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在开创中国特色

1992-08-24 06:03彭泽成李润秋
中国青年 1992年11期
关键词:洋浦开发区

彭泽成 李润秋

洋浦,一个做了一个世纪的梦终于成真。然而,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也许,在许多关注中国改革、关注海南大特区前途的朋友心中,仍然留着一丝神秘……

1992年6月26日上午,推土机、挖土机的轰鸣声伴着人们的欢呼声拉开了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序幕。这是一条令世界瞩目的新闻,更是一个令洋浦人永远铭记的时刻。洋浦之船,载着几代人的梦幻,终于在历史的长河中扬帆启程了!

昔日洋浦:百年好梦梦不圆

南海波涛千百年来拍打着海南宝岛的西北岸——那便是洋浦,儋县境内一块面积约350平方公里的半岛。

洋浦是贫瘠的,但它却是天然良港;洋浦是富有的,但栖息在这里的人们却世世代代生活在贫困中——靠海出不了海,藏“金”挖不出“金”。从今天上溯到106年前,已有5次“出航”机遇,但4次被搁浅。

1887年,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亲临琼州巡视时,正式向清朝廷提出海南建省;1919年,孙中山又在《建国方略》中首次提出把洋浦建成中国未来大港。这一切,终因战乱而成美好幻梦。

本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提出在中国建设200个万吨级泊位的码头,洋浦港名列其中。1974年还成立了洋浦港建设筹备组,邀请专家在洋浦进行了3年多的可行性研究,花费200多万元完成了水文、地质、气象资料整理和两个万吨码头的图纸设计,但以当时的财力来完成这一计划,实在力不从心。

1983年6月,乘着开放的东风,洋浦港筹备办公室再度挂牌,但在规划投资22亿人民币面前,洋浦建设步伐越趄不前。

1984年,新上任的海南省筹备组组长许士杰一行风尘仆仆地赶赴洋浦视察。1988年5月,许士杰赴香港访问时同熊谷组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董事会主席于元平洽谈,不久达成协议:海南省有偿将洋浦开发区约30平方公里土地的使用权租给外商使用70年。也许是时机尚未成熟,洋浦又一次失去了本该属于她的黄金机会。

1992年3月9日,北京中南海终于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国务院全体会议审议了海南省吸收外资开发建设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报告,批准吸收外商投资开发洋浦30平方公里土地,它意味着洋浦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外商成片开发区。这不仅是洋浦命运的转机,更是中国坚持开放的胆魄的展示!

今日洋浦:大开放带来新模式

于元平先生终于又一次风尘仆仆地飞赴海南,这是国务院批准洋浦开发的翌日。来到海南,他从容而又迫切地做了3件事:组建洋浦开发集团,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制订具体建设规划。5月上旬,他又在香港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了洋浦开发计划,首期工程将投资25亿港元继续搞好五通一平工作,近期准备安装一个容量30万千瓦的燃油发电厂,他还积极与三井、丸红等海外财团洽谈开发洋浦事宜,争取吸收世界各地资金建设洋浦。

国内外企业家也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意在3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或周边地区一展宏图。据统计,仅洋浦批准开发的消息公布10天,就有北京、上海、湖北、广东等20多个省市和日本、美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参观考察团、经济组团300多批共3500多人次抵达洋浦,洽谈项目38个,立项8个。

今天的洋浦正紧紧地抓住眼前出现的最好机遇。到目前为止,投资1.8亿元的洋浦港一期工程已经竣工,两个万吨级泊位码头和一个3千吨级泊位码头已投入使用,年吞吐能力达100万吨,并于1991年11月30日对外籍船开放;全长60公里的港外一级公路已建成通车,开发区内5条主干线已开通,具备了近期开发的基本运输条件;一条3.5万伏的输电线路已经架通,变电站工程基本完成;地面卫星通讯站已开通50路特高频电路,可同106个国家和地区通话,30平方公里地面附着物普查工作已经结束。

洋浦的立法工作已经上马,边境管理机构、卫生检疫机构、海关监理机构已正式挂牌工作,洋浦将实行比我国现行经济特区和保税区更灵活的优惠政策,采取封闭式隔离管理,建成自由经济贸易区式的港口。最近,海南省洋浦开发办公室公布了7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共40条,对土地开发,企业投资经营、金融、进出口贸易、税收、人员进出、投资保护等政策都作了具体规定:凡参与洋浦成片开展经营的开发企业,可一次性取得土地使用权,最长为10年,开发区内企业以三资企业为主,可居住大量居民,这是与我国其他开发、保税、出口加工区最不同的地方;区内金融机构可在境内外发行债券、股票;开发区内企业生产的商品在区内市场销售,除油、烟、酒等少数产品减半征收产品税外,其余均免征产品税;境外人员到开发区内从事投资、开发经营、商务和旅游等短期活动,凭本人护照或其他有效证件,在办理入境登记手续后,可直接往返开发区和境外;开发区内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及其他资产不实行国有化和征收等等。于元平先生称“洋浦政策”是“中国第一号”,海南省发言人说这是我国第6层次的改革开放。

未来洋浦:中国特色的自由港

洋浦模式,是我国一个全新的改革开放模式,洋浦开发区,将成为一个自由经济贸易区。这是邓小平同志“再造几个香港”的实践之地,未来的洋浦,将令世人瞩目和惊叹!

