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超越

2000-06-13 23:42韦玉玲等
文学评论 2000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美学全球化

韦玉玲等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桂林市对外人民友好协会、武汉大学美学研究所、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单位联合主办、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承办,2000年7月26日在桂林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的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各种不同的思想在研讨会上荟萃碰撞,新见迭出,观点多元。现将会议主要论题综述如下。

回归文本面向当下立足发展

"回归文本,解放文本"是此次研讨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回归文本",即回到马克思文本的真实存在,回到马克思的原创性理论,澄清因"误读"所带来的理论认识偏差。"解放文本"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置放于现代美学思想的语境中思考,寻找出马克思主义美学区分于现代其他西方美学家的自身的规定性,并融会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开拓马克思主义美学新的发展空间。

彭富春教授(武汉大学)认为,理解马克思美学的现代意义,必须把握马克思的存在观。马克思所处的现代,人与动物区分的最终界限不再是理性,而是存在。马克思对于现代人的规定是借助于一个将来的人和现在的人进行区分,这就是人与异化劳动者(雇佣劳动者)相区分而成为共产主义者。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它是人通过人并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的本性的全部复归。异化劳动者是动物性的,共产主义者才是真正人性的。

米勒教授(美国加里福利亚大学)在题为《许诺:马克思和德曼在言语行为理论、文学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方面之异同》的大会发言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德曼的解构主义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他认为,德曼的解构主义理论明显得益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关于商品、商品生产以及对拜物主义等问题的论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构主义是对马克思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尤其是继承了马克思对商品=商品生产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米勒认为,如果说马克思也是一位解构主义者的话,我们也可以说,解构主义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形式。

邓晓芒教授(武汉大学)则把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与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了海德格尔为什么不能解开"什么是艺术的本源"这一谜团的原因。他认为,海德格尔的大地对人是自行封闭的,而马克思的大地对人是敞开的。当海德格尔把人放在括号里,他同时也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放在括号里,而马克思强调人的创造和艺术欣赏是有关系的。海德格尔从艺术中抽掉了人的感性,特别是美感,而在马克思那里感性和人不可分,感性使人和自然结合起来。

成复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探讨了实践美学的失误,他指出,"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是人生与文化的两个维度。实践美学对美的判断取决于它对人的判断,而它对人的判断是以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为前提的。因而实践美学对内,仅仅强调人的社会化、文化化,贬低人的自然本性;而对外,实践美学仅仅强调改造征服自然界,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一条以"自然的人化"为旨归的单向而封闭的思路,其中没有通向"人的自然化"的路口。人既有文化本性,也有自然本性,是文化与自然的统一体,二者彼此交融、双向积淀。因此,人既需要自然的文化化,也需要文化的自然化,只有文化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才是适宜人类生存的理想环境。

刘清平教授(武汉大学)在谈及马克思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比较和整合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都主张从人类实践活动的角度探讨美的本质问题。不过,在主客二分倾向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美学往往把美看成是人的自由本质在客观事物感性形象中实现的对象化表现;在天人合一倾向的主导下,中国传统美学往往把美看成是人自身在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实现的一种形而上的自由存在状态。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应该汲取和整合中国传统美学的这一见解,超越主客二分模式的局限,把美看成是人自身在实践创造活动中所达到的一种自由存在境界,再由此出发去探讨客观对象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

胡经之教授(深圳大学)在分析了中国当下现代化建设和文艺学的发展状况后,提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要在中国发展,当务之急必须面对当下现实,对中国现代化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涌现出来的新的审美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马克思主义美学要总结艺术创造的实践经验,但并不仅限于此,而是要面对更为广阔的实践活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外美学的优秀传统,作为有价值的理论资料,我们当然要高度重视,作为借鉴,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所要回答的,却应是我们实践创造中自己碰到的难题。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回答,何来中国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张利群教授(广西师范大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批评运作机制的转变"。他认为,文艺批评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确定自身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努力实现批评在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过程中的自身的转型。

蒋述卓教授(暨南大学)认为,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文艺学的发展最终也通向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21世纪的中国处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时期。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发生语境十分独特,因而,中国现代化需要观念变革的推动,思想的启蒙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文艺学的现代化要求促进文艺人文精神化,关心人的生存价值,提升人的价值与理想追求。

