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艺林
一、激励学生精神文明需要的重要意义
关于需要对行为的决定性作用,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1]大学生对精神文明的需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事实上,大学生的需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不难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中得到充分说明。
“管理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而动机又产生于某种需要”,[2]“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紧张状态。它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3]可见,需要是产生支配行为的原动力。因此,对于搞好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激发起学生的精神文明需要是必备的前提条件,学生有了精神文明的需要和要求,才有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否则,无论怎么样花工夫、费力气组织和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都会因为学生消极、被动的应付而收效甚微。
学生的精神文明需要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动力,它制约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具体而言,其作用是这样发生的:一旦学生意识到自己精神文明程度不够、水平低,他便会因此产生失衡情绪或紧张不安感,于是进一步产生要让自己达到那种精神文明程度的强烈愿望,引发参与或从事精神文明需要的种种活动。可见,“行为就是满足需要的活动。一种行为的发生,必定与个人的需要相联系的”。[4]学生的精神文明需要之所以是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与行为的原动力,原因就在于它是引发起学生精神文明行为的前提和依据。需要对行为的这种作用或功能可以具体归纳为四个方面:
1.始发功能
当条件具备时,对精神文明的需要就能够引发学生的一系列精神文明行为。比如,学生对高尚道德的需要就可能引发起他的种种道德行为。诸如严于律己,自觉做好自己份内之事,为人正直、诚实、热情、谦逊等,同时宽以待人,乐于助人,见义勇为,以至敢于舍身取义、杀身成仁,而决不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不劳而获,至于坑蒙拐骗、有辱人格国格的事则与之无缘。
2.转化功能
需要引起行为动机从而引起行为,而需要是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动机和行为都可以因需要的变化而转化。在教育活动中,需要的转化功能常常得到有效的利用,有经验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可以利用需要的这一功能实现对差生的转化。比如有的学生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可以置名利、舒适安逸于不顾。精神文明行为同样会随具体的精神文明需要的变化而转化。只要具备了相应的条件,精神文明的需要就可能向不同方向转化。
3.导向功能
如上所说,需要与动机、行为是相应的,其变化是连锁性的,因此具有同向性、一致性。需要的性质决定动机、行为的性质,需要对动机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以精神文明为例,需要的这种功能表现为:一定的精神文明需要只能引起一定的精神文明行为,高尚的精神文明需要才能引起高尚的精神文明行为,不文明的需要则只能引起不文明的行为,需要导向功能在精神文明行为中的表现也十分明显。
4.强化或消退功能
就精神文明而言,当一定程度的精神文明需要得到了满足,程度更高的精神文明需要就会产生,为满足新的需要,原来的精神文明行为就会得到保持和强化;相反,如果一定程度的精神文明行为就会因此被弱化或中止。
需要对于行为的这些功能充分表明,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把握学生的精神文明需要是关键,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们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用处。”[5]同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也应本着这种指导思想,同学生的精神文明需要紧密结合。现阶段,大学生的需要包括精神文明需要同其他人一样,由于受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不少大学生对高度的精神文明需要不强烈,行为不够文明,精神文明程度不够高,状况不佳,与时代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引导、激发起学生对高度精神文明的强烈需要,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学生就不会积极地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有效地进行下去。列宁说得好:“不吸引新的人民阶层参加社会建设,不激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觉醒的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就谈不上什么革命改革。”[6]
二、激励学生精神文明需要的基本策略
激励学生的精神文明需要应采用哪些策略呢?这是我们必须接着探讨的问题。因为,诚如列宁在批判黑格尔时所说,如果不从概念上把存在于因果关系的“中介”(联系)以及一切“个别方面”和整体揭示出来,仅仅指出相互作用等于空洞无物。[7]针对大学生需要的特点,我们认为,在激励他们的精神文明需要时,须注意采取灵活激励、超前激励、榜样激励等策略。
1.灵活激励
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首要的激励策略是灵活机动地激励不同学生的多层次的精神文明需要,这是学生需要的多样性和个体性特点决定的。大学生的需要是复杂的、多样化的。比如,有的需要具有周而复始的周期性特点,精神文明需要就是如此,一定程度的精神文明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需要就会产生并力求得到满足,如江河之水,川流不息。而有的需要则没有这种周期性,但在一定条件下,这种需要也会多次重复出现。不仅如此,大学生精神文明需要的个别差异也十分明显。不同个体需要的程度或层次不同,而同一种需要个体表现行为或满足方式又千差万别。因此,而对大学生们的各有特色的精神文明需要,激励的方式必须是灵活多样的,因人而异的。在选择行为方式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超前激励
需要的潜在性决定了超前激励是十分重要的激励策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社会需要已相当丰富了,[8]但并不是所有需要他们都意识到了,有些需要他们还没意识到,还处于潜意识状态中。而有些需要他们虽然已经意识到,却同实际需要不吻合,甚至被扭曲了。这种情况并不少见,需要的意识化表现为想要,而现实中,大量事例表明,有的人曾强烈地想要得到的东西,一旦得到后却发现它并不是自己需要的。对于学生的精神文明需要而言,道理也是一样。激励只要看得准,措施得当,就会是富有成效的。这就要求激励具有超前性,要求教育者具有据学生外在行为表现窥测出其内心状态、需要、潜在要求的洞察力,不仅能把握学生清楚意识到了的精神文明需要,而且能了解学生尚未意识到的潜在的精神文明需要,并适当适时地进行激励。
3.榜样激励
榜样示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激励学生精神文明需要的有效策略。“榜样又称示范。这种教育方式对儿童和青少年有巨大的激励和影响作用。”[9]因为,大学生虽然已懂得一些高深的专业知识了,但涉世不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俗话所说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对他们是完全适用的,对尚处在这种年龄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可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高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榜样激励这种传统而常用的引导方式仍不失为激励大学生精神文明需要的重要途径与策略。注释:[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961.
276[2][4]林秉贤.管理心理学,群众出版社,
1986.177.118[3]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
出版社,1988.12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
1958.192[6]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58.74[7]列宁全集.第3卷.172.转引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29[8]曾欣然张大均.大学生品德心理.四川教
育出版社,1990.104[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85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学院
(重庆630065)
责任编辑: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