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产学研结合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1997-03-18 02:37夏天阳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7年4期
关键词:产学研企业

夏天阳

一、当前高校产学研结合中的难点

目前,高校产学研之间存在结合进度不快、渠道不畅,结合过程中存在局部性、单一化、短期行为、松散粗放等问题,除了体制、机制、投资等因素外,均与产学研三方的动力不足密切相关,而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尚未形成协调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主要表现在:

1.利益分成中对技术估价缺乏合理公认的参照系数和判断标准。一方而是我国粗放型经济下人们重物质投入、轻技术价值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产业部门对技术价值的判断,双方在技术价值判断上悬殊较大;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还未提出对技术价值的引导意见,致使判断中缺乏客观依据,各执一端,影响了合作。

2.招标过程缺乏透明度,合作中的纠纷缺乏仲裁和法规约束。招标中有的搞假招标骗取技术成果,有的私泄标的,有的不以项目而以个人好处或关系中标。合作中毁约或不履行协议等失信状况,制约了产学研结合的健康发展。

3.科研人员的奖励政策不配套。产学研结合项目,尤其是政府组织的重大项目综合性强、难度大、技术水平高,对经济发展又有特殊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职称晋升、优秀科技人员选评等工作中,其确认价值却往往较低。

4.在产学研结合中高校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表现之一是项目经费(指政府拨款或贷款)全数拨给企业,再由企业分给学校。有的企业分解给高校的部分微乎其微,有的只够保本甚至不足成本。表现之二是对产学研结合的政策规定、招标过程等缺乏了解和规范,致使高校与企业合作时十分吃力,尚需加强“产学研联合办公室”对双方之问的充分协调,使各工作环节有效衔接,对政策进行广泛宣传。表现之三是高校之间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力量分散,甚至在竞争中互相残杀,致使把标的压低到几同赔本,难以在与企业合作中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

二、进一步推进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对策思路

1.多方配合,形成内驱力和外推力双管齐下的产学研结合的动力机制。在结合主体内部,通过对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产学研三方面的认识,以形成新观念和推动力;精心选择产学研结合项目,使其具备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形成效益吸引力;对产学研结合项目参与人员,既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们奉献精神,同时,更应在制度上保障参与人员的合法利益,调动其积极性,以形成利益驱动力。在结合主体外部,要顺应人才的竞争优化环境,形成产学研结合的需求压力;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通过制定机关的政策,以形成政策推动力。这些内驱力和外推力的有机合成,将成为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强大动力。

2,建立多元投资主体和多种投资渠道的投资体制。针对产学研结合过程中普遍遇到的资金紧张问题,除巩固现有的渠道外,可考虑以下几条对策措施:

(1)建立产学研联合项目基金。将现行专项拨款制度改为基金制,在原有年度规模基础上,适当增加拨款,形成基金,并吸纳社会各界对基金的投入,从而使统一立项的产学研联合工程项目有一个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

(2)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鉴于产学研联合工程项目绝大多数均属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性质,因此,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是产学研合作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撑。

(3)有关高校可以通过组建校董事会,从社会各界获得资金和项目支持。

(4)集中分散的财力,突出投资重点,提高投资强度。目前对企业颁有技改投入资金比例的条例,但因多数企业效益欠佳或技改方向不明难以形成投资强度,而个别企业效益极佳,技改费用则有多余。可将这些分散的资金集中用于支持建立高风险、高回报的技术经营公司,或通过信贷给一些投资方向明确、项目前景看好的企业,或用于扶持重点项目。

(5)加强项目论证和科学决策,加强资金使管理和对投资效益的监控评价,克服目前存在的一方面资金匮乏,另一方而对资金分散使用,以及投资不科学、效益不高的问题,实现科学化、高效益管理。

(6)大力提高对科研单化的回报和对科技再投入,建立科技开发——投产经营——再开发——再投产经营的良性循环机制。在政策法规上保障对卓有成效的产品化项目确定相应的提成比例,反馈给科技服务的一方。

3.建立和健全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为产学研结合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1)建立政策法规保障体系。通过制定产学研结合的专门法规,规范产学研结合中各方责权利的关系。近期可首先制定鼓励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财税政策,如可以对产学研攻关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采取减税等形式,将一部分效益反馈给高校、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企业有了资金的积累,可以更有实力进行风险投资,支持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而高校和科研单位积累了资金,就能更好地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健全为产学研结合的服务体系。可以考虑建立一批服务机构。一是咨询公司,面向产业界展开服务;二是专利公司,帮助教师和科研人员确定商业上有可能有利的研究项目,承担在世界范围申请和保护专利权的费用,并负责把发明卖给愿意成批生产的企业;三是综合服务公司,这是一种向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四是产学研结合的中介机构。

4.加强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高校应以理工科重点专业为依托,建立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工程研究中心,作为产学研结合的重要载体,发挥高新技术“辐射源”和“漏斗”的作用,即研究中心从国内外漏进先进技术,再向国内企业漏出。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工程研究中心要保障产学研之间长期稳定的结合,而不是限于一个课题的临时联系。从国内外成功的经验看,中心所从事的通常不是对具体产品的研究,而是对某一产业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技术和工艺规程的研究。研究内容要有利于加强产业界的竞争力,具有综合性,同时把驾驭基础科学系统知识作为重点;要重视培养人才工作,吸引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后研究生参加研究工作,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产业界;要承担对在职工程师的继续教育。

5.高校应继续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在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人才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1)继续加强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各所高校都应建立与本校教学相适应的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吸引企业到学校建教学类实验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全过程产学研联合培养本科生的试点。

(2)继续面向企业和社会,举办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包括招收应用类学位研究生(如工程装置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接受企业委托,为其培养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为企业举办中高级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为企业举办各种岗位证书班,等等。

(3)调整学科结构,在专业设置上扬优支重,改老扶新。

(4)盘活存量,通过合并调整关联院系,优化高校教学资源配置。

6.改革高校内部运行机制和科研管理。

(1)综合组织高校的科研力量,形成多学科协同作战的优势。首先在学校内部要综合组织各学科优势,克服分散化倾向,同时须加强高校之间的协作。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在高校之间进一步建立同行切磋的交流制度和合作制度,沟通信息、交流经验、联络情感、协同作战,在战术和技术上形成优势,维护自身利益。

(2)组建一支技术队伍,促使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益的提高,改变高校虽具有优秀科研队伍和大量的科研成果,但在捕捉市场信息、了解社会需求、经营推广自身成果方面却缺乏力量的局面。

(3)转变现有科研机构的管理职能,加强对外联络的信息系统。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强联络,并部分实施技术经纪机构的职能,包括筛选项目、确定主攻方向、综合组织力量、作为高校利益的代表进行社会活动和技术活动等。同时在高教系统扶持、发展一些中介服务机构和协调仲裁机构。

(4)加强技术售后服务,提高社会信誉。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获得企业的信任。

(5)高校要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开展人才交流,定期换岗、轮岗,组织青年教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参加有关产学研工程项目或联合实验室、研究所的工作。建议政府采取有关组织措施,有计划地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科技、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兼职与交流换岗制度。

作者工作单位:上海高教研究所

(上海200032)

责任编辑:袁海军

猜你喜欢
产学研企业
基于“政产学研资服”一体化平台的设计图书馆建设与服务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苏浙沪三省(市)产学研合作研究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