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寅
电视说到底就是一个拍什么和怎样拍的问题。
拍什么?实际就是你拍摄的主体是什么。怎样拍摄?就是你的主观能动性。简单地说,就是1+1。第一个1,就是你要反映的主体。第二个1,就在于你自己。对于第一个1,就是你的选择问题,要抓住深刻的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新闻主体。第二个1则就是你自己。你的发现、你的角度、你的剪裁,总的来说就是你的水平。
我们当然强调电视作品报道的主体,主体很重要,但也不能忽略主观能动性。所以才出现一些争新闻的倾向,一个新闻事件发生, 能去十几台摄像机,而报道的内容又都大同小异。正因为缺乏主观创造性,才会出现那种到处都是克隆节目,直至克隆频道的局面。才会出现那种电视频道很多,但又没有什么节目可看的局面。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报道主体的开掘不够,对我们电视作者的自身开掘不够。
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一个节目如何突破的问题。
关于电视作品的突破问题,新闻事实往往都是一样的,关键就在你的那个1+1上,加什么怎么加就是水平。
作者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谈一下后一个1的发挥问题。
(一)
从背景上突破。
例如做新千年的节目。新千年这个新闻事实是无可变更的。全国所有的电视台都在同一个晚上做着同一个节目。如何能做出新意呢?河南电视台的节目有这样的一段话很有新意:
中国历史上是没有公元纪年的。历代皇帝们都是用自己的年号。他们用自己的年号锁住时间,好像这样的时间就属于他们自己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在开国时,就决定用公元纪年,说明我们共和国的领袖们那时就已有走向世界的气魄和雄心。如果不是共和国的领导人这一决定,今天我们就不会有这样一个节目。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地节目的焰火又会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金字塔,耶路撒冷,密西西比河畔的欢腾的人群又会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当然今天也就没有我们这样一个节目的存在了。
这是从背景上给以创新,给新闻事实以新的背景,也就给予了电视新闻新的观点和意义。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从大背景上分析,往往能开阔观众的视野,给观众新的感受。
(二)
从思想方法上突破。
像某地报道的屠宰不规范问题。原来仅仅是从法律上讲,讲私人的屠宰厂如何不规范,而肉联厂的工作人员如何闲置。其实问题真是这样简单吗?肉联厂的生意为什么如此清淡?私人的屠宰厂生意为什么如此兴隆,屡禁不止?如果从经济角度、市场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我们总是用一种角度。
《望长城》为什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是它用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种角度来透视长城,就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
电视剧《长征》为什么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呢?就是因为它用了新的视角,那就是长征路上党和军事领导人谋略的视角。
任何一件事情的原因、条件都是多方面的,而我们常常从几个简单的方面来分析事物,所以就给人简单化的感觉,人云亦云。人云亦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观察问题角度单一。
从思想方法上突破,是最重要的电视创新。
(三)
从技术手段上突破,你的镜头是别人没有的。
像最近广东、山东等省拍摄的《飞越广东》《飞越山东》全部是用空拍,这也是采用从常人视角很少能够观察到的手段,引起人们的巨大兴趣。
认真地说,电视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技术进步的产物。电视摄像机让人们观察到了许多平常不容易见到的事物和场景。可惜我们许多人不知道利用这个本身就是技术的产物,让这种很先进的技术还在瞧那种一般化的事物,我们远远没有开发出电视摄像机的这种技术的应有能量本身,应有的广阔的表现空间。
我们的一些武打电视剧为什么不如港台的好看过瘾,其中许多也是技术问题。
在一个技术时代我们不去关心技术也是一个重大的误区。
例如电视直播,这是电视的一个不可替代的优势。还有呢?我们把电视上的这种技术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了吗?
(四)
从对比上突破。
像同样的一个事实在另一个地方另一种解决方法会有另一种结果。现在国际上的一些节目,或者一些其他类型的节目,他们的问题同我们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我们不同,这些节目给我们一些新的感受。
(五)
从观众心中去找突破。
古人曾经总结创作经验: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电视从业者应该处处想观众之所想、之所急,其实主要就是想观众心中有多少困惑、难题,特别是精神层次的问题。有时是心里飘忽想到了,有时是一瞬的灵机一动,应该说观众心里的困惑问题才是我们创作的出发点。从这里入手,新闻和别的艺术一样,只是一个口子,观众看了你的新闻把自己心中的那些困惑疑问点亮了,升华了,烧透了,观众才会满意。
你笔下的种子必须和观众的一些飘忽的念头灵机一动相通,必须和观众心里深层次的感觉相通,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你的电视触角和观众精神层次的问题相遇了,你又比观众走的远得多,深得多,观众才能有一种满足。
种子必须是观众心中所有的,然后把这颗种子发成芽,长成树。目前有些电视作品太浅薄了,所谓浅薄,就是没有走到观众的内心世界。
从另一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另一种市场,不过是心理的市场。你的作品受不受欢迎,就取决于这里。
一位心理学家讲得好:所谓开掘观众,不如说就是开掘出你自己。你首先也是观众的一部分。你得平常有想法,你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那么你的想法也是一些观众的想法。我们记者所犯的错误之一常常是忘了开掘自己。
艺术是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艺术必须通过有限表现无限,所以弦外之音是艺术的最基本的特征。通过一件事让观众浮想联翩,不然就不是艺术。
通过你的作品,让观众不但看到了事实,还想到事实以外的许多,联想许多,深思了许多。不只是报道事实的那个1,而且还能把你对于那个事实的联想、感觉、感受、思考也传达给了观众,才是成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