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爱斌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盛传千古的良训,援引到教育上是否也适用呢?
经常看到一些教师为学生的不争气而烦恼:自己苦口婆心,学生却还是我行我素,不思悔过。对此,教师不禁摇头叹息:“这些孩子怎么就不理解我的一番真心话?我可全是为他们好呀!
教师的“忠言”为何受到了学生的如此冷落呢?刚参加工作时,我也曾遇到这样的事。班上有位学生特别懒散,作业一贯马虎。多次教育,仍是不改。一次,他的课堂作业又是草草了事,年轻气盛的我大为光火,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大发雷霆,并且一怒之下撕了他的作业本。但接下来的情况却让我更失望——他干脆上课睡觉,作业只字不写。正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老校长建议我多鼓励鼓励他。对这么一个顽固不化、劣性难改的学生,这一招儿管用吗?我半信半疑地照着老校长的话去做。从那以后,每次批改这个学生的作业,我都尽力从中发现他的一些细微的可取之处,大加赞赏。比如,“今天的作业比昨天进步多了”“你观察真仔细”、“你很会说实话”、“你写的字很有进步”,等等。真是出乎意料,这位学生在我刻意的、并不情愿的鼓励中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半学期下来,不仅作业情况大为改观,而且成绩直线上升,也乐意与我亲近了。这一切令我兴奋不已!
这位学生的变化引起了我的沉思:同是“忠言”,只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为何会有如此迥异的效果呢?看来,“忠言”不一定要逆耳。“忠言”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逆耳的忠言”对于心理发展還不够成熟的学生来说,很难让他们接受,一些偏激的言语反而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我们能做到“言忠"且不“逆耳”,那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