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的腔调

2003-04-29 00:44吴元栋
新闻爱好者 2003年11期
关键词:触龙政论腔调

吴元栋

如今,报纸的言论栏目不少,但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似乎并不多。像当年《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未晚谈》之类的文章已经如凤毛麟角,难觅踪影。

现在有许多言论,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至少十有八九我是不看。这并不是我不喜欢言论,也不是清高,而是双方思想沟通的气味不合。不少言论的作者意思也算好,就是下笔前的态度好像有问题。往往一面孔的正气,似乎惟有他独个儿得了千古道理的真传。明明在讲个小道理,也要有意无意地用政论、社论的腔调,硬邦邦的政治术语一大堆,全然不顾别人爱看不爱看。这就使人颇不舒服。政论、社论自有它承担的任务,那些重大的论题,关乎国家大事、国计民生的,其迫切而严峻的性质往往使这种文章不得不以明确严肃的笔调出之。而一般的言论,又不是报刊社论或评论员的文章,也用这样的腔调,我就觉得滑稽。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一般总有自尊,不大喜欢经常受别人的教训和开导,而喜欢朋友式的平等地促膝谈心。作文你若摆出政论的架势,哪怕你说得天花乱坠,别人也会退避三舍。其次,有些言论言之无物,众所周知的道理翻来覆去地说,通篇是大话、空话、官话、套话,味同嚼蜡。对此,毛泽东当年在《反对党八股》中就曾予以痛斥。所以普通的言论总宜以亲切与有趣为要。文章亲切,则读者肯接受;文章有趣,则读者易接受。

亲切,就是放下架子,收起板着的面孔,采用聊天式的口吻。态度自然是诚恳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手画脚。但是言论仅有"亲切"的态度还不够,还要有"有趣"的内容和表达。有人将"有趣"理解为"油滑",常常将"肉麻"当"有趣",作者自以为很得意,殊不知令人生厌。因此"有趣"两字含义并不简单:在内容上要有思想,让人长知识;在表达上要有文笔,有情趣。

随便举个例子吧,记得好多年前,许多报纸都全文发表了一篇古文,是《战国策》上的,叫《触龙说赵太后》。因为来得突兀,所以我印象特别深。此事后来才知道,好像是当年伟大领袖要求领导干部一读的。

这就是一篇相当好的言论。此文大意是说秦国攻打赵国,赵向大国齐国求救。齐国要求赵太后的幼子长安君作人质方肯出兵。太后因爱子心切,怒气冲冲地拒绝大臣们的意见,赵国的形势变得十分危急。这时触龙出来,和太后一番交谈,说得赵太后为之心动,最后同意将长安君质于齐,获得了齐国的救援。

那么触龙是怎么说动太后的呢?他从两人近来的饮食起居说起,先化解了太后的排斥心理,然后表示,要将十五岁的小儿子托付给太后充当侍卫,以防自己死后无人照顾。一番殷殷的怜子之情引起赵太后的奇怪,难道大男人比妇人更爱怜儿子吗?触龙遂借机反激说,太后爱女儿更甚于长安君。真正的爱子女,莫不从长远着眼。你女儿远嫁燕国,你总是祈祷她不要回来。因为这样才能有子孙可以在燕国相继为王。现在,你给了长安君那么多肥沃的土地和重要的权力,却不让他有功于国家,一旦太后百年之后,他将何以在赵国立足呢?这番话说到了太后的心坎,惊悟让长安君当人质去齐国的深远意义。

毛泽东提倡领导干部读这篇文章,而不是直白地号召大家要为国家和人民立功,正是想通过触龙和赵太后的对话,如层层剥笋,表达"无功而享受爵禄有后患"的思想。意思深刻,但却很生动,富有趣味,给人启迪。这就叫晓之以理而又动之以情,其感染力和影响力也就不言而喻。

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燕山夜话》、《未晚谈》上面的文章,揆诸"亲切"、"有趣"这两项,似乎都得《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神髓。

猜你喜欢
触龙政论腔调
家训小故事:触龙说赵太后
家训小故事:触龙说赵太后
电视政论片《浩荡》的“浩荡之气”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上海腔调
基于《勇立潮头》创作实践浅析电视政论片要素组合
情理兼容进谏辞 赤诚感人爱国心
18世纪以来西方新闻业的文学性与政论性传统
腔调·愿君日后多争气
解放前《观察》周刊的政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