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案”之下有文章

1992-07-15 05:29
读书 1992年12期
关键词:母题物语文学

陈 融

《佛典·志怪·物语》是一部比较文学著作,作者的方法是,在印中日文学的影响关系中,以中国文学为中间站,上溯印度佛典对中土文学的影响痕迹,下寻东渡日本后的化育变异,钩玄发隐,索解其来龙去脉。不但在故事、主题上探掘,而且在词句章法上找出承袭影响的地方,这比泛泛而论印中日三国文学因缘,要扎实得多,因而也更具有可信性。

日本对佛教的接受,并非“直餐梵晌”,而是通过汉译佛典的媒介进行间接接受或二次接受。但是,中国人接受佛典,也并非全盘照收,而是进行了再塑,即按照中国文化的口味挑拣、改造。这样,佛典到中国,首先是在翻译上被改造了一番。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传统决定了其文字风格上的特点,即含蓄暗示,叙事者留下空白,让阅读者驰骋自己的想象能力。“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精约省简是中国叙事文学的特点。而佛典原本是为宣教而设,因此必须举一反三,以故事的奇异性与趣味性吸引观众,并故意放缓叙述进度。这对中国读者来说,未免过于冗滥臃肿。翻译家、高僧道安所说“五失本说”,即由此而出。然而,不习惯是一回事,翻译是另一回事,虽有抵触情绪,又安可彻底改头换面?于是,佛典的这种近似民间叙事方式的风格,便逐渐影响中国文学。志怪小说的诞生,一改中国传统的史经叙事风格,就是佛典影响中土文学的结果。不过,志怪小说尽管迥异于传统的史经文学,但毕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脉,因此仍然不免要受“词约义丰”的制约。俟志怪小说传到日本,这种叙事方式上力求详尽、丰富、生动的特点,越发张扬。虽受益于中国文学却不受其掣的日本物语,因为同样以市井百姓审美乐趣为标准,因而又把佛典的叙事风格恢复。因此,可以这样说,日本人虽非“直餐梵晌”,但却又在叙事方式上得到了佛典的真谛。这种“否定之否定”,虽然奇异有趣,却亦合情合理。因为任何翻译,本不可能将原文全貌通盘再现,如意大利人所谑称,译文如妇女,坚贞则不美貌,貌美则不坚贞。总之,任何译作总会浸淫本土文化的精液,诞生出惹本土父母喜爱的宁馨儿来。

如果说叙事方式上的变化还只是文化传递表层意义上的变动,那么表层之下内含思想的变化则更有发人深思的地方。在这方面,作者运用的是主题学的比较手段。他选出若干母题,分门别类地作出比较。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母题同一,但在印、中、日本土文学中所表述的主题内容有差异,王着重阐述这些差异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成份;二是外来故事经传入与改造,归入本民族同类母题的主题范畴。对此,王借用日本语习语,称之为“翻案”。“翻案”前后,主题有变,越发可见两种文化的差异。王着力讨论了中国志怪小说“翻案”成日本物语的文化背景。例如,体现在龟鼋之上的“报恩主题”原是印中日三国文学所共有的母题,但在联想区域和象征意蕴上已有较大出入。以中日文学面言,中国志怪小说受佛典影响,又有士大夫的心理阴影蒙蒙其上,因此龟的报恩内容已不止于避洪水救恩主,而且还有占卜恩主仕途的预言。等到这些志怪小说传到日本,龟鼋报恩的故事在物语中就“翻案”成龟、狐、蛇共谋设计,图报国王大恩。这种“翻案”改动,不仅与当时平安朝宫廷迷信鬼神的风俗有关,而且特别显示了日本人崇尚民族的“集体行动性”有关。

明人胡应麟说:“魏晋好长生,故多灵变之说,齐梁弘释典,故多因果之谈。”(《少室山房笔丛》卷第甘九)社会文化的趋向往往决定一个民族对文化接受的取向与选择。因此,作者也极注重从接受的角度研究三国间文学的影响。从他国传入的文学,往往逃不脱被增添或减删的“厄运”,这种增删并不是译者或翻案人兴致所至,或者是由于某种偶然因素,如翻译技巧所决定,而是因为本民族的文化意识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需求所决定。因为接受美学虽说着眼于阅读者,但实际上最终起决定意义的仍然是塑造、制约读者的文化传统以及当时的文化现实。佛典传入中土,经儒道的改造,便有种种有意或无意的误解;进入志怪小说,由宗教文学转化为世俗文学,变异改动更不必多说;再由志怪转入物语,又经过日本接受者的“翻案”,虽不能说与最初面目殊异,但挪动移位,省略增设得恐使佛陀本人也不敢轻易辨认。作者细细品味上述变化,寻出接受者之所以如此“翻案”的动机,最后落实到文化价值取向问题上,真是“翻案”之下有文章,而这样的文章却不易翻案。

(《佛典·志怪·物语》,王晓平著,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年七月版,〔精〕7.20元,〔平〕5.50元)

猜你喜欢
母题物语文学
冬日物语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教学中的母题研究介绍
十号物语
萌虫物语
跨年,爱的母题
文学小说
文学
论萧红童年母题中的死亡叙事
突厥语民族灵魂外寄母题初探