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拥军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外在需要和内部迅速扩张提供的双重推动和拉动下,高校扩招迅速出现。但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等负面影响为这种发展势头添加了不和谐音,如何协调高校扩招的动力和秩序已经成为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高校扩招的问题分析
1.中等教育普及水平不高的现实成为高校扩招入口质量的现实瓶颈
在现行学制下,高级中学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高校生源的数量与质量。在我国目前尚未能完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下,高中当然无法全面普及,这客观上给选择优秀生源带来很大困难。扩招后,就全国而言,大学录取率比高中录取率还要高得多,在教育稳步发展的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是不太正常的。与此同时,受扩招影响,普通高中倍受青睐,中等专业、中等职业类学校出现生存发展问题,中等教育可能畸形发展。长此下去,将会出现中等教育结构失衡、高校扩招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严重后果。
2.高校自身的实际承受力难以破解质量与数量兼顾的难题
一般认为,高校还存在较大的扩招空间,其理由主要有:我国高校生师比偏低(目前约为10:1,发达国家为15~20:1);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后产生了较好的规模效益;巨大的潜在教育消费能力可以缓解高教发展的经费问题。其实,我国高校的生师比同发达国家(如美国)不可简单相比。首先,教师、学生的计算口径不一样。我国的教师包括助教而美国的教师不计算助教(它往往由在校研究生充当),并且很多大学还聘用了为数不少的兼职教师;学生数统计口径以注册数为准,但美国的注册生数比实际在校生数要多得多,我国的注册数基本上就是在校生数,故生师比相差并不很大(扩招后各大学都感到师资紧张就是反证)。从管理角度看,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要步入佳境有一个磨合期,管理队伍的非专业化也会减弱管理效能,高校办社会的现象仍然严重影响高校的实际容纳能力,这些因素将在较长时间内影响扩招的现实空间。从消费能力看,对居民存款的统计没有剔除公款私存、没有充分考虑存款分布严重不均等现实;高校日益严重的学生欠费现象也同样说明了对居民教育消费能力的过高估计。这些因素使高校无法兼顾数量与质量的共同增长,也会损害高校的社会声誉,从而大大缩小扩招的现实空间。
3.欠成熟的社会就业制度造成人才供需脱节现象的产生
我国虽然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的良性机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都产生了一些积极效果,但我们还面临着就业渠道不畅、就业信息不够充分、就业操作不够规范等弊端需要克服;户籍制、身份制以及蓝领和白领工作界限的存在都影响大学生就业;就业体制单一,大学生就业还处于安置与找工作阶段,大学生自主创业和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都需作进一步探讨。人才需求的预测与实际需求差距不小,理论上的“高教卖方市场”受到现实的挑战,就业市场上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反而引发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这更加剧了专科等较低层次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产生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高消费与对现有从业人员实行保护主义和拔高使用的现象(这在中小学教师配备中非常明显)。严峻的就业形势、日益高涨的学费使很多大学生就业时无暇顾及自身特点,甚至不得不降格以求或以经济回报作为择业的重要标准,出现“人才矮小化”(指人才不能考虑理想目标,择业持低调或过于现实化,从而缺乏远大的目标追求)。就业作为高校人才的出口过窄对高校发展产生强大的阻碍作用。
4.“文凭疾病”导致消极的社会和教育后果
文凭疾病指文凭的发放和使用已经背离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摆脱了教育规律的制约,由此引发出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问题,文凭的积极功能被消极作用掩盖或抵消,产生文凭异化现象。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韩国、法国教育的高速发展不但未能引起经济同向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率反而逐年下降,高等教育的过速发展甚至引发了社会动荡。文凭的超常规发放容易引起文凭贬值。文凭贬值的社会后果有二:一是引发对更高层次文凭的狂热追求;二是放弃对文凭的追求而降低对教育的热忱,从而衍生文凭间的重大反差。一方面是高学历炙手可热,另一方面使低层次学历严重贬值,这也将加剧结构性失业的发生。文凭贬值的教育后果也是严重的:教育产品(人才)难以得到社会的承认将抑制社会对文凭的需求,从而缩小高校自身发展的空间并抑制其选拔范围,降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起点;文凭需求的急剧萎缩会引发各种层次高校间的恶性竞争,造成高校间严重的苦乐不均,引发薄弱高校的生存问题,影响高校的整体发展,破坏高校发展的秩序。其后果是,将从心理上挫伤社会与高校对发展高教的积极性,造成高教发展的大起大落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高校扩招的出路
