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桂红 周艳华
琴结婚5年多了,做过多次几个月的“准妈妈”,但却一直做不成妈妈。
她丈夫家是几代单传,公公婆婆早就盼着抱孙子。她第一次刚怀孕时,婆婆就里里外外忙开了。每顿都是鸡鸭鱼肉蛋,清炖烂煮熟煨笼蒸,变着花样儿弄给她吃。什么活儿都不让她干,并限制她的活动,她走到哪里后面都有一双不放心的眼睛盯着,她不敢不小心翼翼。
初做“准妈妈”的琴不禁心里有点发虚,她婆婆越是这样,她越感到心里压力大,整天心事重重。一会摸摸自己的肚皮,担心胎气不畅;一会又怕怀上的是个女娃,到时遭婆婆白眼;一会又担心自己吃得太多太好,胎儿太大生不下来。弄得自己吃不香,睡不宁,每晚都做恶梦。这样折腾了六个月,一天晚上一阵腹痛后,胎儿就流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胎都在婆婆的责令和呵护中受到特级保护,除了上厕所,她几乎是卧床不起,饭菜都端到床上米吃,但还是没能保下来。原来和美的家庭就在她怀了又流,流了又怀的“流水作业”中蒙上了灰暗的色彩,丈夫、婆婆都心灰意冷,她也以为命中无子,自怨自艾。
不久,她又怀上了,在彻底的绝望后她再也不抱什么希望,每日家常便饭,杂重活儿照干,她甚至有点白抛自弃,故意做贱和报复自己,等着胎儿下来。然而,这次却怀胎十月,竟“意外”地生下了早就该属于她的第一个孩子。
琴的流产医学上称为习惯性流产,早期习惯性流产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因精神压力大、忧思过度、心力交瘁等精神因素导致的流产常有之。《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就因“平生争强斗智,心力更亏”,刚将年事忙过,便小产(流产)了。清人傅山在《傅青主女科》中说“性急怒多,肝火大动”可导致流产。
目前,因精神因素而引发的习惯性流产呈上升趋势,这当然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命意识的加强有关,年轻的“准妈妈”出于对胎儿和自己双重生命安全的担忧,不能很好地调节心态,安排好自己的饮食和活动,有时甚至显得六神无主,坐卧不宁,那么流产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琴谈起自己怀孕并终于生下了孩子的感受时,半是戏谑半是苦涩地称自己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这话乍听起来似乎没道理,但细分析一下,却能反映出她辛酸而又艰难的“怀孕史”中所饱含的教训,或者说是事后之悟。她最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结为她的“无心”。如果她不是自抛自弃,能在“无心”的基础上加点“留心”、“顺心”和“开心”,以这种孕期的最佳心态去孕育孩子,恐怕她早已是个5岁孩子的母亲了。
孕期所谓的“无心”,就是要保持宽松的心态,要“乐意忘忧”,不要把全副心事都堆在肚皮上,相信只要身体健康,有现代医疗条件作保障,顺利生下孩子是瓜熟蒂落的事,不思会流产难产的杞人之忧,也不作必生男孩的无谓之想。“留心”就是孕期如同果树挂果之时,禁不起剧烈运动和幅度大的动作,要避免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外界刺激(如药物、惊吓等),不要被麻将、电子游戏等活动搞得精疲力竭。适当增加营养,要知道妈妈的奉献在孕期就表现为不惜牺牲自己苗条的身材,为了孩子的健康适量多吃、吃好。“顺心”就是不要因为怀上了孩子就抛弃自己先前舒心的生活习惯,勉强迎合陌生别扭的生活方式。饮食上并不见得顿顿都要淡、烂、泛,还是按原来主要的吃法、适当增加点营养为好,也并不见得辣的、咸的、油炸的就要戒绝,只是不能偏食这些东西,吃得太多。孕期忌空虚无聊、无所事事、心情郁闷,要善于“开心”,从优生学的角度上讲,惬意而快乐的妈妈会带来聪明而健康的孩子,不要成天把自己困在床上和睡椅上。清人亟斋居士指出:“孕妇又宜小劳为妙,试看乡间农妇,仆婢下人,堕胎者少,以劳故也。盖劳则气血流通,筋骨坚固,胎在腹中,习气为常。”绝对化的卧床休息事实上是做不到也是没有好处的,就是有流产史的孕妇,每天也应有适度的活动,只是在轻、稳、慢上多点讲究。因此,正常的孕妇,如果工作时没有疲劳苦累的感觉(这是个前提和度),不到临产期也就可以“不下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