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与父母心

2001-12-10 18:40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1年21期
关键词:夫妻俩女儿幼儿园

谢 荣 丁 黎

在不少父母千方百计地把孩子送到欧美发达国家去读中学甚至小学的时候,在美国已事业有成、生活稳定的一对夫妇却毅然携女儿回国,让女儿在北京的一所小学里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接受扎实的基础教育,他们就是影星姜黎黎和汪宝生夫妇。

说起姜黎黎,许多人都会记起电影《红牡丹》中那个俏丽妩媚而又英气逼人的红牡丹,她是80年代我国著名影星,曾主演多部电影,并荣获第六届“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当时姜黎黎和汪宝生都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演员,两人在合作拍摄的第一部电影《鹿鸣湖畔》中扮演了一对情侣,不久就在现实生活中成了一对令人瞩目的影坛伉俪。

来之不易的小生命

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姜黎黎和汪宝生喜筑爱巢。婚后,为了共同的电影事业,夫妻俩一次次推迟了生育计划。1990年,这对恩爱夫妻终于有了爱的结晶。怀孕的征兆使姜黎黎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终于要作母亲了;忧的是自己已经三十多岁,属于高龄产妇,再加上1984年因腹部良性肿瘤动过手术,更增加了难产的机率。是丈夫的理解和安慰使姜黎黎放下了思想负担,欣喜而又平静地期待着孩子的降生。姜黎黎勇敢地挺过了长时间的剧烈阵痛、惊心动魄的难产过程,期盼已久的孩子终于出世了,是个头发浓密乌黑、眼睛又亮又圆的“小姜黎黎”。 汪宝生初做父亲,格外高兴,两家老人更是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小千金宠爱异常。

为了纪念他们美满的婚姻与姜黎黎大难不死喜得女儿的幸运,夫妻俩反复推敲后为孩子取名为“汪江”。这个“江”字字形近“汪”,读音似“姜”;又有“汪洋大海连长江”之意,象征着将来她长大了到大海大洋去闯荡,也不会忘记我们的滚滚长江。

夫妻携手闯美国

孩子出生的九十年代初,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化的年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外国影片和港台影视剧的强烈冲击下,国产片市场很不景气。十年前的长影每年拍片二三十部,如今一年只有几部戏,尤其像姜黎黎这一代年过三十的演员,往往“吃”不饱戏。为了充实表演理论与技巧,姜黎黎到北京电影学院“明星班”去“充电”。学习期满后,姜黎黎发现外面的世界已今非昔比,自己的长影“头牌花旦”的位置已经被年轻演员取代,与此同时汪宝生的演艺事业也面临同样的命运,“演员没有戏演”的严酷现实摆在了这对影坛夫妻的面前。

当时不少著名演员纷纷投入“商海”,也有许多跟随“出国潮”奔向国外。夫妻俩斟酌再三决定赴海外发展。1992年他们相继来到美国洛杉矶,姜黎黎学习了一年语言后在当地一家华裔开办的网络电视台做了主持人,汪宝生则与友人合作办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成功参与了多部中、美影视片的译制和交流,公司也获得很大的收益。来美两年后,他们在洛杉矶郊区拉雪诺山庄购买了一幢别墅。生活安定下来后,思女心切的夫妻俩就把留在国内老人身边的女儿接到了美国,一来能让女儿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二来也想让女儿从小就接受美国先进的教育。

送女儿进美国幼儿园

小汪江离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美国是1993年,那时她刚满3周岁。美国的一切都让小汪江感到新鲜有趣,邻居的美国小朋友也都乐意跟这个漂亮的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娃娃交朋友。

为了帮助女儿尽快适应和喜欢上新环境,姜黎黎带女儿去超市,女儿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一会儿功夫,各类食品、玩具就买了几大包。但不久,姜黎黎就发现美国的父母从不这样做。美国的父母带孩子去超市,决不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会告诉孩子:“这个东西不合适,没有必要买。”孩子也从不哭闹、纠缠。美国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令姜黎黎很受震动,相比之下中国父母往往容易溺爱孩子,造成孩子比较任性、自私的个性。经过这次反思后,姜黎黎就经常注意观察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借鉴其中科学、合理的部分。

