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认知搭桥

2003-04-24 03:10刘婉
人民教育 2003年4期
关键词:液体结论性质

刘婉

笔者有幸看到《人民教育》2002年第10期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一堂“失败”的好课》,看后感慨颇多。现针对文章提出的几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这堂课失败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分子的概念吗

文章最后总结:是什么导致这堂课失败?原因之一就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没有也不可能有分子的概念。我认为这堂课,学生并不一定要懂得分子的概念才能明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分子是微观的,热胀冷缩是宏观现象,在没有分子的概念之前,人们就已经知道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因为人们总是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去探究本质的东西,而非先通晓本质再看现象。这节课要求的仅仅是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出结论,因此告诉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是很重要的。如果观察无重点,目标不明确,就是知道分子的概念也未必就想到液体的热胀冷缩。

在我看来,这堂课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备课时没有备学生,没有注意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平,说穿了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作崇。教师在备课时顺着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认为学生会在其引导下一步步完成自己的设计。然而,只有10 岁左右的三年级学生,还处在童年期,观察事物比较笼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以直观思维、形象思维为主,易受表面现象的影响,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液体的热胀冷缩,在成年人看来很简单,因为他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对学生来说就大不一样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意识地观察和认识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现有的经验无法帮助他们理解这堂课的知识。液体的热胀冷缩涉及到多方面的概念:水是液体:这里的热和冷是指温度的生升和下降,对温度的概念要清楚:张和缩是指体积的大小发生变化等等。这些内容中的任何一点,学生都可能不甚理解,却要学生把它们都联系起来,而且又要由观察实验总结出结论,这当然是给学生也是给教师出了一个难题,难怪学生的回答出乎成人的意料。其实,他们的说法也不无道理,只是他们所说的都是基于表面现象做出的回答,他们缺少已有经验的铺垫。

这堂课失败的原因之二是教师一开始的提问存在误导。她提出的是研究水的一些性质,应该说研究液体的性质并以水为例:应先交代烧瓶里的水是为了便于观察而染成红色,不应放在后来交代,因为这与学生平常观察到的水不同,虽然教师后来做了交代,但学生头脑中已形成错误印象:她不应说研究水的性质,水的性质太多,学生会不知往哪方面想,可以点明今天我们研究水的性质之一:当水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水的体积会不会发生改变?如果发生改变,怎样变化?紧扣主题进行研究,也许后来的一切都会顺理成章。

好课好在哪

这堂课在教师眼里是失败了,因为她没有完成理应完成的教学任务,学生没有按照她的设想完成既定的计划,课堂实效与备课时的期望完全不同。

其实,这堂课是难能可贵的。在新课程的推进中,她迈出了第一步,正如罗老师所说:……学生说,老师听,这方是新课堂。学生说对说错是一回事:敢不敢让学生说,又是另一回事。教学要走出新路,必须要有勇气。可以说这堂课绝不是上给别人看的。从教学过程看,学生和老师都已进入角色,他们都在动脑筋积极思考,也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他们看到很多现象,根据现象进行了很多有意思的设想,这不正是我们所要的么?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件事。一位教师在德国听了一堂公开课:上课五分钟后,一位学生手里捧着一只小花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站在教室门前,老师停下来问这个学生为什么迟到,学生回答说,父母要出差,小狗是从国外带来的,把它放在家里实在不放心。路上它跑掉一次,所以迟到了。老师耐心听他讲完后,问他狗是哪个国家的,叫学生到地图上查找那个国家的位置,又发动大家回想、查找有关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矿产资源资料,又让大家观察狗的外貌并进行描述等等。一堂课不知不觉过去了,这课好像什么都沒讲。但仔细想一想,学生学到的不少。罗老师的这堂课启动了学生的思维,成功地促成了师生间的互动。

学生的观察是仔细的,思维是多角度的,猜想是丰富的。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去看老师的脸色行事,实事求是地反映他们所看、所想的一切。站在学生的角度,应该说他们学到不少东西,掌握了不少方法,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他们得到我们想要的结论?多少年多少代科学工作者积累起来的成果,怎么可能让他们在一堂课上不由老师限定范围就自发地掌握?从授人以渔这个角度讲,我认为这是一堂失败的好课。

我的尝试

这堂要求学生得到的结论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跨度太大,能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过渡一下呢?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不明显,可不可以先做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老师先给学生提供器材,让他们自己观察气体的热胀冷缩。再讲液体的热胀冷缩,并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技巧,我想学生还是能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的。

以上几点只是本人粗浅的看法,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看到更好的建议,更希望借此话题就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引发更多的思考。

猜你喜欢
液体结论性质
弱CM环的性质
液体小“桥”
彰显平移性质
五颜六色的液体塔
层层叠叠的液体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结论
不会结冰的液体等
圆锥曲线“准点”的又几个性质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