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金榜
练好形意拳,并非易事,更鲜有自学成才者。那么,如何全面、科学地学习和掌握这门技术呢?我个人认为,习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有较强的习武愿望,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以及灵敏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有明确的习武目的;
坚韧的探索精神;
有持之以恒和敢于拼搏的精神;
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具备这些条件,还要选择一位明师。
事实证明,一个习者如果没有寻找到通达拳学知识、彻悟拳学之理和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师,就很难成为优秀的武术人才。所以“明师门墙桃李多,庸师麾下无强种”,还有“明师一言三舍生辉,庸师半句误人百年”之说。因此,宁可终生不学也不可轻率择师。但是明师不一定是名家,时下,可以说名人名家漫天飞,笔者在一日之内能收到三封征集入典的来函可足见一斑。一些卖煎饼果子的也敢与爱因斯坦、钱学森、李四光同室并论,五千年的人才宝库一夕之间竟被泥沙充斥其中。那些耗尽毕生心血创出惊天地业绩的人到此已变得一文不值,诚可悲乎!因此,初学者要有辨别真伪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只要我们对欲投拜的老师细心地观察,从其言行上就可略知梗概。真理是非常平常的东西,凡是将武术渲染得神乎其神、深不可测者,多是不学无术的“长老”。不妨多造访几位老师,通过比较,选择出你认为可以投拜的老师。
初习武者择师时,不仅要看老师的实际功夫,还要看其道德情操是否高尚。如果缺乏好的道德品质,功夫再好也难为人师表。但有德而功夫不佳者,则学无所取。因此,能找到德才兼备的老师是非常幸运的事。
找到好的老师后,既要树立成功的信念,“闻鸡起舞”保证练功时间。又要强化练功难度,做到日日练日日新。主观上不可急于求成,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去练习、探讨、研究,不要有满足现状和走捷径的侥幸心理。还要勤学多问,细心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从整体着眼,大处着手,不要只注意局部某些细节上的变化。同时要注意吸收老师对拳学理论的讲评、拳学思想的论述和分析,以及老师的练功经验谈。这可使初学者从心理上破除对传统武术的迷信和执著,从而培养建立和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使学者尽快步入正轨,少走弯路。并可形成一套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回到实践的,文武并重、内外兼修的科学训练方法。避免学者单纯追求外在形式,练习中顾前不顾后、顾上不顾下、顾左不顾右,缺乏整体呼应的弊端。
练习形意拳,必须先站好三体式桩。站桩既可固定身法间架,又可加强下盘的稳定性,同时也是净化意识、训练神经、转化力型和消除僵劲的过程,也就是学会放松。放松是内家拳特点,又是静的具体体现,心不静则体不松。松是紧的条件,没有松谈不上紧,也就是说没有柔就谈不上刚、没有静就谈不上爆发。因此松静功夫是拳法应用的关键。松静是复还本然,也就是复还自然本性。
拳重在应用。因此,每招每势的应用法则和方法都应细心研究和揣摩。首先要了解形意拳的应用理论法则,并研究它的实践应用方法,逐步做到参透、练熟、准确到位,并进而举一反三。能做到以静制动、随机应变,才算真正入门。〖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