1.以条件定发展,实现人才培养软着陆,确保高教发展的基本秩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教的发展出现过几次超常规发展现象:1958~1960年,1983~1984年,1992~1993年,1999~2001年。前三次扩招,由于当时高校的招生和分配等一系列事情都由国家包起来,所以一切风险都由国家承担。事实证明,它已超出了当时制度的容纳框架,故前三次扩招都在招生人数大幅度增长后,迅速出现负增长或增长下调和放慢速度,客观上造成了教育的大起大落。最后的扩招,由于其承担风险的主体明显增加,对其蓄积的风险的后发效应恐怕不能让人等闲视之。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要尽量与社会发展的阶段需要相协调,高教发展不能超出社会的容纳框架,必须以条件定发展。当前,我们既需要创业又需要创新,既需要升学又需要就业,既需要技术革新又需要减少失业。所以,怎样使高教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需要,怎样使高教为技术创新服务、为创造工作机会服务,怎样使创新与创业两者兼顾,是我国高校扩招必须破解的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软着陆。
2.科学决策,合理借鉴,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独特国情、独特的发展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高教的发展模式。在制定高教政策时,要形成一个多学科专家和多种来源的队伍组成的研究集体,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政策造成的教育风险。在借鉴国外经验时,应该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角度去思考、去对比。首先应考虑各种参数的统计口径是否一致、是否具有可比性;其次应注意比较社会背景是否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其三应考虑发展变化因素给对比带来的正负影响。这有利于保证对高教发展模式、发展阶段与发展历程的认识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保证高等教育在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幅度等方面不出现偏差,也能够顺利地把国外经验本土化,最大限度减少高教发展的盲目性,实现高等教育平稳、有序、可持续发展。
3.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各类学校共事生存发展的立体空间
我国高等教育应该是一个学术层次明显、辐射范围广大的立体网络。我国行政、经济区划与教育区划呈现出空间不完全对等、重心不完全重合的特点。这必然影响高教发展与地方行政管理、经济发展规划的协调,从而影响高教投入,影响人才的吸纳能力。要理顺二者的关系,在经济投入与教育回报问题上,要理顺国家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实现人才的合作培养与良性流动。在高教系统内部,要理顺一流学术性大学、一般综合性大学与社区大学的关系。不同大学的功能定位与发展定位应该有明显区别。这有利于拓展大学发展的立体空间,实现高校间的层次互补和优势互补,同时避免大学间的恶性竞争;有利于各类大学努力形成自身特色,以便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和服务地方;有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实现高教与社会的有效衔接。
4.实现教育合理回报,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参与程度
高教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科技的发展,产生强大的社会提升力,而且也应实现对人的有效提升。对人的提升不能排除经济地位的提升。所以,我们不能回避教育的经济回报问题。就扩招本身而言存在着严重的经济制约,这直接制约着高校发展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要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力提高社会对发展高教的参与程度。其途径有三:一是积极发展民办高校,鼓励社会资金对现有高校多种形式的参与投入,并允许其得到合理的经济或其他形式的回报;二是加大教育收费力度并实现教育过程中对高层次受教育者的经济补偿(如硕士兼任助教、博士兼任讲师、校内勤工助学),并以此减少冗员、提高高校师资队伍层次;三是打破传统的年功晋级进薪制,对各类人才科学定价,提高教育的短期回报率。
作者系株州师专讲师(株州412007)
责任编辑: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