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新闻传播的终极目的

2003-04-29 00:44:03张淑美
新闻爱好者 2003年11期
关键词:客观性关怀人文

张淑美

人文关怀是世界文化潮流发展的总体趋向,是人类理想的终极关怀。新闻传播作为大众文化,理应服从这一趋势并实现人类理想。事实上,我国新闻传播理论真正探讨人文关怀这一话题应该始于1993年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百姓故事》以及这一栏目所产生的强烈影响。如果说《东方时空·百姓故事》的这种平民视角引发了新闻传播受众本位的重新确立,那么不如说这种平民视角只是对中国新闻传播理念调整的一次契机。这次有着中国意义的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的努力远远不是全部意义的人文关怀。因为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是对每个人的关怀,是一种理念,是全部新闻活动的原则。仅仅理解为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与精神只是人文关怀的部分,没有从整体上真正理解新闻传播的终极目的,这也是在讨论人文关怀与新闻传播的关系中出现的许多诸如伪人文、泛人文乃至新闻失实的原因之一。

一、实现人文关怀与达到新闻传播理想的统一

"人文关怀"主要是针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造成了人的精神关怀方面的失落而提出的。综观各家的理论,可以看出其核心内涵,即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是对人类解放和自由的追求。作为表现人类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新闻传播,在理念的追求、信念的确立以及终极关怀意义的层面上应全面实现其精神实质,而人的活动、精神实质的实现归根到底是人文关怀的最终实现。目前新闻传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既要在新闻理念的确立方面遵循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基本维度,又要在实践层面全面真实地展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多种关系。而人类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一定时期内,人类的认识往往会由于人类自身的缺陷而偏离自己的目的。那么,新闻传播在如何客观反映人类自身的活动方面便无法超越人类自身,即人类自身倘若缺少或偏离"人文关怀",新闻传播就无法反映人文关怀的真正存在。恰恰是这般的艰难,我们便更需要作为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承载如此困难的重任: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更重要的应在实践层面全面实现人文关怀,追求人类理想的终极目的。

人类理想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指人的物质活动的内容与方式符合人性的合理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而且人的精神活动在有序与平衡中对自身的物质活动有良性的促动,并在这种促动活动中提升精神内涵,最终建立有序的社会机制,并在这种社会机制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协调发展,尤其是在人的尊严和价值方面有着更足够的肯定,从而实现真实的存在、善德的拥有和审美的享受。实现这一有着较大理想成分的终极目的,对新闻传播的要求确是困难很多,但是谁也无法否定这种理想就在我们心中,它被坚定地拥有着,并作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目标。

二、客观性要求与人文关怀实现的有机契合

理性地思考新闻传播的客观性要求与人文关怀的这种关系,既不是危言耸听故作高论,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谈经论道,而是为了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进步,为了人类理想的早日实现。当然,也有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那就是无论客观性要求在我们的内心是多么的坚定,在实现这一要求时难免会带有主观性倾向性。人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借助自己的精神活力,人可以超越自然又不能独立于自然、社会之外。可是我们有关怀的精神,起码可以执著于这一精神,尽最大的努力实现这一精神。遗憾的是,在新闻传播中有人过于苛求"客观性"的原则而使得这一精神缺失了。实践的操作离主观越来越近。现实情形确也如此,如新闻源的买断,显然不是为了客观报道,而是利益的驱使。我们不反对个体的利益,我们反对的是为了个体利益而损害了群体利益。如果在新闻传播的起点就是为了个体的利益或者仅仅是为了个体的利益,那么主观性就会遮掩客观性或者代替客观性。新闻媒体是社会的良心,媒体惟一的市场是公众的需求,公众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一家媒体何以有理由确认自己就有满足公众多方面需求的能力,而置其他媒体或其他声音于不顾呢?理念决定一切,买断的理念说到底就是垄断信息,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制造新闻而不是客观地报道事实。

