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法奇
在一次有关小学生生活常识的测试中,一道选择题难住了许多孩子。题是这样的:做饭时,假如饭锅盖被蒸汽顶起来,米汤溢出怎么办? A说,快告诉大人; B说,用手压住,不让米汤溢出; C说,将锅盖提起再盖上,稍留一点空; D说,不知道。对这 4项选择,有 1/3以上的孩子选择了 A和 B,还有不少孩子选择了“ D”。看到这种情况,也许有人会说,小学生嘛,生活中不知道的事情多了,何必这样认真。
然而,中学生怎么样呢?“求拖拉机履带的着地面积”,这似乎只是一个计算问题,算出答案就可以了,但它偏偏又与常识有关,中学生如果没见过,也不知道拖拉机的履带为何物,将其算出个“大房间的面积”或算出个“一幢别墅的面积”,只能是见怪不怪了。
不少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令人不敢恭维,在学校的学习也常令人啼笑皆非,问题出在哪里呢?这位做教师的家长看得很清楚:孩子在家里,“生活上的事几乎全被家长包办代替,缺乏常识”,因而“给他们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
的确是这样,父母的包办代替已使我们的孩子过早地远离了生活。在许多家庭中,我们听到大人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是“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用你做”。孩子的生活似乎就是一个学习的成绩。常识,由于大人的忽视而远离了孩子。
包办代替更使孩子们忘记了生活。他们不知道生活对他们有什么意义。不知道常识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有什么帮助。他们生活在现实中,却不知何为生活。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生活”中,变成了一个畸形发展的个体。在家里,他们的作业可以完成得很好,但却不会照顾自己;在学校里,他们的学习成绩可能优秀,但能力低下者不在少数,以致一些孩子走向社会后,眼高手低,说得多,做得少,成为生活的失意者。
常识教育是关于普通知识的教育,包括生活常识和科学常识等方面的教育。具有一定生活常识和科学常识的孩子,一般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这样的孩子也可能有过类似“一个鸡蛋 5000千克”的答案,但他有可能运用自己的常识对其进行怀疑和修正。虽然在现实中知识的获得并不都是直接来自于常识,但可以肯定,常识是能够促进学习的。
这位家长的做法就说明了这一问题。他注意利用日常生活知识从小对孩子进行常识教育。如给女儿量“身高”时,在墙上“划个记号”,孩子就形象、直观地记住了自己“ 1. 2米”的身高。他“和女儿一起丈量房间”,量一量“长”和“宽”,孩子就很快知道了房间的面积。在这位家长看来,生活处处有常识,常识教育就在身边。吃饭时,可以让孩子量一下饭桌的边长,计算饭桌的面积;买一瓶可乐,可以让孩子知道 1.25升等于 1250毫升。以至于小到一个“指甲片”的面积,一粒“芝麻”的面积,都可以与“ 1平方厘米”、“ 1平方毫米”联系起来学习,足以看出这位家长的良苦用心。但正是这种生活中的用心,才使孩子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知识,感到学习并不是与生活的疏离。文中女儿在学习上获得的那份轻松,不正是这种常识教育的结果吗?
当然,常识教育不仅对孩子在校的学习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孩子学会关心生活,发现生活的乐趣;有助于孩子通过生活的锻炼,增长对生活的信心,将来能够自己独立生活。在现代社会,只有关心生活、学会生活的孩子才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也更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在许多家长都把上大学定为孩子的发展目标,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许多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时,更看重的是你的实际能力,而不仅仅是你那骄人的成绩。甚至连考托福、出国留学,国外学校也更看重的是你在英语成绩之外的其他方面的能力。我们很难想像,一个不具备各种生活能力的人,能在这样的竞争中获胜。
孩子并不是天生就缺乏对常识的兴趣。事实上,他们最初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要求,都把常识的学习看成生活的最大乐趣。但有些父母没有给予积极的和及时的引导,致使孩子在失去对生活的关注和对常识的兴趣的同时,生活能力也萎缩了。
常识教育离不开成人的有意识的引导,但更重要的是应与孩子的主动学习和自我体验结合起来,使这种教育成为孩子自觉、自愿的行动,成为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孩子在学习和体验中感到自信和充实。
每个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寄托了无限的期望,但如何实现,我想,让孩子从关心周围的生活入手,通过常识教育培养孩子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的生活能力,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