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之地起波澜

2003-04-29 00:44:03张文俊郭起华
新闻爱好者 2003年10期
关键词:隆中对晚报南阳

张文俊 郭起华

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襄阳之争,是一桩千年悬案,也是一桩历史公案。这桩历史公案历经千年,起起伏伏,在史学界迄今没有定论。躬耕地话题,成了南阳、襄阳之间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两地就曾因《三顾茅庐》邮票的首发地问题展开争夺战,最终以两地同时首发为结局打了个"平手",这件发生在1990年的事件,被媒体称为"邮票风波",曾引起国内众多媒体的竞相报道,在舆论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随后的十几年,躬耕地之争表面上处于静寂状态,但双方都没有善罢甘休。去年,南阳晚报策划了《我们怎样利用诸葛亮》系列报道和南阳人张文斌七省走单骑、宣传躬耕地的系列活动,唤起了南阳人对诸葛亮躬耕地文化的资源意识和品牌意识。

今年年初,曾因上一次躬耕地之争而于1988年淡出中学课本的《隆中对》,又在全国使用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初三语文课本中,以《隆中对》篇名"复出",同时,同册语文课本所选《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又把"南阳"注解为"〔南阳〕郡名,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隆中对》篇名及对"南阳"的错误注解,引起了南阳人的注意。许多人打电话给南阳晚报,引起了总编辑包廷怀的重视。对于一本"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且"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查通过"的课本,人教社为何如此"注解"?

起因:一篇报道泄"玄机"

正在南阳晚报为此大惑不解之时,今年7月初,《襄樊晚报》在头版头题发表《隆中对》重新出现在教材中的消息。7月18日,一名读者给南阳晚报打电话:"今天的《襄樊晚报》刊登了专题报道《〈隆中对〉"复出"的背后》,以大量篇幅介绍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我看了这些'内幕'感到很奇怪,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把这样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抖搂出来,或许是为了歌功颂德,但如果让外人看了不知做何感想……所以我给你们打个电话……"随后这位读者寄来了几份7月18日的《襄樊晚报》。得到报纸,南阳晚报立即对《〈隆中对〉"复出"的背后》一文进行了研究,发现将《隆中对》"搬"上课本,是种种"努力"的结果:教材出版前,人教出版社的社长"专门给张华美寄来了一份教材清样"。(注:张华美为襄樊市教育局副局长)。而后清样被放在了当时的市长办公桌上。报道说,"这是一篇来之不易的《隆中对》呀,它凝聚了多少人的努力,这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

包廷怀总编意识到又一轮新的"躬耕地之争"来到了。人教社这样做,会使人误认为躬耕地问题在史学界已经有了定论。而两地之争的千年悬案现在任何权威和机构都不敢也不可能给出定论的。《隆中对》是怎么重登课本的?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报料"。

因此,南阳晚报当即决定:一、将新编初三课本中《隆中对》及《出师表》中的有争议的编注,通过专家质疑的形式刊登出来。二、召开专家座谈会,让他们对教科书中的编注发表看法,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三、全文转载《襄樊晚报》的《〈隆中对〉"复出"的背后》一文,让社会各界了解《隆中对》"复出"中学课本的真相。四、组织教育界人士和学生进行座谈。五、组织南阳及外省有关史学专家撰写评论及史料回顾文章,组织教师和学生撰写对教科书质疑的评论。六、动态追踪报道人们对课本的反应和举动。七、联络其他媒体,使他们关注这次"两地之争",促使人教出版社尽快纠正编注错误。

座谈会上,有关领导和专家看了《〈隆中对〉"复出"的背后》后非常震惊,普遍认为:这是"一不小心"自己把自己的那些"做工作"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同时,他们还认为,《隆中对》的内容是一篇值得上语文课本的古文名篇,但《隆中对》的名字是后人加上的。另外,课本中对"隆中"一词的解释:"隆中,山名,在现在湖北襄樊。"这就使人产生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已成定论的错觉。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在另一篇名为《出师表》的课文中,人教社竟然将诸葛亮自述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注解为"〔南阳〕郡名,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对此,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向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提出质疑,要求他们迅速纠正、挽回影响。