打开洋浦地区规划地图,三层开发区圈定线令人眼宽胸展。其中第一条是30平方公里的临界线,这里将用双层铁丝网实施30平方公里之内的封闭式隔离管理,铁丝网内,不久将崛起一座新兴的海滨之城——

在这里,将用15年左右时间,投资1300亿港元兴建起各种企业和配套的服务设施;在这里,我国对外的各种优惠政策将全部兑现;在这里,我国将获得多方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吸收25万劳动力就业;学到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获取相应的税收。工业总产值15年可达135亿元,一次性税收32亿元,每年正常收入8.2亿元,相当于现在海南的财政收入。

洋浦将按照“大开放”的宗旨,遵循“强化而有效”的原则,运用法律手段,实施国家、省政府、洋浦管理局3个层次管理,并赋予洋浦管理局更多的自主权。洋浦的12项地方法规草拟工作已经完成,并主要遵循3个原则:一是国家主权原则,即开发区的外商投资,不得损害我国主权的完整性;投资者在开发区内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守我国宪法,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开发区内的任何经济活动必须接受司法、行政的监督和管理。二是有利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原则,即在开发区内,允许采用国际通行的投资方式和管理模式,保障投资者在经济活动中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和合法权益;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减少管理层次,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三是运用国际惯例的原则,即在国际交往的长期实践中,约定俗成并被反复使用的习惯做法、先例也应在立法中体现。运用法律手段实施对洋浦开发区的管理,必将创造出一个全新的高效的管理体系,为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有益的经验。

面对洋浦的思考

洋浦贫地变宝地,不是资本家“腰包”的效应,而是社会主义政策的威力。有人认为,洋浦穷了一辈子,现在将在一夜之间阔起来,靠的是资本家的钱包,没有资本家,就没有洋浦的今天。这显然是不对的。洋浦是“贫地聚宝”,天然的良港是她腾飞的基础,没有这得天独厚的条件,资本家的钱是决不会撒向这里的;洋浦同时还是“政策济贫”,从张之洞、孙中山倡议开发琼州至今已100多年,3个朝代,4度机遇,其中,日本也垄断了好几年,但都未使洋浦脱贫致富,是大开放的东风吹来了大开发的机遇。当然,开发洋浦要钱,但钱从哪里来,钱从政策来。没有优惠的政策,资本家的钱不会飞来的,因此,洋浦靠外资开发,但外资靠政策引来,政策是洋浦腾飞之源,发展之本。

成片承包开发洋浦,不是卖国行径,而是富国政策。1989年,一些人称洋浦成片承包开发是新的租界,是“开门揖盗”。今天,仍有人担心洋浦会成为资本家的小殖民地。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纵观世界上不发达国家的开发建设,大多是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劳力,划一定区域,让外商投资办厂,形成自由港、开发区、加工区,据统计,世界上类似这样的地区有近700个。国外买卖土地纯属商业行为,不涉及国家主权。大多数国家还允许外国人获得土地所有权,如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诸多国家,我国有些企业也在外国买地,中国国家建设工程公司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购买43公顷土地,无锡市一家企业在澳大利亚买地40万公顷,广州珠江投资公司在所罗门买下了一大片原始森林……何况,洋浦开发区是在维护国家主权、遵循我国法律的前提下,让外商成片承包开发,综合补偿,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以项目带土地,涉及国家主权的军事、外交、海关、税务、工商管理、公、检、法等机构都由省政府负责,建什么项目要省政府审批,不办违法企业,外商享有的是企业自主权和优惠政策。

有人说,未来的洋浦是三资企业的天下,还设铁丝网与外界隔绝,这不是搞资本主义吗?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据统计,洋浦在安排就业方面要为国家节约213亿元,开发建设一次性税收可达32亿元,每年正常收入达8.2亿元,这些,无论是对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力,还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猜你喜欢
洋浦开发区
洋浦港集装箱业务发展SWOT分析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华能洋浦热电联产工程(一期)2×350MW机组取水影响论证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中职教育认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
利用洋浦保税港区政策优势,打造海南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
开发区“双创”服务体系探索与思考
开发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