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如何

公正客观地评价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设,批判地学习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成果,是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中心论题之一。

刘纲纪教授(武汉大学)指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与阐释所形成的三种基本形态中,苏联马克思主义美学是本质主义的认识论美学。这种反映论美学既有优势又有缺陷,它的真正阐明者是卢卡契。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政治批判美学。这种美学有符合或基本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以及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刘纲纪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含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与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仍需牢固地建立它的哲学基础,面向中国文化实践。

王杰教授(广西师范大学)认为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没有得到全面深刻的论述。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研究大体上应该包括以下方面和层次:(1)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的东方化表达机制;(2)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的特殊性;(3)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的理论与实践:(4)将以上三个方面统一起来的理论形态和理论的风格。王杰指出,东方的审美表达机制建立在文化完整性的基础上,其轨迹是由经验性的个体指向具象性的社会理想,其重视审美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创造未来的可能性是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贡献。在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中,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最具有独创性。王杰认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抓住了新文学的基本问题,从新的现实关系和新文化建设角度,提出了新的审美关系和民族性与大众性的新美学原则,使得文学在个体方面能够沟通个体与社会的隔阂,在社会方面,担负起社会心理的层面上拯救民族危亡的责任。这种要求,不管具体的历史条件怎样变化,对于第三世界文学来说,都是合理的,在全球化的语境中,美学对社会和历史的责任丝毫没有减弱。

王杰教授的发言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季水河教授(湘潭大学)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不等同于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界定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应照顾地域性又照顾性质的接近性。马驰(上海社会科学院)则认为,在现实条件下,对东方马克思主义或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这些概念作一些似是而非的界定不太好,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李志宏(吉林大学)持与马驰相近的观点。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没有中国的和外国区分。正如科学一样,没有中国的科学与西方的科学之分。然而,简德彬教授(吉首大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有三个形态:1.经典马克思主义;2.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是无法回避的;3.东方也就是列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其外延应包括东方各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在东方社会主义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蒋述卓教授认为关于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问题,有三方面要考虑:1.全球化的语境与中国当下语境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中国美学的结合问题;3.如何建构东方马克思主义理解体系的特征或理论形态。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也是大会的热点问题。会议提交的不少论文是针对具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学说进行阐释。

王逢振(中国社会科学院)对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观念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威廉斯从70年代中期开始,将其关注的重点转向作为社会和物质实践的文化。在一个经过重构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框架之内,面对主体和主体性的范畴问题,威廉斯运用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分析文化,强调社会意图性,努力为矫正阿多尔诺所说的"文化工业"的诱惑提供一种方式。同时,文化是感情的结构,他本人满足于对社会力量和发展方向进行一种"认知的测绘",于特定的传统和各种不同的构成之中,通过"感情的结构"和"可知的共同性"发掘出这些力量和方向。威廉斯要求有政治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依据建立共同文化的价值观解放千百万人,要求文化的民主化。但威廉斯同时也预想了可能出现的危险,"共同文化"意味着标准性和一致性。

王尔勃副教授(广西民族学院)则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总趋势中探讨威廉斯的独特理论建树。他认为威廉斯视野恢宏,跨学科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唯物论"体系。他的理论面向未来,早年的那些学术思想恰是当今"后现代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的主题。他晚期代表作《马克思与文学》建构了一整套"马克思主义文化社会学"理论,强调文学艺术作为"写作实践的物质性与历史性",将写作上升为具有文化哲学意味的人类存在方式问题。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将,哈贝马斯及其交往理论并未对中国美学界产生应有的影响。王翰东副教授(武汉大学)分析了哈贝马斯的理论在当代美学问题上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和首先体现在方法论上。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框架,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应该由劳动和相互作用之间更加抽象的联系来代替。在其交往关系的框架下,人类的审美活动作为交往的主要因素,无需劳动的中介,便直接进入了社会实践的视野。哈贝马斯用马克思来发展他的"基本上是解放"的批评战略,要求一种逻辑上与从自然科学中发展出来的程序截然不同的程序,以便把握对社会现实具有构成性特征的"意义",进而在交往行动理论分析基础框架下实现"解放的意趣"。

