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传火
近三年来,我个人的创作成果,除散见于十几家杂志上的一些中短篇“应景”之作外,主要有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保姆》,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20集电视连续剧《中国保姆》。目前,我有三部长篇已进了印刷厂,大概在明年的春天可以在新华书店的柜台上看到,他们是:40万字的《漂泊》将由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30万字的《走向辉煌》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万字的《面对》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另外,还有两部长篇正在写作中,大概在明年的下半年能够上市,具体内容暂时保密,这是出版社的商业需要。
就我个人而言,书出了好几本,奖也拿了好几个,但是仍感到自己不踏实。我想这“不踏实”大概来源于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面我将就此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红色时期”带给作家的是“紧跟”、“歌颂”、“斗争呼号”等指令性课题;而反思年代则给文人们提供了“痛定思人道”、“重铸国魂”、“甩掉包袱”、“昂首前行”的思考理解模式:但是,当历史的车轮驶进21世纪的中国时,一切都被冲破了,金钱美女、人性欲望等等,堂而皇之地步入了文学的殿堂。同时,经济杠杆的制约也使文学逐渐成为一种商品,主宰它的不再仅仅是政府职能部门,甚至不是作家,而是商品经济这只大手,是实现文化投资的企业、民营实体,甚至是那些能够掏钱买书的读者。
文学电视化、网络化、消遣化,已经为商品经济运动过程中的文学发展打开了一扇透明的窗口;文学的各种样式,各种层次多元并存,大量消遣、娱乐文学和少数先锋、精英文学的两极发展和互补,将共同构成21世纪我国商品经济发展时期的文学格局。只是,这种从无序到有序,从变态到常态,从混乱到正常的过渡,将要经历一个不短的转换时期。因此,这种变态、混乱与无常的确使众多的作家感到浮躁、茫然——纵有对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的种种关注和思考,也无法为它们寻找一个坚强的心理依托。
但是,我们同样有理由显得潇洒豁达一些。其一,展望世界性的大环境,商品经济大发展已成为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却并不意味着文学艺术遭到窒息;相反,现代商品社会中的种种人性、人情、欲望、心理等的大暴露,恰恰给文学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滋养,即使你与整个社会进程背道而驰,只要你能真正深刻地流露出你的理想、思考与情感,文学史也同样不会将你遗忘的。其二,文学艺术首先追求的是个性,重要的不是作家成为大潮中的一朵浪花,而是这朵浪花将以怎样独特的光彩耀人眼目。
动荡不安的文学之舟,已被商品的经济巨浪拍打得有点面目全非了,如读者面的缩小,创作队伍的分化,文学驱动力的转变,价值观念的更新和文学观念的改变等,但这并不是经济本身的过错。我们是否应该反观文学界自身,对某种内在的因素作一些检查呢?
现在全国都感受到了商品经济对文学的冲击,但这种冲击到底起什么作用?我觉得绝不是带来文学的萎缩与停滞,而是发展与丰富。作为文学界,应该调整自己的心理,使之适应这种状况。中国十几亿人,为什么很难出畅销书?商品经济的冲击应该使通俗文学与纯文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这首先应取决于作家自身的反省、开放与变通。
安徽文坛这些年为什么一直静悄悄呢?难道陈登科、鲁彦周、公刘、祝兴义等前辈作家曾创造的辉煌一去不复返了吗?
其实,面对市场经济,省文联有关职能部门是不是应该更积极一些?比如想方设法包装、宣传安徽作家,通过传媒、翻译界以及因特网把安徽作家的作品介绍给海内外。另外,动用文学基金帮助穷困的作家,定期给作家检查身体;在创作上关心作家,在生活上更应该关心作家。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或更早地关注祝兴义先生的生存境况,更多更好地支持和援助他的话,我想他也许不会那么早地就离开人世——安徽文坛真不应该惨遭这么大的损失!
那么,在商品经济社会里,钱财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东西,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它的诱惑和影响,但是作家能成为商品搏击中的暴发户吗?
我想,大概不会。
面对商品经济的冲击,文学界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在这样的形势下,不妨让一些人到商海里搏击一番,但是我认为,要振兴安徽文学事业,这不是主流。文学这块领域决不是生长暴发户的宝地,只有甘于寂寞,甘于清贫,甘于穷困潦倒的人,才能在文学中有所出息。在过去,文人历来是受打击的对象,我们的前辈们便倍受这种苦难;但有一条,他们虽然历经坎坷,却自诩为精神贵族,有一种不息的信念在支持着他们,支撑着他们几十年来孜孜不倦。但现在这种支撑一下子失去了,文人普遍感到失落,寻找不到自己的社会地位,于是,便有人慌了手脚,开始“投笔从商”。然而,我认为,这并不是每个作家都非做不可的,真正的作家不会如此脆弱。他们一方面注意研究社会审美心理,既不迎合低级趣味的要求,也不脱离实际,空对空地作无病呻吟;另方面又有一种为文学艺术献身的精神。
无数先人早已说过:文学归根到底是苦难的结晶。快乐、舒适、轻松、金钱毕竟不是真正伟大的文学的驱动力。
事实上,今天有这么多的青年作家欢聚在一起,这就足以说明文学这座孤岛,在商品大潮汹涌撞击下岿然不动,并没有沉没——重振皖军,大有希望!
责任编辑潘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