笔者如此强调客观性决无排斥主观性的意图,恰恰相反,笔者认为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有着可以统一的平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的认识具有客观性,但是人的认识又是能动的反映。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新闻传播,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存在与变化是不尽之源,这一不尽之源具有不可更易的客观性,人类传播着这种存在与变化时,当然就有客观性。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为存在与世界提供认知工具,新闻传播只有传播了符合客观事物真相的事实,新闻传播的客观性才得以保持。但是传播又是传播者主体反映客体的能动传播,不能超越传播者的主观意识而进行"纯粹客观"的传播。当客观事实进入传播者的视野和笔端,就会表现出无法克服的主观倾向,爱或恨、是或非、善或恶、丑或美,不论传播者如何控制,这种倾向都在或明或暗地显示出来。所以说,新闻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必须放在主客合一的关系中去审视。新闻传播在尊重外部事物客观性的基础上,还必须按照人类自身的内在需要来反映客观世界,必须发现和掌握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知识并转化为能够满足人类实际需要的客观实在。也就是说,新闻传播既要克服情感意志上的主观性,又要避免认识对象的单纯的客观性,要形成"以人为本"的理想、目的、动机和意图,即价值理念和实践观念,把客观的知识转化为合乎人类需要的东西。毋庸置疑,这种价值理念和实践观念的确立也必须充分满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惟有如此,新闻传播的客观性与主观倾向性才能统一起来,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才能得以全方位的实现。

三、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的全面实施

传媒的第一要义是客观报道新闻。在新闻传播中渗透人文关怀,则是新闻传媒成为社会系统良性黏合剂的内在要求。从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来看,传递信息、文化娱乐、提供服务三项内容撑起了传播的整体结构。人们拥有了信息便拥有了对社会知情的权利,知晓了社会才会知晓存在于社会的方法,并摆正自己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以及自己与他人、他人与自己、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新闻传播之于人类社会的第一大功能便是全面提供信息,满足人们知情的权利。非典时期众多社会学专家和新闻传播学学者对于媒体初期的不作为提出了责备,最基本的批评理由是媒体对公众知情权的不予重视。当然,媒体有媒体的苦衷,有着在目前新闻管理体制上非改不可的滞后因素,有着无法承受的生存困难。事实上,无论我们多么不满意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的片面和浅显,但是,只要从国内诸多媒体提出的"以新闻立台"(电视台)、以新闻树立品牌的新闻传播的改革中,就可以深切地感到,中国新闻已经把民众的知情权融入了自己的理念。处于转型期的现代中国各行各业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们承受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多,人与人不再靠近,人与自然的对立与融合使本是社会的人越发压抑和孤独,恰当的宣泄与减压可以使人更为健康地发展。新闻传播的娱乐内容有能力承担这一任务。新闻媒体在全心全意为公众提供全方位、多侧面、立体化的服务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真正地把公众"求知和受益"的心理纳入到人文关怀的理念下进行思考,那么走进公众,关心公众利益、倾向和呼声,了解公众的需求,反映公众的疾苦,都会使新闻传播与公众利益有效地连接起来,就会在信息服务、生活服务和社会服务方面提供最大的帮助。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传媒无论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还是对自身生存的考虑,都自觉地在传播活动中注入了人文关怀,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和努力。从理念到实践,当代传媒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和热情投向社会中的普通人以及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平凡百姓甚或是残疾人、打工妹等弱势群体,以一种"平民化"的新闻视角关心他们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无疑,这种企图通过"平民视角"来呼唤"真善美"的尝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当代传媒对受众现有的人文关怀与受众所需求的人文关怀相比是相当微薄的,是既不充分又不深刻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当是传媒自我定位的不清。新闻传媒在理论上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但在实践上受市场利益的驱使又扮演了亦步亦趋的"服务生"角色,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的思考,由此造成了传播活动的急功近利,有失偏颇和肤浅。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传媒对作为受众的"人"缺乏深刻的哲学把握。人的本质规定性包括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人有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作为社会人,必然会有自身的理性和情感的矛盾,有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矛盾,有个人与其他社会人及周边环境的矛盾,总之,人是种种矛盾的统一体。对于传媒而言,在传播活动中实施人文关怀就要全面地看待人,要从人的本质的规定性出发,实现对每一个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全面尊重。那种仅仅把受众看作自然的人,忽视受众情感、观念和感受的"传者本位"的传播理念和实践是有悖于人文关怀的。

人文关怀体现的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和发展环境的关注,所以,当一些媒体把新闻视角下移,开始关注普通人的时候,当新闻报道中蕴含着浓浓的"人情味"的时候,我们感到亲切,我们常常为之感动不已,尽管这不是全部意义上的人文关怀。但是,对于新闻媒体来讲,这种由"传者本位"的传播理念向"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的转变和尝试,是一种"从人出发并回归到人"的价值实现。所以,在受众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新闻媒体应当突破传统新闻观念对人文精神的束缚,由传者本位回归到受众本位,深入地体验和反映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环境,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终极目的,发挥"社会守望者"的功能。

猜你喜欢
客观性关怀人文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8:08
客观性与解释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6:20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12-06 11:16:54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新闻传播(2016年4期)2016-07-18 10:59:23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