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精神的守望者

2003-04-29 00:29:07罗戎平
金山 2003年7期
关键词:红枫散文诗诗集

罗戎平

我们正处于一个消费主义来临的时代,文学家应有的精神担当已被日渐视为多余的东西,君不见,消费时尚,消费欲望,消费廉价的文字符号已司空见惯,因而,精神家园的建设就显得很重要。

然而,反思当前文坛,你又可发现另一现象,我国文学事业蓬勃发展,长篇小说的年产量近几年都在600部以上,我国写诗的人数有30万,文学副刊达600余种。这么大的数字,为何还会产生精神家园的失落感,这无疑是和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潮流的粗陋化和脂粉气有关,和作家屈从于泛滥的物质心理需求密切关联。因而,当我读到赵立源的散文诗集《没有玫瑰的情人节》时就有些感动,这倒不是感动于他的“坚守”的这份文学精神,而是深深地被诗集中奔放出的振奋人心的刚毅气质所感染,它们给人的是挺拔向上的精神,决不等同于风花雪月中的无病呻吟。

《没有玫瑰的情人节》收有100多章散文诗,分为“心潭”、“心湖”、“心海”和“心潮”4辑,均为诗人内心的精神独白,它们不是以概念、判断和逻辑演绎来叙述诗人对社会人生的理解,而是以诗的意象和艺术语言来表达个人对世界的体悟。在《冬阳》中,人们可感觉到它的存在,在《雨夜》和《江苇》中也有着这种感受。诗歌的意象与小说形象不同,小说形象虽然也蕴含着作家的情感和评价态度,但其形象却保持了它的相对客观性,而诗歌意象则是诗人抒发情感的象征物,是诗人心灵与对象的契合,体现了形象与情感、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在同一意象中的完全融合。

诗人有着他人不可替代的独特声音,赵立源的散文诗集以思想艺术性和内在的韧性使其散发着阳刚之气,也许由于诗人出生在北国而身怀着北方的豪气,也许因为他在公安局工作而持有着一份迥异于他人的特质,总之,你可注意到诗人所具有的敏锐嗅觉和进一步深入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在他的诸多作品中均能体现出来。《松魂》就是一个典型,“可遇凄风苦雨,可傲天寒地冻。以自幼挺拔的一身高洁,保持着枝头四季不衰的葱茏。……检阅它的,是雨,是风。”在《雨夜》中,“告诉你,雨季还会再来,唯一不能的,是爱不能幻为恨。……告诉你,行囊可以放弃,唯一不能的,是改变行程。”这些富有独特意象和一定思想深度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特别是在生存环境日渐喧嚣之际,如何面对社会生活中不同的价值取向,正确理解拥有和放弃的关系,与人与己不无启迪之处。

散文诗不同于散文的直观性,也不同于诗歌的象征性,它具有诗歌的精悍、凝练和隽永之美,又有散文的灵动、潇洒和自由之形。每一章散文诗就是一份丰富敏锐的心灵情愫。在读诗人《故乡的炊烟》时,你可感觉到“炊烟对我是一种写有温饱的诱惑”,因为看到炊烟就能叫人想起故乡,想起故乡就会让人泪湿衣裳。因而,诗人说“长大了,……炊烟正长成我心中的常青树。这棵树常延伸臂膀,对远行的我一次次招手;……为我画出家乡的地图广…·为流浪中遭遇荆棘的我默默祝福。”可见,飘拂于空中的炊烟在诗人心底所占有的特殊地位,其情其景其实也正是为读者们所触景生情,为之共鸣和所要诉说的。