7月30日,南阳晚报在一版显著位置以《躬耕地之争再起波澜》为题报道了这次座谈会的情况。文章刊登当天,报社的热线电话便热得烫手,不少读者看了报道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有不少读者要写文章对教科书进行质疑。

7月31日,南阳晚报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让南阳人了解《隆中对》"复出"的真相,在头版配发导读的同时,在当天的文化新闻版全文转载了《襄樊晚报》的《〈隆中对〉"复出"的背后》,并配发了编者按、链接了人教社新编初三语文课本中有关有争议编注的相关内容。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立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编辑部的电话几乎被打爆……

史实考据:千年悬案破解难

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襄阳之争由来已久,是一桩历史公案。只要争执有利于澄清史实、有利于文化传承,意见都应当允许发表。

□先生自述和后人的推断

公元197年到207年,短短的十年,南阳郡因了一位英俊少年的荷锄躬耕而显得那样的恬静。也许正因了这不一般的恬静,才有了其后的杀伐和争斗。然而也正是这区区的十年,成了宛襄两地躬耕之争的焦点。

公允地说,在西晋以前,"躬耕于南阳"的先生自语是无人质疑的。比如,西晋史学家陈寿(233-297)在《三国志》中收录了《出师表》的原文,对其"躬耕垄亩"的具体地点未加明示,也许陈寿认为这是不言自明的事(诸葛亮卒于234年,其时,陈寿年仅1岁)。西晋以前的文献关于躬耕地的记载,只说明在汉水以北的南阳郡内。尽管有些简略,但不会在汉水以南的襄阳隆中(1975年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南阳郡和南郡的分界非常明白,以汉水为界,当时并没有隆中地名,只有阿头山名称)。

□"隆中说"肇端习凿齿

东晋之时,也就是时隔七八十年之后,襄阳有个叫习凿齿的人在《汉晋春秋》中说:"亮家于南阳郡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而这个说法最初缘起于"文辞鄙掘怪"(《晋书王隐传》语)的王隐,其中的可信度不得而知。

也就是习凿齿这么一句话,成了"襄阳说"的肇端。后来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沔水注》中说"沔水(今汉水)又东经隆中,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本以解注水系闻名的郦氏这一番话,不想竟成为日后襄阳说的主要支撑。

及之唐宋,从现存大量的碑刻诗文中清晰可辨,南阳、襄阳各有其说。双方似乎都可以找一箩筐理由来论证诸葛孔明曾躬耕于此。李白、刘禹锡、杜甫、许浑留下的大量的名章佳句中佐证了南阳之说;而曾巩、苏轼则以另一种方式倾心于襄阳。宋人尤其坚持诸葛躬耕南阳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云:"初,琅琊人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彻底否定了习凿齿、郦道元的隆中属南阳说,而视隆中为诸葛亮的"寓居地"。南阳说渐占上风,也使南阳卧龙岗的武侯祠规模不断扩大。岳飞在南阳武侯祠中手书的《出师表》的史实,进一步加强了南阳说的力度。

元、明两代,不管民间文人怎样"咏叹"和争执,比较严肃的官方史志《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均明确记载"卧龙岗在南阳县境内,诸葛孔明躬耕之地"。元至大初年(1308年),朝廷还颁布了"敕修"令;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朝廷还特遣驸马赴宛祭拜。两代共历500余年,这是见诸史实的最早的官方祭祀活动,至今仍是南阳卧龙岗颇感自信的依据。

到了清代,几说并存。《大清一统志》认为隆中是刘备三顾处,但同时,还是这本《大清一统志》又明确说:"诸葛草庐,在南阳城西七里卧龙岗。"南阳说"和"襄阳说"为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这场论战大约给南阳知府顾嘉衡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一边是家乡父老,一边是属地百姓。不难想像,这位老先生为平息这场争端费了多少口舌,捻断了几茎胡须。"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从悬在南阳武侯祠大拜殿两侧顾嘉衡手书的对联中,可见其人的难处和用心。

