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提问的艺术

2003-04-29 00:44齐金喜陈丽君
新闻爱好者 2003年10期
关键词:老工人对象方法

齐金喜 陈丽君

新闻报道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打交道离不开提问。一个好的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高明的提问者。高明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政治水平、社会阅历经验、学识、机智、口才等融会在提问中,让采访对象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这样,记者才能顺利采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当一个高明的提问者,要讲究提问的方式,也就是提问的艺术性。首先要避开在提问中的误区。记者采访时提问的"误区"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记者的问题太简单机械,一问一答像审问,容易引起对方反感,出现冷场的情况。二是当采访对象谈了情况后,记者由于准备不足,提不出新的问题,只好草草收兵。三是有些时候采访对象很热情,一开口就滔滔不绝,但离题万里。这时记者不知怎样把对方的思路引回到正题上来,看上去很热闹,实际上收效不大。四是记者随意打断采访对象的话头,会引起受访者的不满,导致采访中断。五是为了怕冷场,记者的话太多,有喧宾夺主之感,让采访对象不知如何回答或无机会回答。六是采访顺利进展一段时间后,记者由于心里没谱或经验不足,在采访没有深入的情况下,就匆忙结束。到动手写稿时才发现有很多细节没有问清楚,这样写出的稿件肯定生硬呆板,让人望而生厌。

如何避开这些误区呢?这就是我们这里提到的要讲究提问的艺术。

一、 提问的问题要明确具体,不宜太大。如果记者的提问笼统、空泛,会让采访对象摸不着头脑,茫然不知所措。记者要善于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便于采访对象回答和了解记者的意图,尤其是面对不愿接受采访、文化水平较低、不善言辞的对象,记者的提问越要明确具体。前一段在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我们平顶山煤业集团下属一家企业有一个老工人没有回商丘老家给惟一的儿子操办婚事,他心里一直觉得对不住儿子。当我们去采访时,这位老工人不想谈,当我们从侧面了解到这位老工人的儿子婚事办得比较热闹时,就和他拉起了家常,用一句"张师傅,听说你孩子的婚礼办得挺热闹?"入题,一下子打开了这位老工人的话匣,采访到了我们需要的东西。

二、问题要有逻辑性,避免随意性。提问随意会使对方思路受阻,易引起对方的不耐烦,因此,记者提问要有逻辑、有序、有条理,这样会使对方回答有序,记者整理材料时才能脉络清晰,出稿顺利。总的原则是,记者在采访中始终要考虑怎样提问,才更便于采访对象回答,更便于了解新闻事实材料。

怎样提问才能更有逻辑、有序?笔者认为,应该采用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所谓由易到难,就是从简单的问题向敏感的重要的复杂的难以回答的问题过渡,便于采访对象开始轻松回答,逐渐进入角色,思维活跃,打开话匣,再进入难题。在采访中,切忌一开始就提敏感的问题。所谓由近及远,就是从最近发生的事实问题,逐渐往前推,因为刚发生的事实对采访对象来说记忆深,能迅速回答清楚,对于记者是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所谓由此及彼,就是先从我们要了解的主要问题问起,再旁及其他有关问题。所谓由表及里,就是从具体的事实、情景、现象问起,再问及有关本质的问题。

平煤集团田庄选煤厂管工班班长张玮曾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职工等多项荣誉,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楷模",在平顶山,乃至全省、全国都小有名气。对这样一位曾被全国十大新闻媒体报道过的知名人物,采访自然不能掉以轻心,但如何选择角度,写别人之未写,挖掘新的"富矿"呢?去年7月份他又当选为河南省出席党的十六大的代表,我们去采访时,精心进行准备,设计了不少问题。当时全党、全国都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张玮作为一位产业工人党员和新当选的党的十六大代表,他对此有何认识呢?我们的采访就是从此入手,逐步深入,采访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回到报社后写成一篇题为《永远的追求》的长篇通讯,在报纸重要位置发表。后来,此稿在"'三个代表'在河南"新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三、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方式。记者要善于根据采访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多种采访方法,想方设法让采访对象谈得细致深入。

正问。即开门见山提问题。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提问方法,一般在问新闻基本要素的问题时采用此法。在抗击非典期间红极一时的中央电视台记者王志就经常运用此法。他在《面对面》栏目中采访时,总是以质疑的口气开始,一针见血,调起被采访者的情绪,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先后采访的钟南山、王岐山等都引起不小反响,一度被网上热炒。

追问。记者沿着采访对象的话题,刨根问底地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一方法要注意适时追问,把握矛盾,深入挖掘,以求得更加细致、全面地认识了解材料,但要注意切不可把追问变成逼问,人为地给采访对象形成压力,使对方紧张、反感。使用追问的方法有时能起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效果。有一次我们准备采访一位基层区队的队长,他一接电话,嘴里犹犹豫豫,称这段时间太忙,能否推迟,我们随口就问他忙些什么,他说正在按照矿领导的要求制作一些有本矿劳模头像的灯箱,安装在矿院,将来形成一道景观。这个消息让我们更加惊喜,如获至宝,立即赶往该矿采访,后来写成了一篇受到各方好评的稿件。

侧问。从相关的侧面提出问题,对一些不便正面提出的问题可采用这种迂回或旁敲侧击的方法,但要把握好度,不能绕弯太大,让对方不知所云,如一般不要直问女采访对象的年龄,可以问属相推出年龄。采访时侧问运用得好,能反映出记者的机智、含蓄和知识储量。

反问。反问与修辞学中的反诘不同,是从相反的方向提出问题,促使采访对象打开思路,促使特定的采访对象必答。这种提问在采访一些问题性的稿件中经常运用。

设问。记者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有助于启发访问对象的思考和回忆,但要注意不要变成套问,不停地问对方"假如"、"相当于"等,如果记者过于频繁使用设问,会使对方认为你是在诱问,或顺着你的问题而答出非事实性的"事实",造成报道失实。

激将法。俗话说:点将不如激将。激将法是采访中可灵活运用的一种方法,在实际访问中,为了达到进一步核实或确认一种事实,记者故意将某事或时间等说错,来激发采访对象的谈话兴趣,以更正事实。在国际新闻史上,有的名记者就是采访时以善于使用激将法而著称,但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不能太离谱,不能犯原则性和政治性的错误,并且要分对象。

总之,提问是采访这门艺术中与人打交道的环节,最能体现艺术性。而提问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环节,又最能体现出记者的水平和工作的艺术性。因此,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一些基本的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猜你喜欢
老工人对象方法
神秘来电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想唱就唱病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造蜂窝煤的老工人
用对方法才能瘦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