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亲”的悲伤与解脱

2000-06-06 13:44■孔令秋
大众健康 2000年8期
关键词:逝者程度亲人

■孔令秋

世界医学界近年来的综合研究中发现,长期的悲伤对健康有很大的杀伤力。早在1961年,著名精神科医生恩格就曾发表论文指出,人因为失去亲人所承受的悲伤,其严重程度相当于一个受外伤或烧伤的人在生理上所承受的伤痛。悲伤代表脱离健康与幸福的状态,如同身体生病需要时间康复一样,一个面对悲伤的人,同样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来为自己的悲伤哀悼,以求得新的心理平衡。

失去亲人会使人产生高度的情感失落。这时候最容易产生的感觉包括悲哀、愤怒(怨恨逝者弃已而去,或气自己在某方面的过失)、愧疚、自责、焦虑、疲倦、无助感、孤独感、惊吓、苦苦思念,也有的会出现解脱感,或麻木感,这往往是在有意阻断自己的感觉,作为一种防卫,以避免承受不了痛苦。这些感觉应该说都是正常的悲伤反应,但这种感觉持续过久过强时,就有可能变成病态。

失去亲人,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与悲伤相应的生理反应,如:胃部空虚、胸部压迫、喉咙发紧、对声音敏感,以及呼吸急促、有窒息感、肌肉软弱无力、缺乏精力、口干等等。在精神上会沉迷于对逝者的思念、感到逝者仍然存在,产生视幻觉或听幻觉。在行为上最容易发生的改变则是失眠、食欲障碍、心不在焉、不愿参与公共活动,常常叹气,坐立不安;有的人常梦到失去的亲人,但在人前,又极力避免提起失去的亲人。有些人在亲人去世后常有旧地重游以重温旧事的欲望,也有人非常固执地随身携带亲人遗物或把亲人用过的东西都珍藏起来。

医学专家认为,失去亲人所受到的打击和引起的悲伤,主要来自于人类所固有的“依附”本能。这种依附并不仅仅指对生存必需的物质来源的依靠,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相互依存的一种需要。

“丧亲”是高度情感失落的经历。失去亲人者会因为和死者的关系、依附的程度、死亡的形式、丧亲者过去的悲伤经验,以及本人的人格特征,产生不同程度的哀伤,需要一些时间来哀悼并复原。

从心理卫生角度看,哀悼是调适情感失落的必要“过程”。一般来说,哀悼过程有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是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不少人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常常产生去追循逝去亲人的欲望,常常想到要去什么地方寻找失去的亲人;有些人总有一种感觉,亲人出差去了,或是到远处求学去了,从心理上和感情上都不肯承认亲人已死亡的事实;也有人把自己引进了另外一条死胡同,比如会对自己说,“他以前并不是个好父亲”,“我们以前并不那么亲近”,“我并不真地想他”,“这孩子活着也早晚是个祸害”。还有的不肯承认失去亲的不可逆转性,仍希望死者会回来等等。这些情绪将使失去亲人者在悲伤过程的第一关就停滞了。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需要时间,因为它不仅是理性上的感受,更是情感上的感受。失去亲人后,在理智上比较容易承认这个现实,但却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在情感上完全接受。

第二个阶段是经历悲伤的痛苦。这痛苦不仅是情绪上的,也包含生理和行为上的痛苦。虽然每个人因年龄、性别以及与逝者的“依附”程度不同,感受痛苦的程度和方式各有不同,但失去自己曾深深爱着的亲人,完全没有痛苦是不能的。有些人试图用某种方法逃避痛苦,比如深深地投入到工作中,使自己没有时间去痛苦;也有人借饮酒或者到处旅行来逃避悲伤的情绪。

事实上悲伤是无法避免的,逃避比正视的危害更大。医学实践证明,那些试图逃避悲伤的人迟早会精神崩溃,最常见的是患忧郁症,也有一些会患更严重的精神疾病。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人们学会正视现实,以免一生都背负这种痛苦。

第三个阶段是学会适应失去亲人的生活环境,扮演一个以前所不习惯的新角色,并发展以前不具备的一些生活技能,从而迈向经过自己重新评估的世界。如果不能认识到环境已经改变,从而重新界定生活的目标,就容易长期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对健康是极其不利的。

哀悼的最后阶段,是将情绪的活力重新投在其他人际关系上。就如弗洛依德所说,哀悼需要完成一项特定的心理任务:“让生者不再将希望与回忆依附在死者身上。”只有在日常的生活中,哀悼者不再总是强烈要求恢复逝者的形象,哀悼才会结束。就如一位丧子的母亲所写:“直到最近,我才注意到生活中有些事物仍为我开放,让我快乐。我知道终我一生,我仍会为我的孩子哀悼,我对他的爱的回忆会永远活着,但是生活会继续下去,不管喜欢与否,我必须健康地活下去。”

猜你喜欢
逝者程度亲人
Chapter 24 Live to be tortured 第24章 生死折磨
亲人
念念不忘
纪念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墙壁
笑着说再见
亲人( 连载一)
最大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