然而,争执归争执,历史归历史。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的石坊和"汉武侯躬耕处"的石碑依旧赫然矗立在南阳武侯祠内。而同样的碑刻在别处却难以找到。从立庙早晚来看,南阳三国魏时已有庙祭,刘备原部将黄权是最早在卧龙岗建诸葛庵祭祀的人。另外,有史料记载的官祭武侯祠,南阳出现时间是在元代,元延祐二年(1315年)皇上亲临武侯祠,书院敕赐"卧龙书院",以后官祭活动不断。而《隆中志》有关现在隆中武侯祠的记载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未见有官祭活动的记载。

□小小邮票掀"波澜"

清代以降的很长时间,这种争执在风云变幻的近代史中显得有些沉寂。而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一场"邮票风波"却再掀波澜。

1988年,原国家邮电部决定发行《三国演义》系列邮票,其中有一枚"三顾茅庐"。这套邮票原拟于1990年发行,为争夺邮票的首发地,宛襄两地展开了"拉锯战"。双方从政界到学术界都全面出动,把历代之争的历史资料又重新翻腾了个遍,两地政府曾经为此还频频动用红头文件。双方冲锋陷阵的几员"猛将"为此行色匆匆地奔走于进京的路上,不管是气喘吁吁,还是面红耳赤,争不出个眉目来双方都不会善罢甘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小小邮票掀起的巨浪令邮票发行者左右为难。为此,原国家邮电部断然决定,《三国演义》系列邮票第二组发行日期为1990年12月10日,而首发仪式在南阳和襄樊两地同时举办。

"邮票风波"所带来的争议波及到当时的教科书问题上。对那篇古文一说用《隆中对》,一说用《草庐对》。最后,由于对篇名的争议而从课本中删除了那篇文章。不承想,邮票风波十几年后的今天,《隆中对》又重新"复出",而它的编注仍"一边倒"地采用"襄阳说"。

断语轻率:群情汹涌吁"公正"

就在"错误编注"引起市民广泛关注之时,考虑到普通市民对历史知识了解的有限,因此,南阳晚报从8月1日起连续推出一系列史料文章:8月1日,编发南阳诸葛亮研究会专家撰写的《教育部应慎对〈隆中对〉》;8月4日编发了湖北黄冈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贺亚先的《〈隆中对〉应为〈草庐对〉》;8月6日又编发了贺亚先副教授的《关于〈草庐对〉》的两个问题。8月4日,针对教材注释中存在的有关南阳历史的知识性差错召集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座谈;8月5日,对教师座谈会进行了报道。8月8日,在文化版推出《〈隆中对〉?〈草庐对〉?点击历史真相》专栏,编发《南阳郡岂能在襄阳》、《四十年前的南阳武侯祠和襄樊隆中》、《是一时疏忽还是另有原因》三篇文章;8月11日,编发《一名中学教师对〈隆中对〉的疑问》、《伟人、名人如何看躬耕地》、《也说南阳郡》三篇文章;8月13日、15日又分别在这一专栏推出《岳飞手书〈出师表〉与襄阳隆中相关吗?》、《〈隆中对〉复出引发的思考》等。这些文章以大量事实证明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并对人教社的"轻率"提出了强烈质疑。一时间,南阳晚报"洛阳纸贵","质疑教科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街头巷尾谈论最多的话题。特别是教科书将"南阳"注解为"在现在襄阳一带"更深深地刺痛了南阳人的心--这一注解让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成了无根之浮萍--南阳郡神奇地飞到了"在现在襄阳一带"。这不仅仅是"躬耕地"的问题,另一个结果可能使人们对南阳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产生怀疑。用群情激愤来形容南阳人的心情毫不过分,要求人教社更正错误编注的呼声非常强烈,南阳晚报十多天来的报道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引起了南阳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8月12日,南阳市政府与南阳市文化局、教育局和南阳诸葛亮研究会等部门的同志商议后决定,将通过正当渠道,向国家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有关部门反映,并对有关方面在学术上搞不正之风予以揭露。同时请求国家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对教科书误导下一代的大事予以重视,并对错误的编注尽快予以纠正。