赵立源的散文诗十分注重情感中的悟性和清彻透明的诗意,我能感觉出他对于散文诗这个领域怀有着的很大的心理优势,他可以居高临下地审视天地万物,笔下的许多景、物和人、事都被他处理得诗意盎然。在《夜眼》里,可见“夜眼酡红的时候,我想起那微醉的爱情。夜眼银白的时候,我读到了夜眼中树的线条,人的清影。……夜眼如船的时候,我知道,定有一座避风港让它靠拢。夜眼如镜的时候,我知道,爱眼如命的人,都会向它敞开心的客厅。”像这样隽永、灵动的散文诗在《夜诗》的外十四章中比比皆是,它们还出现在《电话没有接听》、《没有玫瑰的情人节》和《午夜思绪》里。因而,读赵立源的散文诗,感觉到他内心爆满了对人生的真诚爱意,虽然在诗中可读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诗人那丰富细腻的一丝丝柔情,但我仍然不想用简单的“刚柔相济”的成语来对诗集作出定位,我感觉到该诗集的刚性超越了柔情,与前面的评述相对照,它有着阳刚之美。阳,是凸出在外的意思;刚,有坚强、刚正的意味,它们均有挺拔雄健之气派。

我国早在清朝时,散文家姚鼐就提出了“阳刚之美”的美学概念,他主张文章风格有阳刚和阴柔之分,认为“苟有得于阴阳刚柔之情,皆可以为文章之美”。因而,我们可称赵立源的这本散文诗集为阳刚之作,这与时下文学作品中的孱弱情态和精神困顿形成强烈比照。他的散文诗贯穿着积极奋发的希冀和信念,“天空不见鸽子的影踪,却听到了划过天际的鸽哨声。……告别冬季走进春,那最早返青的,是颗颗已被冬天打磨过的心(《早春》)。”这些充满昂扬气息、给人以向上力量的散文诗还有《东方之珠》、《足音》、《钟情于那片殷红》和《红枫》等。而让我注目良久的是《红枫》,这里诗集里压轴的一章散文诗,它以“红枫”为喻意点,表现了较为深刻的思想内容。作为诗人们为何爱枫,作为军人们、姑娘们和孩子们乃至于整个国度里的人为何都深爱着红枫,不就是因为“枫叶上染满了诗意”吗,它挺立于寒崖,可以认为它“经历了无数鲜血的漂洗”。看到万山红遍的枫叶,你怎么会不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呢。由此,你可体味到诗人透过生活表象深入到事物本质的思想力度。

思想,属于理性认识,它是内在的视觉,有了这种视觉,才能够有认识上的突破,诗歌也才有可能获得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力量。诗人艾青有诗说,“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非常朴实的话语,却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其思想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可见一斑。

诗与诗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抒发着诗人对于现实人生和社会历史的思考,诗人的最大特点是在一些容易被人们心灵忽略的细节里发现诗意的哲理性的东西。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开始,就形成了强烈的理想和信念意识。因而,读赵立源的散文诗集,就让我想起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对理想和信念的不懈追求始终萦回在我的脑海。我以为赵立源是现时代的诗的精神守望者,它体现出的文化传统即是对时代的诗意关注和抒写,特别是1999年我国发生了一场堪称规模庞大的诗歌论争,在诗歌不再受宠的情况下,赵立源一如既往地上下求索,以坚定的信念,弦歌不断,创作出了充满内蕴、富有朝气、给人感悟、催人奋勉的诗句,使散文诗成为能表达他心声的一种方式,这也从另一侧面体现了诗人在创作主体上的成熟与生长。

诗人是最擅于捕捉瞬间感觉的人,我们不排斥那些风花雪月,但我们更需要黄钟大吕。*

猜你喜欢
红枫散文诗诗集
红枫
2024 《散文诗》征订
散文诗(2023年19期)2023-11-02 11:06:50
诗集精选
散文诗(2021年11期)2021-06-25 07:00:00
诗集精选
散文诗(2020年17期)2020-10-21 05:54:52
散文诗八骏
天津诗人(2019年4期)2019-11-27 05:03:16
红枫
诗集精选
散文诗(2019年7期)2019-05-05 08:41:56
美国红枫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57
散文诗(选二)
散文诗(2017年15期)2017-08-15 00:47:32
红枫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