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

2001-11-22 07:15王明东
中国民族 2001年10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学报云南

王明东

以科研促教学,以办学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以科研水平的提高,增强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从而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这是云南民族学院的科研之路。

回顾半个世纪的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民族学院始终注重人才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已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获得或正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他们逐渐在科研战线崭露头角,逐步成为推动学科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发明创造,有利于开拓创新,宽容、和谐的学术文化氛围。

A

四大重点学科——

民族学

民族语言文学

民族古籍学

国民经济学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拥有与北京大学共建的“民族学”以及“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古籍学”、“国民经济学”、“民族学”等四个省级重点学科。这些重点学科组的成员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级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数百篇学术论文,出版数十部专著、译著,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重点学科建设带动了全院的科研工作,教科人员积极申报、承担各级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研究》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先后立项,获得《中外民族、文化人类学比较研究》等数十项省级课题。获准省教委代评项目百余项,获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等项目。

B

重大合作研究项目——

“云南著名的人类学田野点研究”

“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云南省特殊族群调查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基地建设”

“加快云南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建设研究”

“滇西北地区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

近年来,云南民族学院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内外一流大学之间的合作研究,分别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等院校与单位,共同承担“云南著名的人类学田野点研究”、“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云南省特殊族群调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基地建设”、“加快云南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建设研究”、“滇西北地区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等多项省院省校合作和国际合作项目,推动了学科建设,培养了一批学术研究新人,学术梯队日趋合理,不断取得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C

国际学术会议

云南民族学院多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营造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如1999年,云南民族学院与北京大学联合,在昆明成功地举办了“教育部第四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暨国际学术会议”,2000年云南民族学院与日本京都大学和东南亚研究所,共同主办主题为“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大陆跨境民族文化动态研究——关系、社会、语言”国际学术会议。2001年10月云南民族学院与南开大学将共同举办“第34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年会”。国内外知名学者莅临大会,就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学术研究动态作了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云南民族学院相关学科的建设。

D

学界名流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直是云南民族学院的强项,依托云南多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优势,取得了一批学术性、应用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云南民族学院人文荟萃,学者云集。马曜、汪宁生、刀世勋、黄惠焜、王宏道、谢本书、王叔武、宋恩常、王敬骝、徐敬君、杨德鋆、盖兴之、巫凌云、蔡家麒、杨知勇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民族学、民族史、民族语言学和民族经济学专家,他们或著书立说,或参与《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等重大的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为制定民族地区的重大发展战略提供了决策参考,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为发掘和弘扬云南省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云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与云南民族出版社共同推出国家九五重点图书“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史丛书”,共25本,又取得标志性成果。各教学部门长期以来既抓教学又抓科研,认真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近半个世纪以来,公开发表的论文数以千计,有相当一部分人文社科论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另有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摘编或存目。理科各系的科研成果总量逐年增加,质量逐步上档次,部分文章已被《物理评论》、《分析化学》、《数学物理学报》等到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刊物登载,已有多篇论文被SCI或EI检索。所有这些都说明云南民族学院虽然地处边疆,但决不满足于边疆水平,敢于在学术上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在国际国内树立云南民族学院的良好社会形象。

E

中国民族研究核心期刊——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

学报是反映云南民族学院科研的一个窗口,《云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自1982年创刊以来,迄今为止走过了十九个春秋,以别具一格的地方文化特色、新颖的学术观点、丰富的信息量,在全国高校学报中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国内外许多知名学者惠赐力作,更使本刊增色不少。曾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民族研究核心期刊”、 “云南省一级社科期刊”。据不完全统计仅1995—2000年的5年间,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约102篇、存目480多篇,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的学术机构和图书馆珍藏着云南民族学院的学报。《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创刊,曾被评为云南优秀科技期刊、云南高校自科学报,在1995年省高校自科学报“三优”评比中被评为优秀学报三等奖,1997年云南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

“天道酬勤”,云南民族学院教科人员曾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奖励,据不完全统计仅1995—1999年的四年间,就有51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奖励,其中专著9部,合著2部,运用性研究成果7项,学术论文33篇。尤其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部分研究成果在该学科领域内代表着前沿水平,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F

崭新的科研目标

云南处于一个特殊的地理区位,古代有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是封建中央王朝与东南亚联系的通道。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云南有国家级、省级的贸易口岸,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称。在新的世纪,云南民族学院的科研工作将围绕西部大开发、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联系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制定科研计划和科研目标。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学报云南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点学科”的综合评估模型
基于引文分析的科研人员文献需求研究
Analysis of Characters Shaping in Ring Lardner’s Haircut
Analysis of I Heard the Owl Call My Name from an Intercultural View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
论学报的发行管理创新
对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考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再添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