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亦平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一点过失,而不论过失大小,一旦出现,许多人往往善于反思自责。古人的自责方式多种多样,说来饶有趣味。
廉颇与“负荆请罪”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以英勇善战闻名于世。公元前283年,赵国讨伐齐国,廉颇在这次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率兵攻下齐国的军事重镇阳晋,被封为当时的最高官位——上卿。由此可见,廉颇在赵国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有着极高的地位。
后来有个叫蔺相如的人,出身低微(宦官家有职务的门客),但危难之际,却替赵国“完璧归赵”;后又在“渑池会”中,面对强敌临危不乱,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赵王认为蔺相如在与秦国的几次外交活动中,“不辱于诸侯”,先封他为上大夫,再拜为上卿。蔺氏虽与廉颇同为上卿,但排名却在廉颇之前。
廉颇对此深为不服,认为自己有攻城之功,而蔺相如仅凭口舌之劳,却位居自己之上,他准备侮辱相如。蔺相如常回避廉颇,有时远远望见廉颇,就驾车躲开了。日子一长,蔺相如的门客忍不住了,认为这是蔺相如怕廉颇。
蔺相如解释说,秦王总比廉颇威严吧。而我却在秦廷中大声怒斥他,羞辱他的臣子。难道还怕廉颇不成?我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的,秦国如此强大却不敢侵犯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如果我们两虎相斗,必有一亡,正中敌人下怀。我所以这样忍让,是先考虑国家的当务之急而把个人恩怨放在其次。
廉颇听到蔺相如的这番话,大为感动,便身背荆条,在宾客的带领下来到相如门庭请罪,从此两人成为生死之交。
“负荆请罪”后来成为勇于改正错误的代名词,《水浒传》写李逵误信宋江、鲁智深强夺民女,扬言要杀宋江并砍倒梁山杏黄旗,事实澄清后,他深深自责,负荆向宋江请罪。
唐太宗坐席自责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开明君主,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他在统治方法上很有一套。然而,在他身上也发生过违法自责之事。
贞观十六年,一桩大案使唐太宗左右为难。原来这年十一月,大理寺已第5次上奏,要判处贪赃犯党仁弘死刑。
党仁弘何许人也?他既是太宗的相交知己,又是朝廷的有功之臣。当年高祖李渊发兵入关时,是党仁弘将自己的两千多军队交李渊指挥,帮助李渊夺得了长安。而后在唐太宗东征讨伐王世充时,党氏又大力筹备粮饷,立下汗马功劳。党氏曾担任过南宁、广州等地的都督,所任之处,治理有方,对开发大唐的南疆确有功绩。然而他后来却居功自傲,贪赃百万。按照唐朝法律,党仁弘理应受诛。
唐朝法律和以前的封建法律一样,规定皇帝有特赦的大权。对朝廷有功的大臣犯了罪,最后处刑的决定权属于皇上。这使唐太宗左右为难:党氏有功于朝廷,又年近古稀,太宗不忍心将其处死;想改“死刑”为“革职”,又怕处理不公,失信于天下。
侍臣三次为唐太宗端上饭菜,他均无心情吃饭。侍臣见状,便说:“若能想个办法,使群臣知道陛下宽赦仁弘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就好了!”一句话使唐太宗茅塞顿开,他想古代就有圣贤自责谢罪的故事,如廉颇负荆请罪等,我何不效仿古人自责谢罪,给党仁弘一条生路呢?
贞观十六年的十二月一日,清晨唐太宗便让侍臣准备好了请罪用的草席,并把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员召集到太极殿前,以沉重的口吻宣布:“法律是国家的大法,君臣上下都应遵守。今天,朕办了一件违法的事,念党仁弘有功于朝廷,且年事已高,便把‘死刑改为‘置官。为了检讨自己的罪责,朕决定从今日起,在南郊坐草席自责,每日只素食菜饭一次,谢罪三天,以示对自己的惩罚。”房玄龄等老臣请他收回“谢罪”之举,他便改在宫中坐席自责。
作为封建最高统治者,唐太宗能做到这一步已很可贵了。《三国演义》写曹操骑马踩坏麦子,刑官不肯给他议罪,便欲自刎,后来玩了一个“割发代首”的花招,他的自责,显然不及唐太宗这般心诚。
诸葛亮自降三级
诸葛亮在人们的心目中,历来是位足智多谋的人物,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也有失算的时候。第一次北伐的失利,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
马谡不听劝告,麻痹大意,以致被魏兵攻占街亭这一军事要地,使诸葛亮北伐计划受阻。对此,一向赏罚分明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为此自责不已。想起先帝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时,曾告诫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现在真的得到应验,诸葛亮于是“深恨己之不明”。甚至大哭不止,深感内疚。
诸葛亮的自责,并没有停留在表面上,他进一步自责,便自作表文,令蒋琬申奏后主,请求自贬丞相之职。后主刘禅打开他的表文一看,只见后面写着这样一句话:“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臣不胜惭愧,俯伏待命!”
后主开始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太主张诸葛亮自贬自责。侍中费祎进奏说,治国者应该以奉公守法为重,丞相兵败,自行贬降,正好以之作典型,使人们心服口服。这样后主便听从了费祎的话,下诏将诸葛亮贬为右将军,但继续干着丞相的事,照旧总督军马。
诸葛亮自降三级的自责,说明他是一个严于律己的贤相,他的自贬自责,对军中推行法纪起了很好的作用。
(责任编辑/韩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