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呼唤”与起“死”回生

1998-03-31 07:51
知识窗 1998年1期
关键词:爱伦格雷呼唤

咏 庵

最近,对“情感呼唤”与起“死”回生关系的探索,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医学科研新课题,也是成千上万普通人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情歌使恋人睁开了眼睛

帕戈西是罗马的出租车司机,当他听到恋人露茜惨遭车祸身亡的噩耗后,一下子晕倒在地。

帕戈西和露茜是大学同学,入学后不久就相爱了。两人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在生活上互相体贴关心;他们都爱好唱歌,特别爱好他们故乡意大利那坡里的民歌。周末之夜,他们常常到第勒尼安海边,面对着柔和拂面的海风、神秘的海景和繁星点点的夜空,一边弹着六弦琴,一边尽情歌唱。

帕戈西的歌声浑厚柔美,歌唱时闪烁的星光在他明亮的双眸中时隐时现……在露茜初恋的心房中久久回荡着。

帕戈西苏醒后,立即驾车赶到医院,见到了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露茜。帕戈西捶胸顿足,泪流满面。

后来,他觉得眼泪已经不能表达对她的无与伦比的爱,就决定在她的耳边再唱一遍动人的故乡的歌。帕戈西俯下身去,充满深情地轻轻唱道:

“看星星多明亮,闪烁着银光,海面上微风吹拂,银波荡漾;在这迷人夜晚,请来我小船上,桑塔·露茜亚,桑塔·露茜亚。”

一曲终了,露茜的眼皮竟然动了一下。

帕戈西惊喜交加,又轻轻地唱了一遍。

露茜的眼睛慢慢地睁开了

她活过来了一回

1945年初,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盟军数百架飞机轰炸了柏林市郊的一个德军兵营。一时间,火光冲天,血肉横飞,军营内一片混乱。

上士格雷趁机脱下了军服,猫着腰溜出了兵营,直奔柏林。他在家里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妻子爱伦娜。

正当他俩尽情倾诉别后思念之情时,盖世太保赶到了,以抓逃兵为名,带走了格雷。

德国法西斯投降后,爱伦娜四处打听丈夫的踪迹,可都杳无音信。后来,她在瑞士定居。几十年来,她一直未婚,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格雷,继续向各种寻人机构求助,可得到的答复均让她沮丧。

新近,年逾古稀的爱伦娜因患不治之症,在医院的病床上“去世”了。正在这时,一名气喘吁吁的老头突然冲了进来。他是格雷。

原来,当年格雷被押走后,在半途上,他又巧妙地逃脱了。他再也不敢去找爱伦娜,便改名换姓逃到了法国。

战后,一位朋友告诉他,居住在德国东部的爱伦娜一家人,均死于战火。

此后,由于东西德国分裂隔绝,他便断绝了寻找爱伦娜的念头。

一个月前,法国有关部门根据新掌握的材料,证实了格雷的真实身份。法国红十字会寻人机构终于将爱伦娜多次寻他的消息,转告了他。格雷听到这一喜讯后,几经周折,终于赶到了!然而,此时的爱伦娜早已停止了呼吸。

格雷用颤抖的手,抚摸着爱妻的头发和脸颊,老泪纵横。他仔仔细细端详她,然后,不断地摇动她:“爱伦娜,我亲爱的爱伦娜,你醒醒!你不能就这样走了。我是格雷!”

爱伦娜的“尸体”颤动了一下!

格雷一阵惊喜,使劲摇晃爱伦娜,拼命地喊:“我是格雷,我是格雷!”

爱伦娜的眼睛渐渐睁开了,盯着眼前头发花白的老人,看了好一会儿。

突然,两道热泪从她的老眼中涌出。医生见状,连忙把她送入抢救室。

虽然爱伦娜最终没有能被救活,但是她确确实实从死亡世界里,活过来一回。

极富魅力的新领域

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举办了一次有关“情感呼唤”与“起死回生”关系的国际研讨会。席间,专家纷纷发言,各抒己见。

不少的代表认为——

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一种刻骨铭心、至高无上的爱,会给大脑情感中枢细胞群打上深刻的烙印。这些烙印能促使整个感情区域兴奋。并通过神经系统,影响人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心跳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等。

在人死后的一段短暂时间内,大脑的生物电磁场仍有可能存在。某些外界信号,如帕戈西唱的情歌及“我是格雷”的呼叫,有时能激发带有情感印记的细胞群,使之通过生物电作用于控制心跳与呼吸的神经中枢,可能使停跳的心脏再跳动,停止的呼吸再恢复,这样人体就可能“复活”。

有些专家认为——

大脑神经物质的构成至今仍是一个充满不解之谜的“科学黑洞”。目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脑科专家都对“神经肽”极感兴趣。现在已经知道,大脑死亡后,某些神经在一段时间内,由于神经肽的作用,仍能作出反射。神经肽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最近,美国科学家已经证实,它带有某种“记忆性”。一种强烈的情感多次作用于传导的神经时,神经肽就能把它们“记忆”下来。

但多数与会者认为——

现在发现的因“感情召唤”而“起死回生”的人,实际上都处于假死状态,因而这种召唤只能在人“死”后不久起作用,真正或彻底死亡的人绝对不可能“回生”。

尽管众说纷纭,但是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情感呼唤与起死回生的关系极富魅力和价值;它开辟了一个人类生与死关系的研究新领域,从中很可能获得令人激动的新成果。

(责任编辑/丰霖)

猜你喜欢
爱伦格雷呼唤
“熊女士”神秘死亡,连环杀熊案背后的惊天迷局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呼唤生命
无声呼唤
与你相伴
爱伦·坡与巴尔的摩的不解情缘
Unity of Effect in Scene Settings in The Black Cat
每日信条
乌鸦
嫁给美国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