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平
2003年元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针对新课程实验大规模推进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工作方向。这是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深入推进新课程实验的重要举措。应该说,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主阵地是学校,校长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教师则是校本教研活动的主体。各实验学校开展好以校为本教研活动,将会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并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发展。
目前,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实验学校的校长、教师迫切需要有相应的理论进行学习与指导。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所属的太学教育书刊音像中心,为配合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顺利实施,特请有关专家精心挑选课程改革的最新书籍,组成了《新课程校本研修资源包》以下简称《资源包》,旨在满足广大中小学教师对理论学习的需求,为课程改革搭桥铺路。
《资源包》涵盖了新课程的基本
理念、教学改革、评价改革、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以及课程实施等六大方面内容,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理解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实施新课程所必读的最优化组合书籍。《资源包》共分六篇,有三大特点:
一是权威性:《资源包》中课程实施部分是国家级实验区实验探索之成果,其余部分均为课程改革专家所编着。
二是合理性:《资源包》书籍的选择充分听取了课程改革专家、中小学校的意见,每一篇的内容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组合。
三是全面性:《资源包》的内容涵盖了新课程实施的各个领域,符合学校、中小学教师阅读学习和研讨的全方位需求。
一般来讲,对于一线教师,理论的书籍比较难读,理念的东西比较难懂,太学教育书刊音像中心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将《资源包》作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恰当搭配。因此“基础理念篇”除了选择教育部编写的具有纲领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之外,还挑选了教师出身的专家型的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所着的骤焦新课程》。该书的语言生动形象,新理念的提出也附有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师根据这些实例,可以深刻体会新旧课程观念上的差别。书中《为什么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挑战传统教学》、《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研究》等文章,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的挑战,对于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解决新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评价改革篇”包括《成长纪录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有效的学生评价》、《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三本书。其中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是由北师大副校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组长董奇教授主编的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译丛》中的一本。该书用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课堂评价的基本原理与具体方法,并提出了许多指导教师开发和使用各种评价工具的方案。
“教学改革篇”中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是已故课改专家傅道春教授亲历实验区,在教师培训中总结出来的有关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手资料。此外,《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也都是新课程改革中探索、创造出的新鲜经验的集锦。
“综合实践篇”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设计与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两本书构成,主要介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这两个新课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成效。
“校本课程篇”中《校本课程开发》一书的作者吴刚平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博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组核心成员,他长期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工作,在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研制的过程中,着重对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碰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书从理论基础到操作技术,从国外经验到中国化的探索,详尽阐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思路和研究成果,对于广大中小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该篇还包括《校本行动研究》、《質的研究指导》、《实验研究指导》、《课堂观察指导》、《校本研究指导》等五本书。
“校本课程实施篇”的《体验新课程》丛书是国家级实验区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两年来新课程实验探究的成果:是该区教师与课程专家、学科专家、社会人士分别对话,对“课程标准”文本不断解读的实录:更是该区实验教师开始专业发展,实现由课程的“消费者”向课程的生产者”转变,与新课程共同成长过程中的幸福体验。该丛书的出版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课程专家的大力支持。实施篇中还包括《新课程学科教学实施指南丛书》。相信这两套丛书对于广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会有很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