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召博
好像大家把这个话题都谈得很烂了,“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解一生之需。现在在教育界,好像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好课、差课的区别就在“鱼”和“渔”上,你到底有没有把“方法”授给你的学生呢?于是,老师们都开始在备课中研究怎么向学生灌输方法,这就是“授渔”的过程。
很多老师开始注意到,一定要讲授知识以外的东西:这些单词怎么才能学得快,怎么才能记得牢;这个实验怎么做才能获得成功,怎么做才有最好的效果;怎么讀这篇散文才会美,才会动人……
如此这般,教师们在努力着,传授着自己的和他人的经验和智慧,而学生们在传统的要掌握的知识点外,还增加新的学习量。
其实,仔细想想,学生们的能力和素质是否真的提高了?不可否认,学生们的知识的确是丰富了一些,学生又知道了一些关于做某一件事的小窍门、小方法,但仅此而已,很难说我们的学生就有了一种新的能力,能够举一反三,富于创新。
问题出在“授”字上,只要是“授”,不管是“授渔”还是“授鱼”,它都很难培养出学生的能力,因为“授”字就意味着教师居高临下的地位,就意味着教与学的关系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即使是所“授”的对象是“渔”,是一种方法,也同样是在剥夺学生的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教师努力做到“授渔”,实际上依旧只是在研究如何教,没有涉及学生的兴趣,没有涉及到学生能力获得的途径,学生依旧是沉浸在对“渔”(方法)的死记硬背上,而不会了解“渔”之精髓,不会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才是正确的“渔”。
这也难为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了,我们还要再进一步,放弃“授”的教育观,努力取得一种与学生平等的教学地位,努力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研究,一起在教学中找到答案,找出这个“渔”来,这会是一个麻烦的过程,需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心血,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需要对学生深切的了解,但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