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凯
创新学习首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将是无本之术,无源之水。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意义和目的主要在于:
一、问题意识是学生创新的动力。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故学生在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没有思维,没有创新。问题出自于怀疑,不怀疑就没有问题,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只有质疑才能求异,才能另辟蹊径,勇于创新。故教师应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于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只有使学生对某一知识或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怀疑,才能导致问题的出现。问越是学生掌握探索奥秘的动力,问题能激发其进取创新的欲望。
二、问题意识有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新思想诞生的摇篮,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在创新学习中,一个学生如不会提问题,也就不会去创新。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不应机械地背诵零碎知识,单纯地应付考试,而应从整体上去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要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能多角度、多层面、全面辩证地去思考出现的问题,能举一反三,提出多种不同的答案。教師在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时应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研讨,自己寻找答案、寻找规律。在教学中可尝试先让学生对不同的问题提出同一思路去解决,再引导学生用新的思路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让学生能从个别看到一般,从现象透视本质,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变得灵活而富有创造性。
三、问题意识有利于对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培养。
创新活动不仅要有智力因素,而且需要优良的创新个性品质,即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因为创新来源于各自有色彩的生命个体,来源于具有独创精神和思维个性的人。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通常包括兴趣、动机、信念、情操等,而这种崇尚真理、追求进步的个性品质却需要靠教育的培养才能形成。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问题意识就是创新意识。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使其个性得到张扬,可激发其追求成功的健康心理,经得起挫折与失败,并理智地去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另外,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对问题的探讨与合作,实际操作与思想情感的交流,又能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勤学好问、谦虚诚实的个性品质和合作精神。
如今,创新活动已表现为一种合作的过程,创新已表现出越来越鲜明的群体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差异,坚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重视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的所思、所言、所做能协调发展,并具有健全的人格。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实现六个转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勇于标新立异的科学精神,需要靠教师的培育。教师必须在现代教学理念和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之下,切实转变观念,努力实现六个方面的转变一
1.由教知识、考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开发学生潜能为教学本位的基点上。2。由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能力转变为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创新意识。3.努力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多参与,增强其竞争与协作的能力。4.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现代化、科学化方向转变,注重课程教学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注重知识的迁移。5.要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解放他们的手、脑、嘴巴和眼睛,释放他们的各种心理压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6.教师要由匠气化向学者化转变。要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拓宽专业知识,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学会搞科学研究。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加强台作交流,坚持教学的民主化,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中萌发的创新萌芽要加以呵护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