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凤楼
最近,中国营养学会正式公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修订稿(以下简称(膳食指南))。其目的在于指导人们组织平衡膳食,达到合理营养,以维护促进健康。《膳食指南》8条原则的具体内容如下。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食量与体力活动相适应,保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如饮酒应限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这是自1989年10月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第一个《我国的膳食指南》后,8年来所作的第一次修订。这不是单纯的文字修改,在其内涵、意义、认识及操作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发展。
笔者通过参加我国《膳食指南》的修订过程,有如下了解与体会。
一、对膳食指南概念新的理解
1,强调以食物为主
膳食是由食物组成的,而食物的成分是复杂的混合物;食物对人体的影响是其所含营养素与非营养素相互作用下的联合效应。另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是食物,对以食物为主的膳食概念易于理解和接受。这些都是中国膳食指南必须以食物为基础的观点提出并认同的理论依据。
2,定性与定量是膳食指南的两个基本方面
我国1989年所提出的(膳食指南>除了油、盐、糖外,只给了食物主要营养素的特征概念。对该吃什么和少吃什么,没有具体量化的指标。新的(膳食指南)不仅使人们了解各大类基础食物的营养特征,还按照满足各种主要目标营养素(如热量、蛋白质、钙、维生素A等)的要求,提出每日各类食物的摄取量。对不同能量需要等级的人群提出一个幅度,再据此绘制成食物金字塔或其他图解形式,以便记忆掌握。这些量化指标不仅可具体指导消费者,对食物供给的生产者和公共卫生与营养的人群监测也有参考价值。
我国的食物指南金字塔不久将正式公布。
二、修订新《膳食指南》的依据和基础
1,1989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食物与农业计划的膳食指南研讨会”上,曾提出了一些原则。1993年2月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的“90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明文规定了2000年我国人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的基本目标。从我国食物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有不少品类已超过了预期指标。食物资源的生产水平和人均可能占有量的可行性,足以提出我国居民现阶段的膳食与营养目标。
2,满足生理需要,防止营养缺乏病。一般以《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为基础,推算出食物摄取量。
3,预防与膳食不平衡有关的疾病。
4,充分考虑我国传统的膳食模式,素食为主、荤食为辅。其合理的核心,得到保持发扬。
综上可见,进~步完善我国的(膳食指南)是具有良好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