刘昌元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探讨了卢卡奇对现代主义的批评。他指出卢卡奇对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风格的批评是建立在其反映论的基础上的。卢卡奇所说的现代主义文学大致有三特点:(1)在形式与技巧上明显地与传统决裂,努力创新;(2)在内容上把人与其存在的社会--历史现实孤立起来;(3)客观的社会--历史在作品中是静止的或稀薄的。刘昌元认为卢卡奇以人与环境的互动及艺术技巧的创新与写实主义风格结合的角度,批判现代主义把人与社会--历史的环境隔开,导致单面地强调主体意识,使它变得日益贫乏最终缺少具体的可能性,甚至使人格解体。这种批判有不少创见,但其某些论点仍有缺陷。

西蒙·杜林(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大会发言《从卢卡奇到当代文学爱好者》由卢卡奇的一篇评价斯泰恩的《桑弟传》开始,提出了对文学爱好者这一亚文化群的关注,将其称为文学主观主义,暗示着与作为一种社会、生活与逻辑形式的整个审美机制发生分离,他们把文学视为准自治领域,消解传统的文学体制与知识,将阅读融入生活中。而批评家应作为"为文学爱好者服务的职业化的知识分子",关注这一群体。

施瓦布女士(美国加里福利亚大学)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与詹姆逊提出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对比,她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较多地注意政治对文本生产、消费的作用的研究。詹姆逊在他的《政治无意识》一书中,探讨了当前文艺理论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如何发展一种将政治、文化和心理等诸因素融合在一起的阅读和文本生产模式。但是,他的政治无意识的观点并没有被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受到评论界的重视。施瓦布重新审视了詹姆逊关于文化和无意识的概念,指出文化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不仅仅是由经济生产方式来决定,它从属于生产方式和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这些力量包括经济、政治、机构、艺术或无意识的。这种观点取代了传统的以为政治高于心理或者相反,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在一种文化的生产中,政治与心理都处于相互作用的平等地位。

全球化语境及审美人类学

有关全球化问题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与会中西学者就此展开了"文化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小组专场讨论。

钱中文先生指出,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氛围日渐浓郁,与之相应,西方一些理论家强调文化的全球化、一体化,推行一种"主流文化"。面对全球化语境,现实、人、文化、艺术受到冲击而发生巨变,后现代文化同样在悄然影响着国内文化发展,文化危机的因素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正负面兼备的全球化,负面效应表现在人的价值观念的失衡,人的异化危机。有鉴于此,钱先生强调美学更应关怀现今的人,尤其是在全球化语境中人的精神的生存状态,使人得以诗意的栖居。

林宝全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的论文《全球化与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中提出,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马克思称之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实质上就是全球化趋势的体现。现在形成的全球化应是多元并存的对立共同体,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都应如是观。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相辅相成,共生共长的,当代文学发展应把握好二者的辩证关系。而黄伟林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则通过对沈东子一系列文化体验小说的解读,阐释中国当代文学对全球化背景下许多中国人的复杂心志的表述。

同时,就"文化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这一论题,中西学者展开对话,就全球化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以及全球化的后果诸问题做了探讨。

刘纲纪教授重申:全球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全球化发展具有历史二重性应辩证看待,一方面带来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说它本身成为生产发展的阻碍。而王逢振先生认为应将全球化放在特定的时代来谈,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工业出现后的特有现象。西方学者对此有不同理解。米勒教授认为全球化至少有三个特征: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交通的快捷,远程交流的实现等。而西蒙先生则认为全球化并非国际化,也不等于世界主义,在西方指新的身份认同新的政治,如女性从女权身份讲政治,少数民族从少数民族身份讲政治等。

就全球化的效应,西方与会学者更多看到全球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故持较悲观的态度。而王翰东谈到悲观与乐观态度来自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两方面:资本全球化与人的解放的国际化。

廉静女士(《文艺研究》编辑部)谈到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发展的问题,这亦是日渐引起人们关心的问题。大会特意组织了审美人类学专场讨论。

覃德清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分析了以下问题:美学与人类学科际整合的学理依据;从形式空壳到实证精神的追寻;韵与文化的流彩即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价值潜源的激扬;科际整合与视野凝聚。试图在美学与人类学的交叉点上建立审美人类学学科,借鉴各种有效的理论对民族民间文化形态做出合理阐释,并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发展。

〔韦玉玲张丽芬张艳艳整理〕

猜你喜欢
马克思美学全球化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印花派对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纯白美学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