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评论员
2002年度教育工作会议日前结束,会议指出:“十五”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时期,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实施中小学编制新标准,推进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和中小学用人制度改革,调整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从管理体制上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建立健全教师队伍管理的法律制度,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当前各地应当抓住重点,尽快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要依法完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管理体制。依照《教育法》、《教师法》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规定,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权限,主要在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流动调配、工资管理等方面的职能,管理权限已经下放到乡镇的或者由其他部门负责管理的,应按照快定》的规定收归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完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管理体制,是抓好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只有依法理顺了中小学教师的管理体制,做到用人与治事相结合,才能保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要认真落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规范、优化、高效、精简地配备教师。中编办、人事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使教师配备有了法定根据,衡量教师队伍质量和效益有了明确的标准。曾在一些地区存在的配备教师随意性的问题将得到纠正。在落实教师编制标准的过程中,要按照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教师编制标准制定的实施办法,由编制主管部门核定教职工编制总额,教育行政部门具体核定每所中小学的编制并负责日常管理。要按照规范、优化、高效、精简的原则配备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在保证义务教育的普及、保证教学计划的正常实施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做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调整优化工作。控制编制的重点是严格控制学校领导职数;科学设置学校内部机构,建立职责分明、管理高效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要按照一人多岗、专兼结合的原则配备学校的管理人员和其他职员:通过辞退不合格人员、清退临时人员、精简非教学人员,达到调整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目标。
要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立优化教职工队伍的新机制。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教师进口关,是广开渠道,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的重要措施,应当加快实施步伐。要严格按照數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面向社会招聘教师,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聘任。既要按照教师的职业性质和劳动特定要求对教师资格申请者进行面视、试讲,考察其教师职业所需的技能;也要考查教师资格申请者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的水平。要通过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使教师队伍由传统的毕业生补充走向根据教育教学需要面向社会的择优招聘。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也是实施教师聘任、保障教师基本素质的基础,要通过实施教职员聘用制、教师职务聘任制和积极推进校长职级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要建立奖励机制,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辞退不能履行职责的教师,建立优化教职工队伍的新机制。
要加快建立教师转任交流制度,加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由于城乡差别、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等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无论从结构上、数量上、素质上衡量都是薄弱环节。要加快建立教师转任交流制度,鼓励和组织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逐步实现教师交流定期化、制度化。要采取高校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地区定期任教、志愿者定期支教、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制定落实优惠政策等多种措施,加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缓解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不足的矛盾,改善薄弱学校师资质量不高的状况,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益。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依法治教、以德治教,認真履行职责,深化改革,带好队伍,使中小学教师队伍能够担负起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光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