它所唤起的视觉意象。我们常常认为,联想越丰富的学生,其音乐审美能力必定越强。于是我们在欣赏课上花大力气启发学生去进行音乐之外的联想,想像音乐所描绘的画面、想像音乐所描述的情节。殊不知,这样的启发对于培养音乐的想像力并没有多大作用。
朱光潜先生通过对近代实验美学的研究认为,联想最丰富的人多半音乐欣赏力也最低;而对于音乐有修养的人多半只注意到声音的起承转合,不想到意义、也不发生视觉的幻象。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说“音乐只是拿许多高低长短不同的音,组成一种很美的形式。在其他艺术中,形式之后都有意义,在音乐中则形式之后绝对没有什么意义,音乐的美完全是形式的美”。舒曼反对在音乐里寻找意义则更加剧烈。
我想,作曲家极少评论音乐作品,作家经常发表描述音乐的文章,除了分工不同之外,原因主要在此。
二、情绪变迁与音乐审美的关系
朱光潜认为,每首曲调都能引起听者情绪的变迁;同一曲调在不同的时间给许多教育环境不同的人们听,所引起的情绪变迁往往很相似;情绪变迁的大小与欣赏力成正比。这一点与我们平常强调的要体验音乐的情感是非常吻合的。
所谓情绪变迁的大小也就是感情的丰富程度。生活阅历越丰富的人,其感情大多也越丰富,如果他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他便能在瞬息之间洞察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且在欣赏的同时也会不知不觉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而从未经受过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人,就算他情不自禁地被音乐所感动,其感动的程度也是有限的,或者说是理智的,绝不会像前者那样达到痴迷的程度。
三、乐调的生熟与音乐审美的关系
朱光潜先生认为:“对乐调的生熟程度往往能影响欣赏程度的深浅。但是欣赏力愈强者愈不易受生熟差别的影响,欣赏力愈弱者愈对陌生的新音乐不易欣赏。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同学无论是对于听了多少遍的音乐、还是唱了多少遍的歌曲,总是不得要领。要么听不出乐器的音色,要么始终在同一个地方唱错。而有些同学即使是听第一遍音乐,也能准确地捕捉到其中的情感;即使是听了一遍新歌,也能完整地唱出来。这就很容易看出欣赏能力的不同。
四、欣赏的量与音乐审美的关系
我们总认为,提高审美水平就要多听音乐,越是欣赏能力弱的人越要多听,以期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朱光潜先生将听音乐者分为三类:l. 欣赏力弱者欣赏量甚少,欣赏的强度也甚小;2. 欣赏力平庸者欣赏量甚多,欣赏的强度却甚小;3. 欣赏力强者欣赏量甚小(因为慎于批评),但是欣赏的强度却很大(因为了解技艺)。
第一种人也许天生就不喜欢音乐或者天生缺乏音乐细胞,所以平时极少专门抽出时间听音乐,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审美了;第二种人很多,大街上整天戴着耳机,腰挂MP3或CD机的人大多属此类,各种各样的音乐都听,但作品都在同一个层次,因此尽管被称为“发烧友”,但欣赏水平却始终停滞不前;第三种人不是随便什么音乐都听,而是有目的、有选择的来听,所以听得格外仔细,欣赏的强度也格外大,如“疱丁解牛”一般将音乐的各个环节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于前两者,教师即使在课堂上加大欣赏量也是徒劳无益的,前者不愿听、后者听了也白听。我们倒是应该考虑经常给第三者提供一些经典的音响资料。
作为一代美学大师的朱光潜先生,虽然并非专业音乐家,但他在其众多美学著作及这本《文艺心理学》中,对音乐审美的论述是十分精辟和独到的,愿我们广大音乐教师多学习、多实践,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