不久,他们把女儿送到社区的幼儿园。幼儿园的环境优美洁净,有大片的绿地和各色花卉,活动室设施先进,玩具种类十分丰富。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姜黎黎认为,中、美两国的幼儿园,在启蒙幼儿智力的目标是接近的。主要的差异是国内的幼儿园注重系统性的学习和活动,而美国的幼儿园则更为随意和自由,老师们不强求灌输孩子们知识,他们强调知识从兴趣中来,不能束缚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自由意志。因此,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就是“玩”。 姜黎黎说:“在幼儿教室里,老师鼓励引导孩子们做各种游戏,甚至摔交也可以。只要不打架、骂人,老师一般不会干涉。但对有些事情很认真,如孩子出现骂人、打人等行为,老师就会给父母打电话或约父母面谈,要求父母一起对孩子进行帮助教育。”

时间过得很快,当小汪江从幼儿园毕业的时候,已是一口地道流利的美国口语,还结识了许多小朋友,看来,小汪江已经完全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但是当父母在家“逼”她说汉语、写中文的时候,小汪江开始不耐烦了。

女儿会成为“小香蕉”吗?

在美国,人们把华裔在美国生的子女称为“ABC”,即American Born Chinese;还有一种因父母在美国留学或工作,把在中国出生的孩子接到美国读书的则被称为“CBA”,即ChineseBorn American。这些孩子被统称为“Banana”(香蕉),说这些孩子长的是黄种人的皮肤白种人的心。姜黎黎听到这些莫名其妙的称呼,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到美国来闯荡的一对中国演员夫妻,他们时时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到美国的目的很明确,是为了中美两国的影视文化交流。他们希望女儿接触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接受更好的教育,但从内心里不愿女儿也成为“香蕉”。

此时,小汪江已在洛杉矶上了几年小学。姜黎黎看到美国的小学课本中,都是颂扬美利坚的神圣、华盛顿的伟大、美国民族的优秀和富裕等内容。这些本是无可厚非的,这是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但一个中国孩子从小受这些教育,却远离中国文化的土壤,是不是可取呢?

有一次,姜黎黎要女儿写汉字,小汪江不太乐意。妈妈对她说:“你和美国小朋友不同,你是中国人,你的祖国是中国,所以你既要学会英文,更要学会中文。”

女儿有些惊讶:“我为什么不是美国人?”妈妈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因为你是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孩子。”

妈妈要女儿唱她小时侯最爱唱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女儿唱得既勉强又生疏,可一唱起美国的儿童歌曲甚至麦当娜的歌却兴高采烈。这些事实使姜黎黎十分焦虑,她把这些情况告诉了丈夫,汪宝生也皱起了眉头。

夫妻俩看着日渐被美国文化所同化的女儿,越发担忧将来女儿会真的成为外黄内白的“香蕉”,忘了自己的中国根。

为了女儿的教育,回国再创业

姜黎黎和汪宝生夫妇俩这些年身在美国,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北京的老家,思念着祖国的亲人。

这两年,来自北京亲友的来信,都谈到近年来祖国各地的巨大变化,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使国内急需各类人才,以前的“出国热”现今正变为“回国潮”,大批海外赤子欣然归国。亲人们都劝他俩看准良机回来再创业。

双方的父母都不断打来越洋电话,都说十分想念他们,也谈到近年来美国校园中的多起暴力和枪击事件,学校环境不够安全,常使老人心中不安。

再有一个重要问题是,一个中国女孩子连祖国的文字都不识,连家乡的语言都不爱讲,这与当初要她到美国学习的初衷相距甚远。而且,通过这几年的了解,夫妻俩感到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相比起来,中国的基础教育更有优势。因为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更为系统、全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中国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的优异成绩已多次证明了这一点。但美国高校中培养的人才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却是世界第一,因此国内不少家长计划让孩子完成基础教育后再到国外接受高等教育。考虑再三,姜黎黎和汪宝生得出结论:女儿还是回国学习更好。

2000年,他们一家三口回到北京。他们一回国便引起各方关注,北京的一家影视公司聘请汪宝生参与译制影片,姜黎黎一下子接拍了两部电视连续剧。最使夫妻俩宽慰的是,女儿进入北京西城区的一所小学就读,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她的汉语水平提高很快,还每天练习毛笔字。

不久前,姜黎黎应“中华春常在”大型艺术团之邀担任主持人,临行之时正是她的生日,懂事的小汪江把一幅自己写的“敬祝妈妈生日快乐”的书法横幅作为礼物送给了妈妈。演出途中,姜黎黎经常把女儿的横幅拿出来欣赏,禁不住笑意盈盈。

谈起一家人重返祖国再创业、再就学的道路,姜黎黎满怀喜悦地说:“看来我们家选择回国的做法是对的。”

猜你喜欢
夫妻俩女儿幼儿园
海的女儿
爱“上”幼儿园
一双筷子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