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博
“无酒不成宴”的习俗,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但在巴黎,饮酒却已发展成一种品味,一种文化。一顿饭喝上好几种酒,是很平还的事。餐前有开胃酒,餐后有烈性酒;吃肉配红葡萄酒,吃鱼虾配白葡萄酒,吃甜品配香槟酒……诸如此类的讲究,多不胜数。大大小小的酒吧,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来到巴黎,利用旅游闲暇,静静地坐下来,品尝一下这里驰名世界的美酒,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我欣慰有机会作了一次酒乡之旅,果真受益非浅。
距巴黎以北140公里的香槟地区,是驰名世界的法国香槟酒出产地。35000公顷的土地,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葡萄藤。它们大部分位于马恩省境内,据说这里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在表面的土壤下,还有一种特殊的白垩层,是优质葡萄生长必不可少的。周围平缓的山丘,纵横的河道,茂密的森林,不仅编织出了一幅美丽动人的乡村风景画,还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他处的气候环境。每年的6月份左右,漫山遍野的葡萄藤上,开满了细小的白花。一簇簇,一片片,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迷人。再过大约100天,一串串饱满的果实,挂满了所有的藤蔓。有紫色的,还有白色的,预示着丰收季节的到来。不过,这里的葡萄可不是我们常吃的那种。它粒小皮厚,且酸度较大,是非常适宜酿酒的品种。据说,也曾有过其他国家,移栽这种葡萄,并采用同样的工艺,生产出来的酒却怎么也不如法国香槟那么清澈香醇,这都是土壤和气候不同的缘故。
关于这种酒的传说很多,其中最动人的莫过于盲人修士发明此酒的故事了。相传在17世纪,香槟地区一所修道院里,有一位主管食品储藏的盲人修道士,名叫佩里尼翁。他虽目不能视,却有个嗅觉非常灵敏的鼻子。凭借这一点和丰富的酿酒经验,经过艰苦的摸索、实践,终于发明了一种可以发泡的葡萄酒。每当小心翼翼地拔出瓶口的软木塞,都会听到“波儿的一声,清脆悦耳。随着酒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它的发明者也被当地人奉为“酒神”。他死后,当地人塑了一尊他的全身雕像,至今仍在那所修道院里。
香槟酒是葡萄经过两度发酵后生产出来的。在第二次发酵前,要加入少许的糖和酵母,盖上瓶后才会产生碳酸气泡。但随着二氧化碳产生,酵母也会因死亡而出现混浊的杂质。在倒酒时,经常会有一些渣滓,随之流到酒杯里,大大影响了它的美观。在大约180年前,一位酒厂老板的遗孀想出了一种妙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她把酒瓶倒过来,让沉淀物都集中到瓶口,拔掉瓶塞,碳酸气会把杂质喷出来,这样做虽然损失了极少部分酒和气体,但从此香槟酒却变得格外清澈透明,更加惹人喜爱。而且,由于她的这一重大发明,还产生了一种新兴的职业——转瓶人。
在宽大而阴暗潮湿的酒窖里,一排排两米来高的人字型酒架上,整齐地插着许多瓶酒,一律呈45度倒置着。有位系着围裙的中年男子,熟练地转动每一瓶酒。有的转四分之一圆弧,有的转八分之一圆弧。两手齐上,动作麻利。据说他们都是经过很长时间培训后,才单独操作的。这样做不仅可以加速酒中杂质的沉淀,还对酒的发酵有相当大的好处。但随着机械化、电子化的发展,许多大厂已把这一程序改用机械来完成了,甚至连拔塞放出杂质也改用电子控制。还有人设想利用生化技术,把一小团藻类放进瓶中,吃掉那些沉淀物,然后自行分解,完全融入到酒里。这样就可以省掉一道工序,还能使碳酸气一点都不损失,真是一举两得。
现在香槟酒的生产,有些还是沿用了以前老的方式进行。像榨汁、发酵、窖藏等,都是严格按照祖先留下的程序去做。一些所谓的“新工艺”,被大多数老厂所不屑。因为他们都坚信,只有传统的方法,才能酿出纯正的美酒。
从18世纪起,当时产量还不是很多的香槟酒,已经成为巴黎上流社会普遍推崇的一种高级饮品。而且欧洲各国也纷纷效仿,顿时它的名声传遍了世界各地。人们不仅在高雅的西餐会中能见到它,更可以在任何喜庆的场合用它来助兴。
法国是世界上酒生产量和销售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生产香槟酒约有3亿瓶,有三分之一销到国外,可有时还是供不应求。光是巴黎,每年大大小小的酒节、品酒会就多如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