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福
党的第十四大庄严宣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重新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所实现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发展。
否定之否定:回归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中,曾根据资本主义发展三四百年的历史事实和当时的理论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它不能实行社会范围的经济计划,只有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中,才可能和有必要实行对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计划调节。同时,又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消亡了,市场也不再存在。“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
列宁在领导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也曾明确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排斥的观点作为指导思想,他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社会主义是可笑的。”“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俄共将此观点付诸实践,采用工资实物化,农业产品直接交换,实现军事共产主义等办法,结果造成了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加剧了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困难。因此,从1921年春起,列宁果断地实行新经济政策,把恢复市场经济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心环节,把发展市场经济看成是关系到苏维埃政权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从主张消灭到主张保留市场经济,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但也遗留下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过渡时期可以保存市场经济,那末过渡时期结束之后呢?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保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政策,认为“货币在我们这里还会长期存在,一直到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完成的时候为止。”但从总体上看,斯大林只是把商品经济和市场看作是不得已而存在的东西,只是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的局部现象,准本质现象,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特征。
斯大林的上述认识,对我国产生很大影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30年里,我们基本上是按照斯大林的认识对待商品生产的,在思想上有保留,在政策上搞限制。其间,毛泽东在谈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曾提出,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我国,商品生产的范围不仅是生活资料,有些生产资料的生产也属于商品生产;即使全部实行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在某些地方也要保留商品交换。这比斯大林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但是,毛泽东并没有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高度来看待商品经济。晚年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大跃进”和“文革”时期,把市场、价值规律、按劳分配当作是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和温床,予以批判,使国民经济走向崩溃的边缘。
简言之,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使人们逐步形成新的认识。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指导思想,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这一部分是有计划生产和流通的补充,是从属的、次要的,但是必需的、有益的。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些论断是重新认识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关系所实现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认识上的飞跃。
根据几年来的实践,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明确几个基本观念:第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在全社会自觉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第二,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第三,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正是由于理论认识上的步步深化,促进了我国城乡改革的步步深入。直至十四大,“市场经济”这个在社会主义的土地上徘徊了多年的幽灵,终于被理直气壮地写进党的纲领性文献中。
一以贯之:总设计师的理论贡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动我党不断破除传统观念束缚,最终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早在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吉布尼时就说过: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相似,但也有不同。这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1985年在回答美国企业家代表团团长格隆瓦尔德关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提问时,邓小平说:“过去我们搞计划经济,这当然是一个好办法,但多年的经验表明,光用这个办法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应该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样就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加速生产力的发展。”1989年风波过后,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个不能改。1990年底,邓小平同志又明确指出,理论上要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不搞市场,自甘落后,连世界信息都不知道。在今年年初南巡重要谈话中,邓小平把这个问题讲得更简明更深刻:“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冲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属性的传统观念,大大解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最具体的有效形式
市场经济,就是资源配置以市场导向的经济。经济改革的实质就在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取代以计划指令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使各项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市场经济是最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好形式,它有着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强大活力。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是一个大一统的工厂,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决策;在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在流通上实行统购统销,对劳动力实行统包统配。全部经济运行由国家计划支配,由国家设置机关委派官员分级管理。在这种体制下,也有商店,也有买卖行为,也使用货币。但是,很多商店只是国家按计划分配产品的机关,顾客进商店实际上是拿着凭证去领取国家配给的消费品。这种体制下的货币实际上是国家按级别发给个人的领物凭证。它的基本职能已经残缺不全。这种货币的作用相当有限,不和票证结合在一起,就买不来基本生活必需品,不和主管机关的调拨计划结合在一起,便买不到生产资料。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取决于行政力量。都由计划部门的官员来决定,企业完全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成为被动的生产工具。直接生产者无权参加企业管理和企业决策,即使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无科学根据,与市场的需求严重脱节,企业也必须无条件地完成和超额完成,从而造成企业和劳动者对生产失去兴趣,国家经济失去内在的活力,严重迟滞乃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和生产者只能通过市场关系,靠交换中的价格涨落来驱动。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价格机制进行。价格升降是生产活动和购销活动的指示品。通过市场传递信息、企业对信息作出反应这样的过程,企业就能按照社会的要求进行生产。
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表现在市场把信息系统和激励系统联系在一起了。市场的供求情况,对生产者有极大的刺激和压力,销售是否成功,“是商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所有者。”为了把商品让渡出去,把货币吸引过来,生产者必须根据市场需要及其变化趋势去安排生产。
否则,生产者就有可能因被“摔坏”而破产。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运动,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因为,商品经过按社会价值出卖,虽然付出同样的劳动,却有的获利多,有的获利少,甚至亏本。这个矛盾强制生产者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千方百计地去发愤图强,力求降低自己所生产的商品的劳动消耗,使其接近并力争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生产经营者也必然以此为目标,开展激烈的竞争。而且,由于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他们往往都力求抢先使用新技术,抢先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也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发展市场经济,还有助于最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大力促进横向经济联系,促进经济结构和地区布局的合理化,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总之,发展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好的具体形式。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四大的要求,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尽快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