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 岩
近年来,早期教育日益受到家长们的高度重视,有关早期教育的书籍一下子变得十分畅销。但是,家长该明白,对孩子来说,无论是经验的获得、技能的掌握,还是概念的形成,都离不开活动、离不开生活。只有孩子直接从环境中获得的经验才是促使他的思维发展的关键。生活是孩子获取知识经验的最好课堂——比如我们天天打交道的那张餐桌、那些食物,就可以成为孩子认识事物、了解并掌握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好教具。
一、餐桌上的语言表达课
幼儿期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口语,语言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孩子们生活的环境。餐桌上的东西都是孩子们十分熟悉的,很容易引起他们的表达愿望。家长可以在餐桌前,教孩子认识食物,学说食物的正确名称,如:山芋叫洋土豆,番茄叫西红柿;认识餐具,学说餐具的名称,如:碗,勺,盘;教孩子掌握一些量词,如:一碗饭、一片面包、一块排骨、一粒米;让孩子了解常用的食物烹调术语如:炒鸡蛋、拌黄瓜、蒸糯米糕。
同时,家长还要鼓励孩子用语言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家长、同伴进行沟通,交流体验、交换意见。可以边教孩子认识实物边给孩子讲故事、念儿歌,如:“冬瓜冬瓜像个胖娃,黄瓜黄瓜像个月牙,西瓜西瓜穿着花褂,丝瓜丝瓜最淘气了,爬上屋顶睡觉了”。
儿歌形象地描述了食物的外形特征,念来琅琅上口,再加上家长即兴的动作表演,孩子十分喜爱。
正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和强化,孩子很容易产生运用语言与人交往、了解和把握事物的积极性,此时,孩子的语言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枯燥的、机械的训练,而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餐桌为孩子创造了说话的情景,为孩子运用语言提供了机会。
二、餐桌上的认知发展课
孩子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不断接触到事物中存在的有关数、量、形、类型、次序、空间、时间等数的知识,不断接触到事物的一些物理、化学变化,孩子会对这些现象产生好奇,引发思索。让孩子在餐桌上认识事物,探索科学的奥秘,会使一些枯燥的数学知识,深奥的科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
“豆腐干”是家常食物,家长可以让孩子学习切豆腐干,将豆腐干二等分、四等分,使孩子对分数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在吃蛋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对各种蛋进行比大小、排次序、分种类的辨别实验;可以教孩子感知食物的不同特性如轻重、软硬、粗糙、光滑等;观察它们的不同形态,看它们是固体还是液体;还可以让孩子给餐具配对,通过“餐具找朋友”的游戏,帮助孩子了解不同食物是如何与不同餐具相对应的:如饭勺的朋友是米饭、筷子的朋友是面条、小勺的朋友是热汤。
餐桌可以为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刺激源,使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同时也能激发孩子主动探索、发现生活奥秘的愿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餐桌上的感官发展课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发展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他主张孩子要高度活动,“为了认识客体,主体一定要作用于客体,变换客体;主体必须把客体移动、连接、组合、拆开和重新装配。”
食物的属性正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视、触、味、嗅等多种感官进行了解:通过闻、尝辨别食物的味道;通过触摸感知食物质地;通过观察了解食物的外表、形态及其变化。
感觉器官是孩子探索、学习的主要工具,家长可以让孩子用尝一尝、闻一闻的方法,认识各种调料,提高味觉和嗅觉的分辨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制作。如通过让孩子和面、擀面、学做面制品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孩子对“面”的概念有感性认识——这个活动还能促进孩子大小肌肉群协调能力的发展,使小手指更灵巧。
四、餐桌上的社会情感发展课
自古以来,人类与食物的关系就十分密切,有着深层的情感交织。孩子面对食物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亲近它、了解它的欲望,家长可以因势利导,让孩子欣赏食物各种自然的形态、丰富的色彩;了解与食物有关的民俗、文化;有条件的话,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聚餐、自助餐、野餐活动,增强彼此的情感交流,共同分享喜悦和快乐。同时,可以让孩子学习初步的就餐礼仪:如不可以把不喜欢吃的菜吐在餐桌上,不可以抢他人盘子里的食物等;外出就餐时特别要教育孩子爱惜粮食、不浪费食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剩菜打包带回家,给孩子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培养孩子朴素的环保意识和生存意识。
餐桌上的这4堂“课”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共同体,它能促进孩子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更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