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会馆戏楼

1997-03-31 08:44翟毓华
知识窗 1997年4期
关键词:京师戏楼临川

翟毓华

明朝定都北京后,南方移民及商业民族为维护同乡、同行利益,往往联络同籍京官在京师修建了大批同乡会馆、商业会馆及同行公所等,以此来达到联络同乡、同行的感情,达到互助团结的目的。而后各省公车岁贡及低级官吏进京,均以会馆为下榻或寓所,会馆的职能则更加丰富。明朝为了加强对会馆的控制,保护京城的安全,责令各县会馆均要选名绅为馆主,使会馆逐渐发展成社团形式。

京城是戏剧的集大成之地,明末山西梆子腔、江西弋阳腔、浙江海盐腔已盛行京师。随着戏剧艺术的繁荣,京师之地亦修有舞榭歌台、乐棚、勾栏,为戏剧演员提供演出场所。明代东城是文化盛地,因此亦是戏剧演出的最佳场所,故而东城曾有“勾栏胡同”(内务部街)“演乐胡同”等名称,大概与戏剧舞台有关。外省剧团进京演出,主要是通过在京的同乡会馆联系的,为了配合乡剧团在京献技,一些会馆将厅堂改为戏台,供乡剧团演出,同乡聚会和绅士宴会,当时多利用会馆场所,而乡剧则是宴会上不可缺少的娱乐节目。因此,在明嘉庆、万历年间,北京的一些会馆中已有堂会式的演出厅,其最著名的当属明嘉靖年创建的北京江西会馆。

明万历年间有两大戏曲流派,一是沈璟所领导的吴江派,另一是汤显祖领导的临川派。尽管吴江派包括苏、松、常、嘉、湖、杭等吴语地区的昆腔势力,但终不敌后起之秀临川派。临川派虽只有戏剧家汤显祖一人,但自其《临川四梦》相继问世,一直盛演不衰,闻者无不拍案称奇,并以绝对优势压倒了吴江派,被后人誉为“东方莎士比亚”。因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其《临川四梦》随着赣剧团走进北京江西会馆,走向宫庭、走向社会,以强劲的东风,在京师掀起一股戏曲狂潮。江西会馆的堂会式演出厅之所以名扬京师,是与汤显祖的历史贡献分不开的。

清代皇宫、王府都曾大兴戏楼、戏台,但为了维护京都治安,却不准民间在内城开设戏馆。为了满足群众娱乐的需求,清朝准许在外城兴建戏园,供群众娱乐,然却不允许旗人潜往游戏。清朝时,正阳门外是商业集贸中心,同时亦是娱乐文化的中心,故而戏楼多集中在此,著名的如“广和戏园”等。

然而这些商业性的戏园,多操纵在商界之手,随着市场的兴衰,戏园亦随之盛败,故而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而南城是会馆的聚集区,南来北往的客商大贾均云集于会馆之中、商业中介及贸易洽谈,均免不了宴会,因此会馆戏楼及戏台,则应运而生。

据考证,京中会馆戏楼中的“山西平阳会馆”,始建年代约在清顺治年代,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会馆戏楼中创建最早,面积最大的会馆戏楼。因其建于明清两朝交替时期,必承袭明代戏楼的建筑风格及模式,故可知明朝末期,戏楼建筑已成规模。

会馆戏楼风起云涌,为乡剧团提供了演出空间,满足了异地同乡的戏瘾,但随着同行业会馆的兴起,戏剧界艺人亦走出同乡会馆,涌进同行业会馆。北京最为著名的“梨园会馆”亦称“梨园子弟公所”,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设于珠市口外东小市精忠庙之喜神庙址。

梨园会馆的成立,为各省进京戏曲艺人提供了交流、会演的场所,并以同行特征取代了同乡特色。为了寻求戏曲艺术的京化,众多戏种逐渐走上了戏曲融合的大趋势。

清中叶,以安庆方言为基础的徽派剧种,在京师逐渐走红。“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个徽剧班被誉为“四大徽班”。清嘉庆年间,梨园界共推徽班名角高朗亭为梨园会首,直至同治年间梨园会首程长庚,梨园会馆及梨园公会的实权,一直垄断在徽班之手,足见徽派剧种在京都的实力。

在徽班鼎盛时期,湖北楚剧(汉剧)亦跻身于北京梨园界,楚剧唱的是西皮调,虽与徽戏唱的二黄调唱腔有别,但唱词和戏路比较接近,因此徽班与楚班演员交流的机会较多,经常搭班同台演出,逐渐形成融合趋势,在戏剧京味化的需求下,徽楚两班最先融合,形成皮(西皮)黄(二黄)戏并融合吸收了梆子戏等其它剧种的优点,“京剧”就是在这种基础上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新的剧种。

京剧是南北戏曲艺术的结晶,是会馆戏楼哺育出来的艺术之花,因此深受广大群众的爱好,更迎合了商业民族的口味,因而不但在京师受到欢迎,在全国各省都有其演出的市场,因此,她成为中国的国粹艺术。

清末民初,随着会馆戏楼对社会开放,商家独资的戏楼,戏园根本无法与实力雄厚的会馆戏楼竞争,因而,这一时期,会馆戏楼成为北京的主要娱乐场所和大型集会场所。会馆戏楼由封闭式单一性发展为开放式多元化,其历史贡献已远远超过其当初的设计和设想。

(责任编辑/韩春萌)

猜你喜欢
京师戏楼临川
清末普及教育的尝试:以京师强迫教育为中心
京杭大运河何以成为经济大动脉
济南地区古戏楼调查与研究
缅怀谢灵运在临川
清代京师文人结社的发展历程
张居正的误会
《史记》的“藏本”和“传本”去向分析
“世界最大戏楼”对外开放
戏楼里的善心
有感于江西临川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