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君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在某一段时间里精神状况良好、体力充沛,而过了一段时间,既没有生病也没有受到什么挫折,却感到精神不济、腰酸腿软。这很可能是人体的生物节律在起作用,它直接影响着人的情绪、体力等的好坏。
其实,各种动物的生命都有固定的节律即生物节律,它总是像时钟一样准确,所以人们又叫它“生物钟”。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当然也毫不例外地受“生物钟”的支配。早在1897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赫尔曼·斯沃博达就开始探讨人的生物节律的现象,发现人的体力变化和疾病有23天的周期性,心理变化有28天的周期性。后来,德国科学院院长费里斯又用大量的测算数据,有力地支持了斯沃博达的发现。大约在1920年前后,奥地利因斯布鲁斯大学教授阿尔费德雷·特切尔在研究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日期的关系后,发现人的智力活动呈现出33天的周期变化。
除了体力、情绪、智力周期外,人体的血压、体温、心跳、脑电波等都有明显的周期性。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人体生物节律已有100多种。比如,凌晨4点是婴儿出生的高峰时间,而早晨4~7点之间又是人的死亡高峰时间——这都是与人体生物节律有关。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人体生物节律是由高潮到低潮,又由低潮到高潮,有规律地、周期性地波动着。由高潮期向低潮期过度或由低潮期向高潮期过渡的日子,称为临界日。在临界日里,人体的协调能力差、情绪不稳、体力不济、工作效率下降,是发生事故、疾病甚至死亡的危险日,因此,临界日又叫危象日。两个或三个临界日重合时,称为二重危象日或三重危象日,此时人体状况更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都证明,86%的肝癌患者死于低潮期和临界日。
有些医学家推断,某些情感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生物钟”发生误差造成的,如能加以调整,便可消除或减轻症状。他们还倾向于认为,人体的细胞分裂复制周期和人的寿命,都是由“生物钟”左右的。另据报告,早晨4~7点之间,心脏病患者服用毛地黄,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效果最佳;而在上午9点钟,服用镇痛药普遍效果极佳。
大量事实表明,人体内确实存在着“生物钟”。多数学者认为,“生物钟”在人脑中——有可能在视神经交叉处,也有可能在脑垂体中。美国一些学者发现脑垂体下部的一串神经细胞如受到损害,生物节律就会被打乱,因而认为“生物钟”是由大脑中某些专职的神经所控制。还有一些学者在对脑电流进行测量时,发现它有28天的周期性,于是认为脑电流可能是生物节律的主要生理机制。不过,认为控制“生物钟”的力量在人体外部的科学家也不乏其人,如人体对电场、地磁、光线及重力场的变化,对宇宙射线、其他行星的运动周期等都十分敏感,如女性月经周期与月亮的周期一致就是一个证明。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对交通安全、医疗保健、生产劳动、体育训练等进行指导,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我们如果了解自己的“生物钟”节律,就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调适自己的行为。但生物节律是否会对人体起决定性的作用,还值得怀疑,科学家们正在为进一步揭开“生物钟”的奥秘而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