在南阳晚报报道之后,大河报、新华网、新浪网等媒体也相继报道和转载了质疑教科书这一事件。

《南阳晚报》对诸葛亮躬耕地的关注由来已久。2002年8月曾推出《我们怎样利用诸葛亮》6篇系列报道(《诸葛亮离我们越来越远》、《南阳诸葛亮研究的尴尬》、《反差强烈的两地景点》、《如何打好这张牌》、《谁动了我的奶酪》、《南阳不能没有诸葛亮》)。该组报道以全新的新闻视点,以冷峻的思辨笔触,以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数字,向河南人发出了诸葛亮离我们越来越远的警示。该组报道发表以后,社会反响强烈,诸葛亮再度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大家对南阳诸葛亮文化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出现了人人议论诸葛亮,大家关心诸葛亮的可喜景象。这组报道之后,一个叫张文斌的南阳人,作出了在全国"宣传躬耕地,单骑走七省"的义举。张文斌单骑万里走七省,历时50天宣传南阳躬耕地的活动,成为诸葛亮文化研究史上的一次壮举。

8月15日,《南阳晚报》在一版刊发了《为诸葛亮躬耕地"南阳"正名市民韩冬自费征集万人签名》的文章,把市民韩冬准备"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奔走京城,请求有关部门纠正课本中的错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并配发图片,展示韩冬征集到的300多名市民的签名。8月16日,韩冬在南阳最繁华的商业区举办了"捍卫历史尊重事实诸葛亮躬耕地万人签名活动"。没有人组织,没有人牵头,仅凭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愿望,众多的南阳人蜂拥至签名地。签名活动原定上午10点开始,9点多签名台前就被围得水泄不通,签名活动不得不提前开始。

"万人签名"是一次南阳民间的自发性活动,为客观、及时地反映这一有影响的重大民间活动,8月17日,《南阳晚报》在一版报道了签名盛况。正如编者预料:当日报纸一上市,读者就争相传阅。在此后的数日里,"韩冬万人签名活动"和"韩冬准备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奔走京城,请求有关部门纠正课本中的错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在新闻中引进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今日的新闻事件,在新与旧之间发现联系,能大大加深报道的内涵。躬耕地之争的话题,融合了历史的、学术的、地域的、情感的等复杂的元素,它的新闻价值不是其他单纯的新闻事件所能企及的。

我们的策划惊动了京城新闻媒体,《北京青年报》专门派记者到南阳采访此事。作家二月河在杭州了解到南阳晚报推出的"质疑教科书"系列活动后,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历史不是一团泥巴,谁想捏个啥样是啥样。历史也不是属于有钱人的,历史是属于人民的。捏造一个事实,在那么一个地方欣喜若狂地祝贺,本身就是一件滑稽的事。"

随着南阳晚报连续报道的深入和影响的扩大,发行量达80万份的大河报也适时参与了进来,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网易等门户网站也相继转载了南阳晚报的报道和评论;《北青报》、《北京娱乐信报》等,在得知南阳质疑教科书的事情后,已先后派记者到南阳采访。现在,这一新闻现象已经波及到电视传媒,河南卫视旅游栏目、中原焦点栏目、沟通无限栏目,也已抵达南阳采访。作为一家地方报纸,南阳晚报的报道活动已达到了目的。

诸葛亮躬耕地的两地之争,是千古悬案,也是一个无法求解的难题。媒体不可能在躬耕地之争这一千年悬案上去评判是非。但媒体的责任在于及时准确地反映民情民意,在于客观地报道这一学术之争最新的动态,因为,两地之争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抓住这一话题,就抓住了一个地方文化的龙头。利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达到服务经济建设的目的。

这,应当是媒体的责任和义务。

猜你喜欢
隆中对晚报南阳
掌握类文阅读方法 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以《三顾茅庐》《隆中对》《出师表》类比阅读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 08:24:56
中国著名书法家米南阳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06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人大建设(2017年6期)2017-09-26 11:50:42
晚报如何做到“主流、好看、有用”——以《江南晚报》为例
新闻爱好者(2016年3期)2016-12-01 06:04:31
隆中对
学生天地(2016年20期)2016-05-17 05:46:56
堪与千古《隆中对》媲美的《窑洞对》——“全国代表”考察延安
公民与法治(2016年7期)2016-05-17 04:11:16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7:56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