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 云
中国的国歌是悲壮之声。从上周到这周,非典疫情的发展出乎意料,中国又一次面临“最危险的时候”。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上周说过“该轮到我们乐观了”。这话是不是有点儿早?我想重申一下。当一场大灾难来临时,我们有两种情绪选择:一种是酿造群体恐怖,伤口上再撒把盐,搞成人间地狱;另一种是达观向上,发现天还是那么蓝,阳光依然明媚,我们还都活着,而且彼此团结。
我想,对于一个庞大的人群来说,情绪选择与医学攻坚或许同样重要。
不过,乐观也有多种表达方式。镇定和秩序是我所向往的,悲天悯人的善良是我所期待的,可惜,从近日媒体的表现看,光荣榜似乎在提前来临。比如,有一位护士长的日记被大量转载,还有女儿给医生父亲的思念信,以及病人对医生的感谢信,等等。
我想,这种煽情新闻的制作有两点不适宜:
一个是手法的不适宜。医生之于疫病,好像警察之于犯罪、消防员之于火灾,其辛劳与功劳不言自明,大可不必通过媒体再向公众饶舌。那么,为什么对公众已经知晓的事情再刻意渲染呢?如果揣摩媒体的初衷,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转移大家的心理视线,借此感动公众;二是奖掖医护从业者的职业崇高感,鼓励他们救死扶伤,忘我取义。
不过,我敢断言,因为故事讲述手法陈旧和内容脱离了新闻本身,这些良好的初衷非但不会实现,反而还会引起公众误读,甚至产生被媒体进行情感讹诈的反感。其实,聪明的媒体不用大肆张扬,只需告诉大家医护人员的感染和死亡数字,公众自会有其感喟和评价。
另一个是时机的不适宜。表扬奖掖是什么时候的事?当然是在大功告成之际。而眼前是什么时候呢?危难当头。这个时候,一切转移视线和分散精力的举动只会招致普遍的反感。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你对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与安全正忧心忡忡时,你希望得到的一定是与你所担心者密切相关的信息,即所谓功能信息。但是,媒体此刻却违背公众意愿,回避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因为那些信息关乎生命,关乎人道!
还不到请功的时候,我们却开始粉刷光荣榜了。借别人的说法,我们的媒体在不适宜的时候,用不适宜的手法,干了件不适宜的事情。这是一次失败的危机公关。
好在我们还身处与非典顽强抗争的紧急时刻,一切还没有完结,一切还能够挽回。记得1998年,中国也经历了一次天灾,而媒体的集体行动不但感动了公众,也感动了媒体人自己。我还清楚记得,面对那次灾难,是媒体把“严防死守”的口号变成了万众的共同心声。
现在,我们需要再次显示这种决心和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