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顺生
儿童的身心健康不仅需要供给各种物质营养,也离不开精神营养。所谓“精神营养”,主要包括来自亲人和保育人员以及教师对孩子的爱抚、教导、约束与批评。这些精神营养与物质营养一样,不仅要充足、齐全,也应搭配合理,不可偏废。
当今家长在孩子精神营养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有:
一、过分溺爱: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可以说是很多父母的通病,他们无时无刻、无代价的爱往往造成孩子自私自利、不珍惜爱、不会给予他人爱的个性特征。有的父母受自身童年艰苦经历的影响,产生了“绝不能让孩子遭一点罪、受一点委屈”的心理,尽量满足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如,一位下岗女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次在女儿的要求下,她带孩子走进了麦当劳快餐店,看着女儿吃得津津有味,她高兴地说:“给妈妈尝点好吗?”女儿却坚决地回答:“不给,这是我的,想吃你自己买。”孩子的回击未能改变母亲的爱意,她依然充满爱怜地给女儿擦汗、整理衣服。这类孩子将来肯定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只会一味地从别人那儿索取,不会付出,也不会珍惜别人的付出。而具有这种心态的孩子只能在父母身边行得通,在社会上必然要碰钉子。溺爱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与成长十分有害,是引起他们任性、怯懦、怪癖的主要原因,成为儿童心理障碍形成的首要因素。
二、教育方法矛盾:很多家庭是祖孙三代住在一起,受各自观点及知识水平的影响,父母之间、祖父母与父母之间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如果出现矛盾:一方溺爱,一方严格;一方反对,一方支持,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如孩子惯坏了玩具,母亲严厉训斥孩子,而奶奶则在一旁呵护着孩子说:“不就是一个玩具吗?乖乖,别怕,奶奶明天再给你买一个。”这样孩子的错误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难免下次再犯。这种教育方法的矛盾不仅存在于家庭内部,而且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也比较突出,如教师教孩子要懂礼貌,在公共汽车上应给老人让座等,而在家中则不然,奶奶总是将享受让与小孩,父母常常在公共汽车上为一席之位与人争吵,这样常常使孩子辨不清是非对错,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还缺乏原则。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用哭闹的办法,要挟父母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父母被逼无奈而就范。其实,这种缺乏原则的将就,恰恰强化和“鼓励”了孩子的这种哭闹行为,使孩子的这一不良行为固化下来,下一次他们会不自觉地使用这一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正确的方法是父母在孩子哭闹时要坚持原则,也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讲道理,或者不予理睬。其实孩子是很精明的,他知道自己的哭闹在宠爱他的奶奶面前很管用,而在幼儿园的教师面前毫无作用。所以要给孩子确立一个明确的原则同时又让他感觉到父母很爱他。这样教育出的孩子才既有感情,又有理智。
三、父母包办一切:有的家长心疼孩子,怕他累着或担心他做得不对,凡事不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其结果往往是孩子长大后没有能力去适应社会,遇到困难自然地缩到父母身后,等待父母去处理,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明智的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逐渐培养成遇到问题自己解决的习惯。
四、只注重智能的培养。忽略了人格的健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众多家长的期盼。很多家长只要求孩子聪明,成绩好就行,其他什么也不管,因而忙于带孩子奔波于绘画班、英语班、钢琴班之间,让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忽略了孩子的天性,甚至隔绝了孩子与同龄小伙伴之间的玩耍,阻碍了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其实,孩子在与同伴游戏中能学会如何与别人合作,如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谦让及解决人际矛盾的技巧,如何根据别人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言行,恰当地表达情绪,为步入成人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五、批评不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严、批评过多,总是指责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是,或者恐吓打骂孩子,或者在别处生了气都转移到孩子身上。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做事谨小慎微、胆小孤僻,甚至还会形成强烈的对立心理。恰当的批评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要懂得儿童的正常行为心理,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不要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二是批评孩子时要讲究方法,一般可用皱一下眉、不说话等温和的方法来表达,不要当众羞辱、大声责骂,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须知它是孩子上进的动力。也可以在适当的场合和蔼地指出其缺点,并鼓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这样既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点。又能使孩子确立自尊和自信,规范其行为举止。
可见,精神营养不良对儿童的危害是不能低估的,现在不少的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依赖性强、不关心别人等心理上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应该说是教育的偏差。因此我们在关爱自己的孩子,重视物质营养均衡时。切不可忽视了精神营养。
(编辑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