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攀登数学教育的高峰

2001-04-27 11:28张芃
人民教育 2001年10期
关键词:素质育人课程

张芃

两年前,为了撰写《任勇中学数学教学藝术与研究》一书的“研究篇(任勇老师写“探索篇"),我与任勇老师有过一次短暂的会面,当时,他淳朴沉稳的神情中流露出的刚毅和自信,机敏流畅的谈吐中展现出的才华和睿智,至今仍深深地保留在我的记忆里。在对任勇老师的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有了较多了解之后,我真切地感到,他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业绩,是与他对“育人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深入的和独到的见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新育人观:按“理念教学”。

按我的理解,教育理念即教育者对于“为什么而教”的动机、态度、抱负和追求。试想,一个教师如若不首先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献身事业的坚定信念,忽视对教育真谛的积极求索,不能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全面和准确的判断,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作为教师,惟有像任勇老师那样,以育人为己任,一切以育人为准绳,才会主动地从“经师”走向“人师”;才会做到“师德”、“师能”兼备:才会有处处洋溢着美的教育和时时充满真情的师爱;才会有创新的教育和育人的成就。

二、新课程观:立足于培养全面素质。

数学必修课程的教学是发展学生数学素质的主渠道。在这方面,任勇老师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基于“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思想,他把与数学有关的许多内容,按照区分层次、注重思想、淡化形式和强调应用的原则,设计成选修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等,纳入他所构建的大课程体系之中,并通过这些课程发展学生的素质。设计和开设这些课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艰苦细致的劳动,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任老师“在振奋别人的同时振奋自己,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发展自己”,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任老师在先进课程观指导下,超前地设计并实施这种数学课程结构,符合当代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为了适应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这种大课程体系在我国又有新的发展,有的演变为“校本课程”,有的被拓展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应当指出,“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类型,已经纳入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三、新教学观:着眼于主动探索中的发展。

“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主动发展”,是任勇老师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真知。它与为数学教育界所普遍认同的“学数学”即“做数学”的观点是一致的。任老师的课堂教学虽不曾冠以“某某教学法”或“某某教学模式”之类的名称,但他紧紧抓住数学教学中“探索”这一核心,并视之为教学的“生命线”,从而形成了其鲜明的教学风格与独特的教学艺术。

教学主体的主动性是主体自身获得新知、形成技能、有所发现和创新的基础。任老师以“探索”的形式来“物化”主体的主动性,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迁移以及技能的形成,都得以通过“自我建构”的方式实现,这无疑是抓住了教学规律的本质。

四、新学习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般地说,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特别是关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但我们也应注意到,迄今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数学教师还不是很多,因而任勇老师“在教学过程(包括计划、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课外学习)中全方位、多层次、广渠道地进行学习指导渗透”的做法,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当前,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焦点之一。在我国,学习指导受到日益重视。广大教师已逐渐认识到: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使他们具有进行学习所必须的技能,并能够自如地运用于学习过程。这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任老师长期致力于数学学习指导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对此有兴趣的同行可参阅他的有关著述,相信一定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许多人在评价任勇老师时,称他为“素质全面的学者型教师和研究型的管理者”,也有人说他是“全面加特长”。这些概括都是中肯的,因为他热爱教育事业、勤于思考、注重研究,他在教学实践中将新的育人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融会贯通地、合理地实施,共同影响和促进学生包括数学素质在内的全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并收到了令人信服的实效。

猜你喜欢
素质育人课程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