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先珍等
河南油田石蜡精细化工厂宣传科干事李文峰,从1999年底正式涉足新闻写作,至今已在这条路上行走了3年多。虽然时间不长,却使李文峰完成了对新闻写作从无知到熟悉、从陌生到热爱的转变。李文峰从事新闻写作之前,喜欢写些散文、小说等文艺作品。自视文字功底还不错的他,开始并没有把新闻写作放在眼里。可是他连什么是导语、什么是新闻由头都不知道,分不清消息和通讯有什么区别,刚开始的成绩可想而知。他连着给《河南石油报》写了十几篇稿子,全都石沉大海。李文峰带着对新闻写作的不解和困惑,参加了《河南石油报》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在培训班里,报社老师给他打开了一个别有洞天的新闻写作世界。这时他的感觉就如平地登上高楼,顿感新闻写作之广博和自己对它的认识之浅薄。
从此,新闻写作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李文峰去努力探索。他花费大量业余时间,系统地学习了新闻专业理论书籍,提高自己的新闻素养。还坚持每天晚上写一篇新闻体日记,这样不仅使他积累了大量的新闻素材,而且提高了新闻写作水平。此外,李文峰在读书、看报时,碰到好的标题、好的导语、好的文章都剪下来,再分门别类地贴在剪贴本上。对这些好文章,他不是单纯地模仿,而是根据这些文章提供的素材,按照自己的思路和写法重新写一篇文章,然后把自己的文章和好文章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
写新闻最要紧的是时效性,李文峰深知这一点。因此,遇到新闻事件时,他从不耽误,总是以最快的速度采写稿件。去年10月份,该厂试生产清洁汽油,这是一件大事,国家规定,如果炼化企业不能按时达标,就将被关停。该厂这次试生产如果成功,将比国家规定的时间提前7个月。李文峰意识到,稿件见报越早,它的新闻价值就越大。于是,他迅速赶到现场采访该厂技术、生产、质量等部门的负责人,掌握了详实的资料。由于产品分析结果要在晚上10点半左右才能出来,为了能及时得到消息,他在开工现场待了4个多小时。等分析结果出来以后,他又立即到办公室撰写稿件,等到把稿件写完,已是第二天凌晨,此时他才想起还没有吃晚饭。由于报道及时,这篇稿件很快被《河南石油报》、《中国石化报》、《中国企业报》等多家报刊采用。
付出总有回报,努力终有收获。经过3年多的辛勤耕耘,李文峰的新闻之路已越走越宽。如今,他每年在各类报刊上的见报量,已由起初的十几篇上升到150篇左右,连年荣获局宣传部和《河南石油报》"优秀通讯员"称号,去年底还被《中国石化报》评为优秀特约记者,并有多篇稿件获奖。而最让李文峰感到自豪的是,经过他和一批宣传骨干的努力,企业形象和产品知名度得到大大提升。
善待通讯员的第一次来稿
有一位热情很高的基层通讯员,第一次向报社投稿后,便翘首以盼,盼望编辑的回音、指点、教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第一次投稿"终于石沉大海。以后又数度投稿,同样是杳无音信。当初的满腔热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从此不敢再登新闻的"大雅之堂"。
与此相反,另一位通讯员第一次投稿后,很快便收到报社的退稿和编辑的回信。编辑十分认真负责地指出了作者作品的缺陷与不足,并点拨了新闻的基本要素与写作方法。这位通讯员收到此信如获至宝。从此,他一头扎进新闻的写作与实践中,在学习中向编辑讨教,在学习中日渐提高。以后作品频频见报,并被单位任命为新闻专干,后又作为优秀通讯员抽调到报社当上了一名记者。善待"第一次来稿",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客观地分析,通讯员的第一次投稿,因不懂新闻稿的基本要素,不懂报社对稿件的要求,这个"第一次"往往是试探性的"投石问路",并非在意是否成功。然而,又应当承认,这个"第一次"倾注了通讯员的最初热情和对新闻写作的强烈愿望。因而,对通讯员的第一次投稿,很需要编辑的热心指点、扶植、帮助,这"第一次的善待",将对通讯员走上新闻写作之路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兴趣与热情是谋事成功的重要基础,不管"第一次"的投稿是否成功,只要有了编辑"第一次的善待",往往就能燃起通讯员新闻写作的旺火,激起通讯员新闻写作的冲动,调动通讯员献身新闻事业的积极性。
粗心的编辑倘若对通讯员的第一次投稿毫不在意,并且在看了通讯员的第一次投稿后,因其缺乏新意、写作凌乱、要素不全等原因,而随便将之打入冷宫,很可能这位通讯员从此不再投稿,无论对通讯员或是报社都是一种损失。事实上,由于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任务压头,时间紧张,竞争激烈,对通讯员的第一次投稿,不是善待而采取冷处理的时候往往较多,那么,无形中就埋没了一些有潜质、有才华的通讯员。
改革年代,变化万千,新闻趣事,层出不穷。报社的编辑、记者无论怎样使出"三头六臂"、勤奋努力,对随时出现的新闻也不可能事事到场,因而对许多有价值的新闻也只能望洋兴叹。故而最实际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调动遍布各地的通讯员发挥作用。
