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雷 罗劲松
一声婴儿啼哭,宣告了一个奇迹的发生,昏迷了100天的植物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母亲。
2000年4月12日晚10时37分,随着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在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深圳医院病房中响起,守候在植物人李谢丽床前8个小时的医护人员终于有了稍稍的松弛。她们抹了抹脸上的汗珠,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科主任丁红飞手抱着婴儿,无比深情地说:“这孩子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这个来之不易的男婴是那样的逗人喜爱:一生下来就滴溜溜地睁开了两只大眼睛,不时地转动着小脑袋,好像在对医生们说:“谢谢你们救了我!”医生们给孩子做了心跳、呼吸、四肢肌张力、反射、皮肤颜色等五个方面的综合评分,打出了满分10分!
然而,四肢强直性屈曲,昏迷了100天,有心跳、有呼吸但无意识的植物人母亲李谢丽却无法享受到诞生儿子的喜悦,更不会知道,她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与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生命、生育的奇迹……
为了挽救母子的生命,医护人员连续进行了长达一天的抢救。
1月9日晚11时50分,随着救护车的一阵阵警笛声在武警医院门口响起,急诊科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从救护车上抬下一名患者。当时,患者口角有鲜血,脖子和下巴上有几道深深的勒痕,面色苍白,眼球突出,呼吸微弱,血压测不到,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并出现脑水肿,肺部感染,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症状,令医护人员吃惊的是患者腹中还怀有婴儿。情况非常紧急,急诊医生李广如一边采取喉管切开术,吸痰、输氧等急救措施,一边紧急向院领导报告情况。
“病情就是命令!”医院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前往协助抢救,闻讯的专家们迅速赶过来……经过大家协作抢救,时间整整延续了近24个小时,尽管保住了患者生命,但终因患者长时间窒息,大脑严重缺氧,大脑皮层软化、坏死,成了有心跳有呼吸,大脑无意识的“植物人”。更令人担心的是腹中的胎儿。经临床结合B超观察,医生们发现她腹中孕育的胎儿还活着。医院领导非常重视,特别安排医院内科和妇产科的专家们为李谢丽母子组成了专门的治疗小组。并于次日18点30分转入ICU病房进行24小时重点监护治疗。专家们最初考虑为植物人母亲引产,因为从纯医疗的角度来看,救治母体是第一位的,而母亲病情危重,救治还有相当难度,胎儿在母亲腹中能否良好发育也是一个大问题。母子的安危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院领导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上级部门经过紧急磋商,决定让医院千方百计保住胎儿,让母亲把孩子生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紧张而又漫长,要确保植物人自然分娩,毕竟在世界上也不多见。
“保住胎儿”,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一项巨大的技术难题。“植物人状态下的妊娠、分娩”,在国内的医学教科书和有关医学杂志上都未有刊载。作为一个无意识的母亲,李谢丽不能给予医护人员哪怕是一点点的配合。对胎儿的感受,她不能像正常孕妇那样亲口说出来,对正常孕妇的一些基本检测,在她身上都无法顺利展开。更为困难的是,母体严重窒息,大脑缺氧,救治过程中需要不断用药,胎儿发育也许会受到严重影响。怎么办?医护人员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他们兵分两路,一方面由内科的苏敏军主任、丁红飞主任和妇产科的金志魁教授等专家组织多次会诊,针对病情的变化,制订适宜的诊疗方案;一方面在科室工作量大、人员紧的情况下为李谢丽提供了最好的护理。随着李谢丽一天天接近临产,医护人员的神经也一天天绷紧。从李谢丽的身体状况出发,专家们排除了危险性高、容易引起并发症的剖宫产,决定创造条件,让母体自然分娩。而失去知觉的母亲四肢强直性屈曲,分娩时将处于强迫体位,病人因病情只能呆在内科的特殊病房,不能移至产房等问题,也使自然分娩面临着相当的难度。
