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70年的风雨征程,谁能继续撰写光辉历史?
处在历史的转型时期,谁能与跨世纪一代同行?
面对翻天覆地的变化,谁能站在历史的潮头上?
在多彩的期刊市场上,谁能保持特色独树一帜?
每一个了解《中国青年》历史和认真阅读《中国青年》的读者都能看到,每当处于历史的转型期,《中国青年》就会站在历史的潮头上,高扬起一面信念的旗帜,放射出一束理性的光芒,燃烧起一团青春的火焰。
这是《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也将是她在1994年呈现给广大读者的形象。
1994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一年。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之路将如何走?中国青年的命运和历史地位将如何确定?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格局将如何产生和付诸实践?青年人在经济生活中将扮演什么角色?他们的社会角色、观念冲突以及在求学、就业、婚恋等种种方面的难题将如何解决?
认真阅读1994年的《中国青年》,你将会从中获得某些答案,至少,你将会获得某些启示。
“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中国青年》在度过了1993年的70岁生日后,却将迎来一个新生。这新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更紧密地围绕青年问题作文章。
选择高品位青年刊物的读者,请把目光投向《中国青年》。
1994年《中国青年》每册定价2.30元,年价27.60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39,国外代号:M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