重视对通讯员队伍的培养,就要从善待通讯员的第一次来稿做起。因为这既是报社给通讯员最好的"见面礼",又是办好报纸的基础工程。所以,每一位编辑、记者,当一位通讯员的处女作在手中经过时,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看看;再累,也要给通讯员点拨作答,以帮助他们走上新闻写作之路。
汽车成就写作梦
由于就读和工作均与汽车相关,自己又爱好写作,于是,我顺理成章地将汽车纳入了写作题材之中。10多年来,先后在《重型汽车》、《汽车与配件》、《汽车驾驶员》、《中南汽车运输》、《汽车杂志》刊发了20多篇有关汽车方面的文章。触类旁通,还推动了其他方面的写作。
在写作中,我首先细心留意工作上的事情,将工作中值得写的事情记录下来,这其中包括起因、分析、解决的过程和结果。根据这些再加以整理、补充和润色。文章完成之后,命中的希望相对而言会增大许多。
把汽车作为写作的重点,既促进了我工作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还促进了读书。未提笔时,一些汽车专业上的知识,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都懂了,但等到提起笔来却无从下手,感到了知识的贫乏。为了写深写透,又得去汲取知识弥补不足。
写作之后,觉得不满意时,还得再学习、再修改,循环往复,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得自己在业务知识和写作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读了2003年第6期《新闻爱好者》的《打工记者王亚中》一文,让我很受感动,从中我悟出了一个真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达到理想的基石。你看人家王亚中同志,为了抓到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材料,不怕脏、不怕苦,敢于乔装打扮深入第一线,和乞丐同吃、同住、同睡,卧底半个多月,卧薪尝胆,才写出了力作《街上的乞丐是真是假?》,在浙江省舟山市反响强烈。
中国有句格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变成铅字的文章要想让读者佩服,不深入实践是不行的。凭想当然、道听途说,写出的文章就会漏洞百出。
有志于搞新闻的人,一定要学习王亚中这种精神,敢于入虎穴见虎子。
写稿要有三股劲
我搞新闻报道虽只有五六年的时间,但每年在市以上新闻媒体发稿多篇,且写稿热情与日俱增。在这些年的写稿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当好一名优秀通讯员,只凭一时的激情不行,写稿要有三股劲,即热劲、钻劲和干劲。
热劲。在于热心学、热心写,持之以恒。要努力学习新闻业务和科学文化知识,深刻理解"工夫在诗外"的深刻内涵。几年来,我始终坚持认真写心得和采访笔记,多方并分门别类收集典范文章和优秀新闻标题、导语,用大量积累来"武装自己"。
钻劲。在写稿中勤动脑子,仔细推敲,"切"中新闻素材的"脉",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去表现主题。写稿时,看碟下菜,对号入座,注重实效赶"热门",逆向思维找"冷门",精益求精细推敲,"七次量衣一次裁",门当户对找"婆家",寄出的稿子十有七八能见报,有些篇目编辑甚至未做多大改动就发了出来。
干劲。搞新闻报道不能怕苦怕累,要有一股"冲天"的干劲,稿子有时登不出来也不要怕别人说闲话,不要怨气积心,牢骚满腹,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笔耕不辍。几年来,我未真正过过节假日和星期天,每夜总是以孤灯为伴,有时为了达到"满意"甚至通宵达旦。总之,业余通讯员是个苦差事,如果没有热劲、钻劲和干劲,就难以写出高质量的稿件。
无悔爬格子
当我还是个天真无邪的少年时,就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样的名篇佳作,让读者领悟生命的顽强,人生的真谛。又如罗贯中,伏雄兵百万于笔下,展雄韬大略于纸间,更为小仲马书尽世间心酸事、道尽人间缠绵悱恻情所感叹。少年的梦不是梦,那是我要改变自我生存环境的最初萌动。
虽然我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但心中那炽热的向往一刻也未曾泯灭。一封封寄出的稿件,同时也播下了一个个新的希望。当见到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作品,喜悦之情也只有自己才能体味。尽管这些"豆腐块"还显得那么稚嫩,但它是我对生活的某种表达,是我辛勤劳动的成果,是我在人生道路上追求理想的一个历程,更是我的社会价值的又一次体现。
也许我今生难以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可我从未停止过为之奋斗的信心,因为我曾经付出过、努力过。
优秀通讯员牛凌云