4月12日下午2时,怀孕9个多月的母亲在没有出现规律性宫缩的情况下,羊水先破了。此时必须赶快施行静脉滴注催产素催产,由于病人没有意识,无法表达疼痛感觉,医护人员只能一直用手摸着产妇的肚皮,一边调整药物剂量和滴注速度,靠临床严密观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来判断宫缩强弱。晚上10时,分娩到了最后时刻,医生们果断采用胎头吸引术帮助产妇分娩。一般情况下,用这种方式辅助时,要做会阴侧切,但对于一个植物人来说,任何伤口都充满了危险。医生们当机立断,决定大胆尝试在不进行会阴侧切的情况下接生。整个产程,一直由医护人员们帮助掰开产妇僵硬的大腿助产,一直靠点滴缩宫素来帮助宫缩。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紧张而又漫长。李谢丽和平常一样不时从喉咙里发出无意识的“哦哦”声,而她身边的医护人员却好像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在4月微凉的夜晚,也被汗水浸透了衣裳。毕竟耍确保植物人成功分娩属破天荒第一次!经过8个小时的奋战,一个健康的男婴终于成功地诞生了!孩子的母亲也顽强地挺了过来。医生们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露出了宽慰的笑容。而几个年轻的护士,眼里竟闪烁着点点的泪光,毕竟对这些护理人员来讲,这一刻凝聚了她们2400多个小时的心血和精力。
护理流程:6时,晨间护理。8时,彻底清洗。9时30分……每小时翻一次身,每2小时吸一次痰,每3小时进行一次鼻饲。
李谢丽从人院到分娩,时间长达3个多月,为了给她分娩创造尽可能好的身体条件,神经内科的护士们担负了极为繁重的护理工作。细心为李谢丽制订了周密的护理流程。
护士们为李谢丽每1小时翻一次身,每2小时吸一次痰,每3小时进行一次鼻饲。在2400多个小时里,从护士长路敏到护士刘丽、蔡小文、周樱波、余秀齐,还有怀有身孕的刘沐琴、许微、耿法都把对李谢丽的一级护理当做特级护理来做,虽然对这个植物人的护理量相当于全产室的护理量,但她们从来没有人说苦叫累,而是付出了超负荷的工作,小病不下“火线”,累得晕倒了,休息一会儿又开始工作。鼻饲每天8次,把一根胃管从鼻孔插入胃里,再把用匀浆机弄成糊状的食物送进去。不定时吸痰,病情严重时每隔10~15分钟就要进行1次;防褥翻身,每小时1次,3个多月过来了,病人从未生过一次褥疮;外阴清洗,每天2次。其余的生活护理,包括剪发、剪指甲、全身擦洗、大小便处理等等,护理人员都做到了无微不至。凡是来看望植物人李谢丽的人们都会情不自禁说:“你们能对她护理得这么好,这也是一个奇迹。”在保证母体的同时,医护人员亦加强胎儿营养和发育的保障,医院的营养师为了这对母子制订了专门的食谱,加强对热量和蛋白质的供应,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通过母体输送给顽强生存着的小宝宝,保证优质饮食。同时,医生在对母体救治用药时,还充分考虑胎儿的健康,尽力避免使用影响胎儿神经、骨骼发育的药物。
李谢丽没有亲人照顾,医护人员却给了她胜似亲人的关爱和料理。丁红飞、苏敏军两位主任从家里给病人带来了葡萄糖、米糊、水果糖;护士长路敏自己掏钱为病人购买了消毒液和花露水;护士们自发为病人买来新毛巾、尿垫布。医护人员还轮流对李谢丽进行亲切的呼唤,轻言细语地和她说话。虽然无意识的李谢丽不能感受医护人员这真挚的关爱,但医护人员的这份真诚和爱心却好像一阵阵春风,吹散了病房里的苦苦药味,把温馨带给了李谢丽,把温暖带到了其他病人心上。
真诚奉献,唤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医院对李谢丽的治疗尽管已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但他们仍然毫不松懈,并针对病人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疗措施,医护人员每2个小时对李谢丽进行一次呼唤,给她放音乐、讲故事,将小孩的哭声录下来不停地在她身边播放。与此同时,武警医院积极会同深圳市民政局联合为母子申请基金,医务处还向全国有名的专家发出了为李谢丽会诊的邀请函。医院给孩子暂取名为“警生”,并给小“警生”指定了专门的儿科医生,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为小“警生”检查身体,在警官叔叔、阿姨的细心呵护下,小“警生”十分健康可爱。
医护人员真诚的付出,犹如春风吹动了人们的心灵,唤起了全社会热切的回应。人们纷纷来到医院,给李谢丽送来鲜花、捐来钱物;深圳一集团公司负责人多次看望李谢丽,并无偿为她提供了治疗药物,还特意为李谢丽请了一个特护工人;医院每天都接到十几个电话要求探望昏迷中的李谢丽,还有不少群众纷纷致电福利院要求认领这个孩子……
目前,李谢丽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情况良好;记者每次去探望她时,似乎每一次都有一种新的感觉,特别是从她的眼神中似乎看到了一种希望!尽管从医学的角度讲,她苏醒的机会微乎其微,但医护人员仍没有放弃促使其苏醒的努力。白衣天使们将继续以爱心来期待新的奇迹的出现!
(编辑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