1991年,唐河县毕店镇镇领导慧眼识珠,把牛凌云招聘到镇办公室工作。环境变了,接触面广了,学习机会也多了,牛凌云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见缝插针,勤学苦练,先后摘抄和剪贴资料30多本,从中借鉴了指导思想和写作方法。1998年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号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严禁铺张浪费、大吃大喝,牛凌云了解到唐河县毕店镇姚岗村十几年坚持对到本村执行公务的领导实行吃饭一碗端,一律不搞特殊招待,把从嘴里抠出来的钱用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来。于是,他先后3次前去采访,三易其稿写出了《姚岗村一碗端待客十八年不辍》一稿,被《南阳日报》、《河南日报》、《农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相继采用。1998年8月4日,新华社向全国发了通稿,当年年终该稿被南阳市新闻协会评为一等奖,被唐河县委宣传部评为"十佳作品"。
牛凌云时刻不忘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他在充分掌握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写出的批评稿件《车站公厕仍在收费》刊发后,广大乘客拍手称快,车站领导知错即改,终于纠正了这一错误做法。这篇稿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据统计,10余年来,牛凌云在中央、省、市三级新闻媒体共发表优秀稿件3100多篇。其中省级以上1300多篇,一版头条稿件38篇,《唐河经济人走红乡里》等26篇作品先后被评为市以上好新闻。一分努力一分收获,惟有辛勤的耕耘才有丰富的收获。1990年以来,他连续3年荣获县"新闻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11月被唐河县团委等部门评为"十大杰出青年"。
新闻与“心闻”
我在地方高校就读时就偶尔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入伍到部队后,我寄出的很多稿子都像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所以心里很闷。我带着郁结去找我们宣传科的陈干事,请他来找找症结所在。陈干事对我说:"你写的稿子我也看过一些,给我的感觉就是有点肤浅,很多事情你都没有用心去感悟,没有把事件的本质提炼出来,没有把新闻的价值体现出来。"我仔细品味陈干事的一番话,又想想以前上的稿子和最近上的稿子,做了一下比较,以前虽然写得少但都用心了,来部队后写得多了,但都像应付差事。想到这里,我终于有了一种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感觉,觉得要写好新闻最主要的是要用心去感悟,用脑去思考。从此以后,每次写完一篇稿后我都仔细研究,用心体会深层次的含义和问题。惟有这样,写出来的新闻稿件也更有针对性,更能挖出事件的本质问题。如此这般,我不断尝试,我写的稿件很快在《法制日报》、《中国国防报》、《河南日报》上发表了。去年年底,我被多家报刊评为优秀通讯员。
发自心中的祝贺
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在乡镇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经10多年了。历届领导重视宣传工作,关心支持《新闻爱好者》的征订与发行,给我们通讯员每年都订阅了《新闻爱好者》。我从第一次阅读《新闻爱好者》开始就喜欢上她了,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她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是她使我走上成功之路,使我由一名农民通讯员转正为乡政府的一名国家干部。在这里,我代表广大基层通讯员由衷地道一声:谢谢你,《新闻爱好者》。
《新闻爱好者》知识性强,内容丰富多彩,每个栏目都适合通讯员的口味,真可谓"知识库"。她给新闻工作者开阔了视野,开阔了心胸,增长了知识,工作起来得心应手,采访报道恰如其分,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好杂志。
我把《新闻爱好者》视为心中的珍宝。为了便于存放和翻阅,我把每年1至12期的《新闻爱好者》按月份先后顺序装订在一起,订成厚厚的一大本。现在我已订了10大本,还经常不断地翻阅。我几乎到了每天必须阅读《新闻爱好者》的地步,《新闻爱好者》确确实实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新闻爱好者》已经度过了17年岁月,走过了17年成功之路。展望未来,她还有更远的路要走。读者的需求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内容有特色,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始终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不断满足各界人士对社会美好生活的希冀和追求,这是《新闻爱好者》进步发展的灵魂。
我由衷地祝愿《新闻爱好者》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再创新业绩,再创新辉煌!
以“标题新闻”的形式报道领导活动,好!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在近日与媒体人士座谈时说:你们在回顾去年新闻报道成绩时,提到发了多少篇宣传稿,其实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究竟看了多少、听进去了多少,有的报纸、杂志靠行政手段摊派订阅,结果到了基层人家连看都不看,就当废纸卖了,关键是如何提高报纸质量。宋德福支持新闻单位以"标题新闻"的形式处理领导活动。
长期以来,各级新闻媒体对领导活动的报道一向谨小慎微,不太敢越雷池。作为新闻报道,特别是领导活动、会议报道,要依据活动、会议内容的重要性,以及新闻价值去衡量。不要老是按照领导"一指出,二要求,三强调"的模式照搬领导讲话,而应从活动、会议内容中提取新闻,提取读者关心的问题。
当然记者和媒体也有"难言之隐",因为你把领导活动、讲话写短了,领导就不高兴,甚至"兴师问罪",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改进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要有当地领导的支持。支持新闻媒体,要求按新闻规律办事的领导还是不少的,前两年,陕西省的5位地市委书记都不约而同地要求有关领导活动和会议的"五种新闻"不报道。
媒体报道领导活动,是支持领导的工作,但过了头也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老百姓就以为领导的任务就是开会,或者到哪里去剪彩、奠基,领导只会"讲话",这对群众也是个误导,会影响领导者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这不利于改善干群关系,不利于工作开展。所以,改进领导活动报道、会议报道,以"标题新闻"形式处理领导活动好!
何谈“没啥写头”?
一日闲暇,几位报道同事聚到一起,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怎样才能多上稿"这个永恒的话题上,其中一位感慨而言:每天都想写许多稿件,但一拿起笔又总觉得没啥写头。在笔者看来,"没啥写头"本身就有可写之处,因为"没啥写头"背后折射出的是观察不够细,思考不深入。要知道,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总是会发现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素材,不善于观察与思考就只会痛失良机,使"活鱼"变为"鱼干"。
在实践中能感悟到,角度引出深度,思路决定出路。看待事物的参照物不同、站立点不同,思考问题的深度就不一样,所写文章阐述问题的力度也会有天壤之别。同一件事,同一个角度,有人看后会感到大有文章可做,一写就深刻,而有的人觉得这也普通,那也寻常,没什么值得写的,即使写出来也是白水煮鸡翅淡而无味,原因就在于对事物观察不细致、认识不深刻、研究不透彻,缺乏深钻细研的思考精神。
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妙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的勤奋学习、观察、思考"练就"的。相反,不善于思考、观察,原来聪毅的大脑也会变得迟钝,原来宽广的视角也会变得狭窄。
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写出的东西也珍贵无比。因为那里凝聚的不只是文章本身的价值,同时也深深地凝结着学习与思考这一艰辛的过程。与其守株待兔地去空等机遇、素材的到来,不如换个角度去对问题进行不同的思考。到那时,你会发现,留心处处皆素材,思索处处皆报道。因为好素材的发现就是这么简单:学习、观察和思考。
谁解通讯员之苦
某日收到某报社稿费,凡6篇,计58元。妻子苦笑一下说:"稿费还不及你的路费呢。"
我是浙江省舟山市某报的通讯员,对采访成本是深有感触的。通讯员有单位的还好,稿子发了除稿酬外,单位亦有奖励,采访中发生的费用,单位大都能报销。而对另一类通讯员,如我--无单位的"游民",要报销采访花费何其难哟。
不仅如此,由于通讯员没记者证等"大"证件,造成了通讯员与记者在采访上的不平等。要获得一些新闻线索、采访到位,通讯员要花费比记者多几倍的精力(本单位新闻除外),更不用说世俗的偏见,编辑在同一选题上对本家记者的照顾了。现在一些基层通讯员上有老下有小,挤出时间采写新闻已难能可贵。但愿媒体们能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对通讯员多给予关照、指导、奖励,增强他们新闻写作的积极性。同时,新闻媒体亦要打破旧的体制,不妨把通讯员和记者同等对待,同样考核,采取稿酬制,相信通讯员再累再苦也会心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